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8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9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1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43篇
内科学   28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32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43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48篇
  1篇
中国医学   48篇
肿瘤学   1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总结血管腔内治疗I型幼儿布一加综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的经验,并回顾相关文献。方法对1例BCS患儿行下腔静脉(IVC)造影,根据造影结果选择应用介入方法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治疗,即用超滑导丝硬头穿过下腔静脉阻塞狭窄部位,进行球囊扩张。结果①球囊扩张操作成功,无并发症发生。术后造影见残余狭窄≤30%,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随访。②近年有关幼儿BCS的报道极少,静脉血管造影为诊断此病的金标准。结论介入治疗具有微创、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的优点,为治疗Ⅰ型幼儿BCS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2.
目的探讨下腔静脉滤器(inferior vena cava filter,IVCF)应用的适应证和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地分析198例为预防肺栓塞(pul monary embolism,PE)放置IVCF的临床资料,并做了5~84个月的随访。结果本组病例IVCF均1次成功植入,其中放置永久性滤器165例,临时性的33例。随访122例(62%),未出现肺栓塞;3例(2%)放置永久性滤器者术后6周至17个月出现下腔静脉阻塞综合征,经过治疗病情缓解。结论置入IVCF是预防PE安全、有效的方法,但是应注意放置滤器适应证的选择和并发症的预防。  相似文献   
23.
背景:目前对微小RNA-155在巨噬细胞中的表达和功能的研究还集中在总体单核巨噬细胞水平。 目的:了解小鼠骨髓来源M1和M2巨噬细胞中微小RNA-155表达的差异。 方法:用100 U/mL干扰素γ和5 μg/L脂多糖诱导骨髓细胞来源的巨噬细胞向M1分化,用10 μg/L白细胞介素4诱导出M2巨噬细胞。 结果与结论:流式细胞检测显示实验诱导的M1和M2巨噬细胞纯度分别达91%和95%。RT-PCR检测显示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mRNA在M1巨噬细胞中高表达,在M2中则基本不表达;而Ⅰ型精氨酸酶、发现于炎症区域1 mRNA在M2中高表达,在M1中则表达较低;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 mRNA在M1中的表达明显高于M2,相反白细胞介素10 mRNA在M2中的表达高于M1(P < 0.05)。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显示M1巨噬细胞中微小RNA-155的表达量明显高于M2(P < 0.05)。提示微小RNA-155可作为鉴别M1,M2巨噬细胞的标志。  相似文献   
24.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相关耐药基因检测分析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目的为了解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β-内酰胺酶(BLA)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Fs)基因、消毒剂与磺胺类耐药基因(qacE△1-sul1)和1类整合子酶基因(intl1)存在情况。方法对2005年1—6月份临床分离的31株多重耐药菌株(耐哌拉西林、第三代头孢菌素、环丙沙星和阿米卡星),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方法分析其BLA、AMEs、qacE△1.sull和intl1基因类型。结果31株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多黏菌素B敏感,有3株(9.7%)对受试的其他18种抗菌药物均耐药。19株(61.3%)检出了β-内酰胺酶基因,其中TEM、PER、DHA阳性率分别为61.3%、19.4%、3.2%,未检出SHV、OXA-23、OXA-24、GES、IMP和VIM等基因。25株(80.6%)检出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其中aac(3)-I、aac(6’)-I、ant(3”)-I、ant(2”)-I、aac(3)-Ⅱ、aac(6’)-Ⅱ阳性率分别为67.7%、45.2%、29.0%、22.6%、9.7%、3.2%。qacE△A1-sul1、intl1阳性率分别为80.6%、58.1%。分离株常见的基因组合是TEM+qacE△1-sul1+intl1和TEM+PER+qacE△1-sull+intl1,分别占25.8%和19.4%。分离株AMEs的常见的基因组合是aac(3)-I+aac(6’)-I和nnc(3)-I+aac(6’)-I+ant(2”)-I,分别占19.4%和12.9%。结论临床分离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TEM、nnc(3)-I、nnc(6’)-I、ant(3”)-I、ant(2”)-I、qacE△1-sul1和intl1基因携带率高。  相似文献   
25.
