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9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5篇
神经病学   14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26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19篇
眼科学   32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21.
揭黎明  王骞  郑林 《国际眼科杂志》2012,12(9):1677-1679
目的:评价实时虹膜识别技术应用在波前引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er in situkeratomileusis, LASIK)治疗中高度近视性散光中的准确性、稳定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接受实时虹膜识别联合波前引导LASIK手术的近视性散光患者57例104眼作为试验组,接受常规波前引导LASIK手术的近视性散光患者58例107眼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术后1,3,6mo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散光度、散光轴向、波前像差等进行比较。结果:静态虹膜识别检测出眼球旋转偏移角度为2.61°±2.08°,动态虹膜识别检测眼球旋转变化范围为0°~5°。术后6mo时,试验组裸眼视力≥术前最佳矫正视力的患者(96眼,92.3%)多于对照组(78眼,7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的平均散光(-0.28±0.26D)低于对照组(-0.44±0.3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mo,试验组无散光眼(49眼,47.1%)多于对照组(31眼,29.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瞳孔直径为6mm时,试验组彗差的增加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实时虹膜识别技术能够有效校正LASIK术前和术中的眼球旋转偏差及瞳孔中心移位,使散光度数和轴向的治疗更加精确,同时提高视觉质量。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高龄老人老化期望水平的现况,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养老机构特征性问卷、老化期望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老年抑郁量表对河北省7所养老机构内8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调查。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养老机构高龄老人老化期望的影响因素。结果 427名养老机构高龄老人老化期望总分为(45.09±6.71)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学历、慢性病种类、自评身体状况、养老机构服务态度、抑郁程度和领悟社会支持进入回归方程(P<0.05),可解释总变异的44.3%。结论 本组养老机构高龄老人老化期望水平处于中等偏低水平,学历、慢性病种类、自评身体状况、养老机构服务态度、抑郁程度和领悟社会支持为其影响因素。护理人员可采用心理疏导、健康知识宣教等方式提高其老化期望水平,促进其健康积极老龄化,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3.
皮质酮诱导的大鼠Leydig细胞凋亡中caspase-3活化途径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我们新近的研究表明,超生理剂量的皮质酮(大鼠体内的糖皮质激素)可通过激活caspase-3诱导大鼠Leydig细胞凋亡。本研究拟评价在皮质酮诱导的大鼠Leydig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的激活是否有其上游的caspase-8平和 caspase-9的参与。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榆测经皮质酮处理的大鼠Leydig细胞中caspase-8活性,以DNA梯状电泳条带作为评价细胞凋亡的指标,观察caspase-8抑制剂是否能够抑制细胞凋亡,采用RTPCR枪测皮质酮诱导的大鼠Leydig细胞中caspase-9的mRNA水平。结果在皮质酮诱导的大鼠Leydig细胞中出现caspase-8活性增高,以12h最为址著,升高的caspase-8的活性可被caspase-8抑制剂抑制,并导致Leydig细胞的凋亡过程被阻断。Leydig细胞中caspase-9的mRNA水平在皮质酮作用下上升,同样以12h最为显著。结论皮质酮诱导的大鼠Leydig细胞调亡与caspase-8和caspase-9有关。  相似文献   
24.
王骞 《中国科学美容》2011,(10):17-18,21
目的探讨抗抑郁剂合并喹硫平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2例确诊为难治性抑郁症患者在原抗抑郁剂的基础上合并中、小剂量喹硫平治疗,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定疗效,用副反应量表观察不良反应。结果治疗6周后,临床痊愈13例(18.06%),显著进步16例(22.22%),进步28例(38.89%),无效15例(20.83%),副反应轻微。结论喹硫平辅助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5.
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已被广泛用于检测或排除显著的冠心病,且CCTA已成为评价冠状动脉解剖结构最主要的无创检查方法;但常规CCTA图像仅提供冠状动脉解剖学的评估,其改善临床预后效果不明显。为了克服常规CCTA的缺点,冠状动脉功能学的CT无创评估技术逐渐成熟,以CCTA图像为基础的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研究已成为热点。现主要对局部流体力学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及进展的关系进行综述,并对CT心肌灌注及CT无创计算冠状动脉血流储备分数(FFR)进行阐述,为CT功能学无创评估方法对心肌缺血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预后检测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6.
