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青光眼普查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严重致盲性眼病,为早期发现病人和摸清本市发病情况,并按全国青光眼协作组规定进行。共检查3,530人,男2,260人,女1,270人,其中独眼3人,共7,057只眼。 3,530人中发现青光艰43人,其中开角型21人,,31只眼,闭角型22人,34只眼,共65只  相似文献   
12.
t-PA抑制白内障术后眼内纤维膜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研究白内障手术注射t-PA抑制眼内纤维蛋白渗出及眼内纤维膜的形成。方法:成年青紫兰兔行晶体囊外摘除,部分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后不同时间、不同浓度结膜下注射t-PA,分别于1、3、7、14、30天摘除眼球,病理常规切片,光镜观察。结果:注射t-PA后,眼内发生显著的病理形态变化,主要有四方面改变:减轻前房纤维蛋白及炎症细胞的渗出;减少虹膜、睫状体细胞的增生抑制眼内纤维膜的形成;减弱晶体囊膜增厚及皱褶的程度。结论:t-PA具有显著的抑制纤维蛋白渗出及眼内纤维膜形成的作用,不同浓度t-PA均有相同作用,以术后第7天效果明显。t-PA是治疗后发性白内障的安全、有效药物。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配戴中外合资亲水性软性角膜接触镜的1017例(2030眼)进行了回顾性临床分析。共发生各类并发症250例(250眼,12.32%)。其中较严重的为角膜溃疡(1.23%)和免疫性损害(1.97%)。在各类并发症中戴用长戴型软镜的发生率高于日戴型,尤其是角膜溃疡和免疫性损害,二者有显著性差别(p<0.05)。提出缺氧、泪膜分布改变、软镜护理环节和职业环境的污染是造成软镜所致眼部损害的重要因素;作为异体移植的角膜接触镜,长戴型更容易引起眼部的免疫反应性损害。在软镜日趋广为应用的同时应重视配戴的宣教和保健工作。  相似文献   
14.
Rieger氏综合征是一种以眼前节中胚叶组织发育异常或伴有面部牙齿、肌肉、骨骼的畸形。眼部主要异常为突起的Schwalbes环(后胚胎环)、虹膜周边广泛前粘、虹膜前基质营养不良,出现瞳孔移位、变形和多瞳,继发角膜异常如大角膜、小角膜。笔者于1983年3月发现一家系,现报告如下。 (一)调查结果该家系4代共27人,除已故的Ⅰ代2人采用询问方式了解病情外,共检查了25人。有血缘关系的19人。具有典型Rieger氏症者  相似文献   
15.
切口长度对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采用弦长为10mm(29眼),8mm(24眼),6mm(23眼)上方角膜缘后切口施行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三组病人共72例76眼。对比分析术后角膜散光,术后一周三组病人手术性散光分别为:3.51D(±1.53),2.45D(±1.25),1.17D(±0.97)。任何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果表明:减少手术切口长度有利于控制手术生角膜散光。本文还对影响切口长度的有关因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Nd:YAG激光治疗人工晶状体后发障的临床探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目的 探讨Nd:YAG激光治疗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囊浑浊的疗效和方法。方法 应用Nd:YAG激光仪,对37例(39眼)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后浑浊行后囊切开术。结果 激光截囊前后视力有显著差异,而激光截囊后与后发障发生前视力针差异,儿童组复发率达58.3%。人工晶状体损伤9例(10眼)占25.6%,但不影响视力,结论选择最佳激光能量与后退距离,可产生最低人工晶状本损伤和最高后囊爆破,从而大幅度减少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玻璃体积血的临床效果。方法:30例(30只眼)玻璃体积血患者服用加减血府逐瘀汤方,并联合应用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结膜下注射治疗。结果:经过平均26天治疗后,30例患者的视力均有了不同程度进步。结论:加减血府逐瘀汤联合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结膜下注射是治疗玻璃体积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19.
核切开法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临床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晶体核切开法,在6mm切口下对53例56眼白内障施行白内障囊外摘除PMMA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在术后1周、1月、3月,裸眼视力≥4.7者分别为:35眼(62.5%)、49眼(87.5%)、53眼(94.6%);平均术后角膜散光度分别为:1.55±1.22D、1.11±0.97D、0.87±0.75D,均较同期10mm切口常规手术对照组为低(P<0.001)。本文还对专用器械的设计、手术操作技巧和并发症的预防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老年性白内障晶体核测量结果及其对临床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测量了200眼老年性白内障晶体核,结果:平均直径为7.28±0.65mm,平均厚度为3.17±0.37mm;经统计学处理显示:性别、眼别、年龄之间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根据测量结果分析计算,白内障囊外摘除术前囊膜圆形截除直径至少为5.5mm,线状切口弦长应在8mm以上。角巩膜缘切口弦长不小于8mm,如果采用核切开摘除法,角巩膜缘切口可为6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