目的探讨7年间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变化及其与常见上消化道良性疾病、年龄的关系。方法分析2001年1月-2007年12月均接受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查和胃镜检查的所有病例,共计15644例。观察Hp感染与年代、常见上消化道良性疾病—消化性溃疡(PU),慢性浅表性胃炎(CSG),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反流性食管炎(RE)以及年龄的关系。结果7年来Hp的平均检出率为60%,2002和2007年检出率最高,均为63%,而2004年检出率最低,为52%。常见上消化道良性疾病当中Pu、CSG、CAG、RE的Hp检出率分别为,70%、59%、55%和42%。各年龄段中,〈10、11-19、20-29、30-39、40-49、50-59和〉60岁的Hp检出率分别为,52%、60%、64%、56%、55%、41%和40%。结论7年间Hp检出率出现双高峰,第一高峰出现于2002年,而第二高峰出现于2007年,2001年到2004年期间呈下降趋势;常见上消化道良性疾病当中,PU患者Hp检出率最高,RE检出率最低,而CSG、CAG患者居中。从年龄结构,青少年Hp检出率最高,而老年人相对较低,中年人和儿童居中。  相似文献   
26.
电子结肠镜检查作为一种微创性检查技术对下消化道疾病的诊疗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其操作过程相对于胃镜检查而言有一定难度,致使西藏地区一部分医疗单位不能常规开展。本文分析了我院消化内科近7年来电子结肠镜检查情况。  相似文献   
27.
吸收不良综合征(Malabsorption syndrome)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小肠营养物质吸收不良综合征。广义的吸收不良综合征包括消化不良与吸收不良,故又称为“消化吸收不良综合征”。许多疾病可引起本综合征,但以脂肪吸收障碍最具特征。在西藏高原由于居民的饮食结构差异,使消化吸收不良的发病率呈逐渐升高趋势。我区目前还没有该病的有关资料,并且常被盲目诊断为所谓的“慢性肠炎”等疾病,而且乱用抗生素造成肠道菌群紊乱、伪膜性肠炎等难治性疾病,因此正确对待这种疾病是重要的。自2001年~2006年上半年本院诊断为消化不良综合征的住院病人共62例…  相似文献   
28.
目的 探讨高原地区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某院15年间胃镜检出的225例老年消化性溃疡,并与中青年消化性溃疡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高原地区老年消化性溃疡以胃溃疡多见,男性多于女性,藏族患者发病率高于汉族.结论 高原地区老年人由于其机体生理功能的衰退造成消化性溃疡与其他年龄组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9.
石门县农村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石门县农村居民膳食摄入、营养状况和相关的慢性非传染病分布情况,为倡导合理膳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整群分层抽样法对新铺乡、维新镇、罗坪乡的农村居民开展调查,内容包括居民连续3d膳食摄入情况,血压、身高、体重和腰围体格检查,血红蛋白、血糖、血脂等实验室检测。结果石门县农村居民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三大营养素供给充分,膳食结构趋于平衡,但膳食仍存在不合理之处,主要是能量、脂肪、食盐摄入超标,视黄醇、视黄醇当量、核黄素、钙等营养素供给不足,该县成人超重和肥胖率为7.38%,高血压患病率为15.09%,贫血患病率为37.93%,血糖超标率为4.97%,血脂不正常为8.9%。结论广泛开展全民科学膳食宣传教育,倡导正确的膳食模式和科学生活方式,预防控制因膳食导致的肥胖、高血压、贫血、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相似文献   
30.
浅析我国中医药信息管理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中华 《黑龙江医药》2006,19(6):471-472
本文在对我国中医药数据库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指出了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成熟,智能查询的大型中医药数据库系统必将成为我国中医药信息管理发展的最终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