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4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40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6 毫秒
31.
目的 探讨menin蛋白在初发性翼状胬肉组织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30例初发性翼状胬肉组织进行menin蛋白的检测,并与26例正常人结膜组织进行对照.结果Menin蛋白在正常人结膜上皮细胞和结膜基质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核内强阳性表达;Menin蛋白在翼状胬肉的结膜上皮细胞和基质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浆内表达明显下调,弱阳性表达不再定位于细胞核内.结论 Menin蛋白表达异常可能在促进翼状胬肉上皮细胞和基质血管内皮细胞过度增殖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2.
目的 研究正常人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体住改变时眼压随时间的变动规律.方法 选择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20人(40只眼),平均年龄(27.5±6.8)岁为青光眼组(简称POAG组),选择正常志愿者30人(60只眼),平均年龄(30.6±7.2)岁为正常眼组(简称NC组).以Perkins压平眼压计为测量仪器,所有患者测试体位改变顺序由坐位(初坐位)→平卧位→坐位(终坐位).平卧位时测量25min.终坐位测量15min.结果 NC组初坐位眼压均值为(14.26±2.15)mmHg,平卧位与初坐位眼压均值的差值为(2.46±1.44)mmHg.终坐位与初坐位眼压均值的差值(-0.62±0.89)mmHg,POAG组初坐位平均眼压为(28.15±5.37)mmHg.平卧位与初坐位眼压均值的差值分别为(4.85±1.94)mmHg,终坐位与初坐位眼压均值的差值为(-2.03±1.79)mmHg.各组同一体位的各时间点眼压均值两两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不同体位的各时间点眼压均值两两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体位改变后1 min内眼压就完成了相应变化过程.NC组不同体位眼压均值的差值与POAG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结论 ①正常人及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平卧位眼压高于初坐位眼压.终坐位眼压低于初坐位眼压.②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眼压随体位改变的幅度较正常人大.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通过回顾性收集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closure glaucoma,PACG)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 恶性青光眼的危险因素、睫状体解剖形态特点、治疗方法以及预后。方法:回顾性收集2010年7月至2014年5月在中南 大学湘雅医院确诊住院的PACG 1 183例(1 456眼)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发生恶性青光眼患者共30例(38眼)。根据是否 发生恶性青光眼分为PACG组(眼数1 418)和恶性青光眼组(眼数38);根据年龄段不同将PACG患者分为3~40岁组(眼数 171)、41~70岁组(眼数1 016)、≥71岁组(眼数269);根据恶性青光眼治疗方式不同分为药物治疗组(眼数5)、晶体摘除 组(眼数6)和玻璃体切除手术组(眼数27);根据恶性青光眼是否行玻璃体切除手术分为玻璃体切除手术组(眼数27)和 非玻璃体切除手术组(眼数11)。记录患者年龄、性别、前房深度、眼轴长度、晶体厚度、治疗前后视力、治疗前后眼 压、治疗方式、既往手术史等,同时记录使用超生生物显微镜测量的患者不同部位睫状体厚度(ciliary body thickness, CBT)、小梁睫状突的夹角(trabecular ciliary angle,TCA)和晶体直径。结果:恶性青光眼组男女比例为1:2,平均发病年 龄[(51.87±12.92)岁]低于同期PACG组[(57.87±8.78)岁](P<0.05);PACG患者滤过手术后前3月,发生恶性青光眼的患者 累计占85.7%;恶性青光眼组的晶体厚度为(4.33±0.67) mm,眼轴长度为(21.44±1.18) mm,前房深度为(2.12±0.41) mm, 低于同期PACG组的晶体厚度[(4.81±0.50) mm]、眼轴长度[(22.17±0.97) mm]、前房深度[(2.49±0.48) mm](均P<0.05);恶 性青光眼组CBT0,CBT1,CBTmax,TCA和晶体直径小于同期PACG组(均P<0.05)。结论:具有短眼轴、浅前房、薄晶 体、薄睫状体、小梁睫状突夹角小、晶体直径小的女性PACG患者更易发生恶性青光眼;玻璃体切除术能显著降低眼 压。  相似文献   
34.
影响计算机自动视野计检查结果的因素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视野是指眼向前方固视时所见的空间范围。相对于视力的中心视锐度而言 ,它反应了周边视力[1] 。视野检查是测量某眼不同部位的视功能 ,属于一种主观视功能检查 ,凭受检者的感知反应决定 ,是一项心理物理学测验。目前最先进的视野检查是计算机自动视野检查 ,它不仅是检查手段和获得信息用计算机而且处理信息和研究结果也靠微机[2 ] 。但视野检查结果受到诸多因素影响 ,给视野检查结果分析和解释带来一定困难。因此 ,充分了解这些因素 ,了解这些因素对减少视野结果的误差及结果的分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其影响因素有以下几点。1 受检者因素…  相似文献   
35.
视盘周围视网膜下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视盘周围视网膜下出血(peripapillay subretinal hemorrhage,PPSRH)的临床特征和发病相关因素。 方法 回顾性地分析23例(23只眼)PPSRH患者的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undus fluorescein angiography, FFA)等临床资料。 结果 23例(23只眼)均为中、轻度近视眼患者,矫正远视力大于或等于1.0;单纯PPSRH9例(9只眼),PPSRH伴视盘表面出血13例(13只眼),PPSRH伴视盘表面出血和玻璃体积血1例(1只眼),PPSRH均位于视盘鼻侧;FFA显示PPSRH为遮蔽荧光,晚期视盘呈结节状强荧光,对侧眼各期未见异常荧光。 结论 推测PPSRH的发病与埋藏性视盘玻璃疣有关。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2, 18: 96-97)  相似文献   
36.
早期原发性青光眼的蓝黄视野及黄斑阈值视野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蓝黄视野及黄斑阈值视野检测在早期原发性青光眼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Humphrey II 750型自动视野计,对正常人60例60只眼、早期原发性青光眼患者63 例63只眼进行标准视野(white-on-white perimetry, W/W)、蓝黄视野(blue-on-yellow perimetry, B/Y)及黄斑阈值视野(macular threshold perimetry, MTP)检查,计算比较3 种检测方法在早期原发性青光眼诊断中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并采用B/Y及MTP并联及串联实验进行分析。 结果 比较正常组与早期原发性青光眼组W/W、B/Y、MTP的平均光敏感度,差异均有显著性的意义[t=-3.01, P=0.0054 (W/W);t=-2.95, P=0.0063 (B/Y);t=-2.59,P=0.0150 (MTP)]。在早期原发性青光眼诊断中,MTP的敏感度最高(83%),B/Y次之(65%),W/W最低(48%)。将B/Y与MTP联合运用时,并联试验可使敏感度提高到94%;串联试验可使特异度提高到87%。 结论 在早期原发性青光眼诊断中,B/Y、MTP及两者的联合应用均可提高诊断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中华眼底病杂志,2003,19:102-105)  相似文献   
37.
睫状体冷冻疗法是一种简单、快速的非侵入性治疗方法,可有效地应用于晚期药物不能控制的青光眼。在白内障术后无晶体眼的青光眼,已获得良好的远期疗效。对开角型、闭角型青光眼,也能很好地控制眼压。对于角膜移植术后的青光眼,也可有效地控制眼压,且不会导致植片混浊。对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虽能控制眼压,但并发症严重。对于其它疗法无效的或视功能很差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冷冻治疗仍是有意义的。但在青光眼冷冻治疗的病例中,约10%的治疗眼丧失视功能,治疗前应充分考虑到这种危险性。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严重角膜溃疡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

