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94篇
  免费   346篇
  国内免费   165篇
耳鼻咽喉   25篇
儿科学   296篇
妇产科学   27篇
基础医学   184篇
口腔科学   44篇
临床医学   715篇
内科学   305篇
皮肤病学   41篇
神经病学   102篇
特种医学   97篇
外科学   204篇
综合类   1243篇
预防医学   675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532篇
  10篇
中国医学   559篇
肿瘤学   94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207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170篇
  2020年   176篇
  2019年   190篇
  2018年   192篇
  2017年   108篇
  2016年   169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30篇
  2013年   330篇
  2012年   348篇
  2011年   344篇
  2010年   282篇
  2009年   263篇
  2008年   241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192篇
  2005年   183篇
  2004年   174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30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80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44篇
  1995年   24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8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51.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一种累及多器官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结缔组织病,约50%~70%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肾脏损害[1]。狼疮性肾炎(1upus nephritis,LN)已成为SLE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危险因素。因此早期诊断和规范治疗LN对患者长期维持肾功能稳定以及改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2.
医师是诊疗活动的主体,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规范医师诊疗行为,全面建立医师授权管理的长效机制,对医师处方权、处置权、手术权、报告权等主要权限进行明确授权、全面授权、量化授权、动态授权,实现医师资质准入-授权-考核评价-再授权的闭环管理,保持医院“质量发展、创新发展、安全发展”的动力。  相似文献   
153.
目的:探讨羟苯磺酸钙对兔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形成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24只健 康雄性新西兰兔,以液氮冻伤术在兔右颈总动脉处建立AS斑块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治疗组,每组12只。 模型组给予高脂饲料喂养8周,治疗组给予高脂饲料加羟苯磺酸钙0.15mg·g-1·d -1喂养8周。分别于实验前 及实验8周后取血,ELISA测定血清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8周 后处死动物,取右颈总动脉,光镜和电镜观察病理形态学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兔右颈总动脉基质金属 蛋白酶9(MMP-9)和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的表达。结果:8周后,模型组兔血管内膜具有典型 的AS斑块表现,治疗组兔血管内膜AS斑块病变轻微;2组兔颈动脉局部可见PAI-1和MMP-9蛋白表达,但治疗 组的表达量较模型组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2组ET-1显著降低,NO、VEGF显著升高,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治疗组ET-1降低幅度大于模型组,NO、VEGF升高幅度大于模型组,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羟苯磺酸钙通过减少血管壁局部组织中PAI-1和MMP-9蛋白的表达,降低血循 环中ET-1含量,升高NO、VEGF水平等改善内皮功能障碍,进而发挥抗AS斑块形成作用。  相似文献   
154.
目的 比较国产烟酰胺片在4种不同pH溶出介质中的溶出行为的差异,比较不同厂家药品的内在品质,为药品质量控制与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体外溶出度试验,测定3家企业生产的9批次烟酰胺片在4种不同pH溶出介质中的溶出度。结果 试验涉及到3家企业的9批样品,上海信谊委托上海黄河制药生产的3批样品在4种介质中的溶出行为差别不明显,且批间溶出行为差异较为一致;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康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各3批样品,在4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行为有一定的差异;且批间溶出行为有较大差异;用新建立的溶出度检查法测定不同来源的73批样品,结果仍有19批样品溶出量低于75%。结论 目前国内该品种生产处方工艺差异较大,不同厂家、同一厂家不同批号样品溶出行为存在差异。生产企业应加强处方工艺的筛选、优化,提高改进生产工艺。建立的溶出度测定方法可作为药品内在质量控制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55.
目的探讨中老年精神病人的病耻感及其与应对方式和自尊的关系。方法采用精神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自尊量表(SES)对226例精神病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中老年精神病人的病耻感总分在性别、年龄、是否首发、有无子女上无显著差异(P>0.05);与积极应对方式呈负相关,与消极应对呈正相关(P<0.05);与自尊水平呈负相关(P<0.001)。结论中老年精神病人的应对方式对病耻感有影响,积极应对使病耻感降低。  相似文献   
156.