目的通过手术造成兔颈总动脉对迷走神经稳定的压迫,检验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方法构建手术组动物模型,将25只新西兰兔的迷走神经与颈部结缔组织固定,造成颈总动脉对迷走神经的持续压迫。同时将25只未经手术处理的新西兰兔作为对照组,采血后用血液流变学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兔颈迷走神经被压迫后,全血黏度高切指数、全血黏度低切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多项指标和非手术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兔颈总动脉的压迫刺激左侧颈部迷走神经,可以导致兔血液流变学指标发生异常的变化。  相似文献   
27.
28.
当前,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已经不能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只有通过"强基层"的手段,才能真正实现通过"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和上下联动"分流大医院的病人流量。扬州市通过建设联合科室、联合病房等开展多种方式紧密型合作,实现从"松散型"向"紧密型"的转变;通过与第三方检验机构开展合作,可以使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与二三级医院之间在真正意义上做到检验报告一单通;通过成立集团管理委员会、全面推广"互联网+基层中药常见病、多发病数据库"工程,组建中医专科医联体,全面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通过以特色科室建设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形成优势和特色;通过加快全民健康信息网络基础建设,借助"互联网+医疗"实现医联体建设提档升级;通过把人才培养作为一个关系到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发展的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来抓,着力提高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人员的整体素质;通过财政、医保、物价和卫生等部门多方合力提供优质的配套政策支持,及时解决农村区域医疗卫生的诸多困难和问题。扬州市率先转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思路,构建现代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创新举措,构建分级诊疗制度的基础支撑,在全市覆盖6个县(市、区)建设18家农村区域性医疗卫生中心,以点带面,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的提升,打造健康中国的扬州样本,成为全国基层医改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29.
太白贝母根际区土壤养分变化规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调查太白贝母根际区土壤养分、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为其人工栽培过程中土壤改良和平衡施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4份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限太白贝母根际区土壤为研究对象,采用土壤农化分析方法结合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全氮,速效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有机质,pH及钙(Ca),镁(Mg),钠(Na),锰(Mn),锌(Zn),铜(Cu),镍(Ni)7种营养元素含量,利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多重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不同产地、不同生长年限太白贝母根际土壤养分、营养元素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呈现一定的相关性。栽培品根际土壤全氮、全磷、速效氮、速效磷及有机质含量随生长年限增加而呈降低的趋势,而全钾、速效钾含量及pH随年限增加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但太白贝母野生品整体上随着生长年限而土壤理化性质无显著变化。栽培品根际土壤Ca,Mg,Na和Cu含量随年限增长呈降低的趋势,Mn含量随年限增长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Zn和Ni含量随年限增长无显著变化。野生品根际土壤Ca,Mg,Na,Mn和Cu含量随年限增长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Zn和Ni含量随年限增长无显著变化。整体上,太白贝母野生品根际土壤养分、营养元素优于栽培品。结论:3年是太白贝母生长的转折点,3年后根际土的土壤养分和营养元素有显著的迅速下降趋势,在太白贝母的经营管理中需注意平衡施肥,改善土壤质量,尽量避免连作。  相似文献   
30.
目的:观察川黄1号方对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期患者尿液中急性肾损伤标志物白介素-18(IL-18)及肾损伤分子-1(Kim-1)的影响。方法:纳入66例CKD 3期患者,随机分为川黄1号方组(治疗组)及氯沙坦片组(对照组),每组各33例;同时随机纳入2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两组患者除给予基础治疗外,治疗组予川黄1号方汤剂口服,对照组予氯沙坦片口服,治疗周期均为2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 GFR,MDRD公式计算)、尿酸(UA)、尿IL-18、尿Kim-1、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pro)水平的变化,同时对比健康志愿者与CKD 3期患者尿IL-18、尿Kim-1的水平。结果:1与健康志愿者比较,CKD患者的尿IL-18、Kim-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2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e GFR明显升高(P0.05),Scr、BUN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对照组患者的UA水平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e GFR、UA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Scr、BUN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3治疗后,两组患者的24 h U-pro、尿IL-18、尿Kim-1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0.05,P0.01),且对照组患者的24 h U-pro水平低于治疗组(P0.05),治疗组患者的尿IL-1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急性肾损伤标志物尿IL-18、Kim-1可能有助于CKD肾损伤的早期发现及疗效判定;2川黄1号方能有效保护3期CKD患者的肾功能,具有较好的临床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