方法:选取2010-06/2013-12因严重角膜溃疡就诊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眼科住院治疗的13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其发病诱因、人群特征、诊断等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所有患者中男性91例(68.4%),41~60岁男性82例(44.4%),从事劳力工作者,农民居多,共77例(57.9%),文化程度偏低,初中以下学历共113例(85.0%),既往全身及眼部情况合并其他疾病者共73例(54.9%),每年1月为就诊高峰期(34.6%),平均住院日9.84d,急诊入院患者44例(33.1%),角膜溃疡合并前房积脓或穿孔共92例(69.2%),手术治疗102例(76.7%),其中羊膜移植类31例(39.2%),不同分析中可见男女性别差异。

结论:我院严重角膜溃疡患者多为居住条件较差的男性农民,其发病及治疗与病情严重程度、外伤史、诊疗意识相关。  相似文献   

39.
血管活性肠肽及其在眼科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血管活性肠肽作为神经肽递质,广泛分布于全身和眼球各器官组织中,发挥广泛而重要的信息传递和生理调控功能。本文就血管活性肠肽及其受体的结构、分布与功能,特别是对眼球生理功能及视觉发育调控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40.
目的:研究 DDLS(disk damage likelihood scale)视乳头损伤分期法与开角型青光眼视野损害的相关性,探讨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利用Discam早期青光眼诊断仪彩色视乳头立体成像系统在Screen Vu立体观察镜下确定31例(58眼)开角型青光眼及29例(58眼)可疑青光眼患者视乳头的DDLS分期.所选患者均为中等大小视乳头(2.0~3.0mm).利用 Humphrey 自动电脑视野分析仪30-2程序对上述患者进行视野检测,研究DDLS分期与视野指数平均缺损(MD,mean defect)、视野模式标准差(PSD,pattern standard deviation)及视野损害分期(HPASS,Hodapp-Parrish-Anderson staging system)的相关性.结果:对116眼中等大小视乳头(2.0~3.0mm)开角型青光眼及可疑青光眼患者研究发现,青光眼组DDLS分期与MD(Pearson,r=-0.664,P<0.000)、PSD(Pearson.r=0.554.P<0.000)及HPASS(Spearman,r=0.603,P<0.000)有相关性,相关系数具有统计学意义.可疑青光眼组DDLS分期与MD、PSD及HPASS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DDLS视乳头损伤分期法与开角型青光眼视野损害的程度相关,DDLS视乳头损伤分期法有助于开角型青光眼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