目的观察眼针对急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大鼠脑组织细胞间黏附因子(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64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正常组(未处理)、假手术组(同模型组,仅鱼线插入深度1 cm)、模型组(应用线栓法复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鱼线插入深度1.8~2 cm)和眼针组(模型成功后取肝区、上焦区、下焦区、肾区进行眼针治疗20 min,每日2次),每组16只。于再灌注后3 h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Q-PCR)方法测定脑组织ICAM-1蛋白及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眼针治疗后可使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下降,并显著降低脑组织ICAM-1蛋白及mRNA表达(P<0.01)。结论眼针具有明显地改善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作用;其机制与下调脑组织ICAM-1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7.
目的探讨采用快速起搏左房构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模型的可行性以及快速起搏心房后心房部分电生理特性的变化。方法新西兰兔,分为假手术组(n=11只)和起搏组(n=15只),起搏组中成功诱发房颤的动物为房颤亚组,不能诱发房颤的为非房颤亚组。起搏组以1 500次/分持续起搏左房8周。描记起搏前;起搏2,4,6,8周后体表心电图,测量相应时间点P波时限,予基础心率周期-程序刺激(S1-S2)刺激,检测左房有效不应期(AERP)。结果起搏8周后起搏组成功诱发房颤7只,其中房颤持续时间最长为24 h、最短为6.5 h。起搏8周P波时限较基础值延长(P=0.015)。起搏2,4,6,8周后,AERP较基础值缩短(P<0.05),并随着起搏时间的延长,AERP进行性缩短(P<0.05);起搏组中房颤亚组在起搏4,6,8周后P波时限延长较非房颤亚组明显(P<0.05),起搏8周后左房AERP缩短较非房颤亚组明显(P<0.05)。结论持续快速起搏左房是构建房颤模型的有效方法。快速起搏左房导致P波时限延长,AERP缩短。  相似文献   
158.
非编码RNA(ncRNA)是不编码蛋白质的RNA,其中包括微小RNA(mi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环状RNA(circRNA)等。ncRNA可以广泛参与细胞增殖、分化、生长以及细胞死亡等重要的生物学过程。ncRNA的异常表达可导致晶状体上皮细胞发生细胞凋亡、焦亡以及自噬异常,使得晶状体透明度下降,从而导致白内障的发生。本文主要对8种miRNA(miR-125b、let-7a、miR-4328、miR-34a、miR-133b、miR138、miR-23b-3p、miRNA-30a)、9种lncRNA(lncRNA MIAT、lncRNA ANRIL、lncRNA PLCD3-OT1、lncRNA GPX3-AS、H19、TUG1、lncRNA PVT1、lncRNA ALB、KCNQ1OT1)以及一种circRNA (circHIPK3)调控晶状体上皮细胞死亡在白内障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最新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9.
目的探讨电针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移植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趋化因子SDF-1及其受体CXCR4的影响。方法成年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ADSC移植组、电针+ADSC组。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MCAO)2h再灌注模型,电针组取大椎穴和内关穴行电针治疗。ADSC组尾静脉注射PKH26标记的ADSC细胞悬液,电针+ADSC组联合电针和AD-SC移植治疗。缺血7d后行神经功能损害评分(NSS),采用Western bolt法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海马区SDF-1、CXCR4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电针+ADSC组海马区PKH-26标记的细胞个数高于ADSC组(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ADSC组和电针+ADSC组NSS评分均显著降低,海马区SDF-1、CXCR4蛋白和mRNA表达增加(P<0.05)。其中电针+ADSC组较电针组和ADSC组NSS评分显著降低,而SDF-1、CXCR4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电针联合脂肪源性干细胞移植促进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恢复作用优于单独治疗组,其机制可能与电针上调脑海马区SDF-1和CXCR4表达,促进移植的ADSC迁移和存活有关。  相似文献   
16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