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0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19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53篇
内科学   13篇
皮肤病学   7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76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40篇
药学   61篇
中国医学   30篇
肿瘤学   3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2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2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34 毫秒
31.
王小兵  张宝林 《护理研究》2007,21(14):1261-1262
[目的]探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PAHG)注射隆乳并发症产生的原因、防治方法及护理措施。[方法]对临床41例聚丙烯酰胺水凝胶注射隆乳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处理方法及护理措施进行分析,探讨有效的防治方法和护理措施。[结果]41例分别经穿刺冲洗、切开引流、抗感染、对症处理及相关护理后,症状好转。[结论]并发症的发生与操作者的专业技术水平、操作的规范性以及正确的护理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新型经皮肾镜与输尿管镜联合弹道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肾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20.8 F新型肾镜和8.0/9.8 F输尿管硬镜,联合应用EMS第3代弹道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肾结石120例,134个肾结石.男72例,女48例,年龄9~68岁,平均年龄41.3岁,其中双肾鹿角形结石7例,右肾多发结石72例,左肾多发性结石48例.结石直径2.0~7.0cm,平均3.5 cm.结果 112例患者一期取石,8例二期取石.单通道取石114例,双通道取石6例.一次取石105例,2次取石15例,结石清除率91.6%,平均手术时间110min,肾造瘘管留置时间平均6 d,平均住院日12 d.有6例需要输血,其中2例穿刺扩张通道成功后并发大出血,留置14F导尿管夹闭后行二期取石,1例取石术后反复出血,经超选择性肾动脉介入栓塞治愈.其余未出现其他并发症.结论 新型经皮肾镜与输尿管镜联合弹道超声碎石、清石系统治疗肾结石,具有创伤,卜、出血少、碎石后清石效率高、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对肾多发结石或鹿角型结石的治疗有较大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在脑外伤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脑外伤偏瘫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康复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结果 治疗4周后观察组的HAMD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外伤偏瘫患者采用综合性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可缓解患者的抑郁症状.  相似文献   
34.
目的:观察血液灌流串联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尿毒症神经系统损害的疗效.方法:34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并有神经系统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7例,对照组行常规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治疗组行血液灌流串联血液透析治疗.透析前后抽取血测β2-MG浓度.结果:串联组患者自觉症状完全消失10例,7例明显减轻,血中β-MG浓度均明显下降(P<0.05);对照组10例缓解,缓解时间明显长于串联组(P<0.05).结论:高通量透析器与炭肾串联通过增加对大中分子量物质的清除,在控制尿毒症神经系统损害症状方面有肯定疗效,且对设备要求不高,适用于广大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35.
目的:探究有用的且能有效地鉴别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一抗试剂组。方法: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MC、Gal-3、CK19、CD15、Fasicn、FN、CD56、D2-40、P63在57例甲状腺癌、14例腺瘤、8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中的表达。结果:MC、Gal-3、CK19、CD15在恶性肿瘤中单表达率高达86%-98%,同时表达率高达84%,而良性中无同时阳性病例。Fasicn、FN在恶性肿瘤中表达率分别为81%、96%,显著高于良性中的64%与69%,但Fasicn表达定位于间质及脉管壁、阳性程度及面积不稳定。FN背景强阳性,不利于自身对照观察。D2-40阳性表达仅见于1例结节性甲状腺肿,余均为间质淋巴小管、淋巴滤泡生发中心阳性。P63表达仅见于个别细胞核,阳性面积小于5%。CD56在良恶性中表达无统计学意义。结论:MC、Gal-3、CK19、CD15可作为有用的鉴别甲状腺良恶性疾病的一抗试剂组。  相似文献   
36.
目的探讨应用改良轮匝肌-上睑提肌腱膜固定法睑成形术在伴轻度上睑下垂重睑中的疗效。方法对15例行重睑术伴有轻度上睑下垂患者,采用改良轮匝肌上睑提肌腱膜固定法睑成形术。术中根据两侧睑缘高度调整上睑提肌腱膜固定高度,对术后效果进行随访观察。结果 15例均获得良好上提效果,上睑缘弧度自然,无严重并发症。结论改良轮匝肌-提肌腱膜固定法睑成形术在行重睑术伴有轻度上睑下垂的患者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37.
目的 通过观察三氧化二砷术前短期体内化疗对大肠癌细胞分子生物学的影响,探讨三氧化二砷抗肿瘤作用的机制,观察短期术前化疗后早期分子生物学指标的变化,评价三氧化二砷在人体内的化疗效果,为其在临床应用于大肠癌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取消化内镜检查及活检诊断为大肠腺癌且计划进行手术切除的患者2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实验组和空...  相似文献   
38.
目的 比较BRCA1、ERCC1、TUBB3、PRR13基因mRNA表达在初治和复发性卵巢上皮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的差异,初步探讨该4种耐药相关基因与卵巢癌获得性耐药的关系.方法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46例原发性卵巢上皮癌和14例复发性卵巢上皮癌组织标本中BRCA1、ERCC1、TUBB3、PRR13基因mRNA表...  相似文献   
39.
目的 分析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在胰腺癌患者血清中浓度及其临床价值.方法 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150例胰腺癌和胰腺良性疾病患者及120例正常对照人群血清MIC-1浓度,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和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上述血清CA 199和胆红素浓度.结果 胰腺癌组MIC-1浓度显著高于胰腺良性疾病组...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在大肠癌诊断和早期诊断、治疗监测及复发预警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应用自主研制的MIC-1检测试剂盒检测239例不同临床分期的大肠癌患者、16例肠道良性疾病患者及200例健康人血清样本中MIC-1水平,并对部分肿瘤患者进行连续监测;应用罗氏Cobas 601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