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14篇
儿科学   8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48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6篇
神经病学   16篇
特种医学   12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0篇
预防医学   20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20篇
  1篇
中国医学   17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25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结核菌耐异烟肼相关基因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目的:建立耐异烟肼(isoniazid,INH)结核分枝杆菌(M.tuberclasis,MTB)多重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 PCR,multi-PCR)检测系统,在一次扩增中快速,特异地同时检出aphC启动子,inhA和kagG基因,用于快速初步诊断结核分枝杆菌对INH的耐药性.方法:根据结核分枝杆菌的aphC启动子,inhA和kagG序列,分别设计出3对特异性寡聚核苷酸引物,采用multi—PCR技术,同时检出对结核分枝杆菌耐INH起作用的3个基因.结果:应用multi—PCR反应体系,对引物的相关性实验结果表明引物之间不会因相互干扰而出现假阳性结果;multi—PCR扩增的预期结果为:单基因引物出现一条特异性扩增区带,多重基因引物出现2或3条特异性扩增区带,经实验达到预期的扩增结果;对H37Rv标准株、INH敏感株及INH耐药株分别采用常规PCR和multi—PCR进行同时扩增,结果两种扩增方法均能扩增出预期的目的片段,符合率达100%.结论:multi—PCR能有效地为多基因耐药的临床病原体的诊断提供快速、准确的诊断手段,更能提高检验效率。  相似文献   
22.
腰硬联合麻醉失败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硬联合麻醉(CSEA)因其起效快、阻滞完全、肌肉松弛、可任意延长麻醉时间并能用于术后镇痛等优点,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已成为下肢手术和下腹部手术麻醉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3.
球麻痹即延髓麻痹,是常见的咽喉肌和舌肌麻痹综合征,表现为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和构青障碍等一组症状.有真性和假性之分。若足延髓运动神经核或吞咽神经、迷走神经和舌下神经等下运动神经元损害所致为真性球麻痹,如果是双侧大脑皮质上运动神经元或皮质延髓束损害所致则为假性球麻痹。二者最主要的区别是假性球麻痹患者咽部感觉和咽反射存在,无舌肌萎缩。此类患者因有吞咽困难、饮水呛咳,稍不注意就会出现误咽导致窒息,后果非常严重。为了保证患者的营养,常规上鼻胃管行鼻饲喂养,  相似文献   
24.
小儿肠套叠134例充气灌肠诊断和复位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充气灌肠对小儿肠套叠诊断和复位治疗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充气灌肠的134例小儿肠套叠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134例复位成功126例,失败8例。结论 掌握适应证,采用术中手法复位、反复充气复位及麻醉后充气复隹的方法,充气灌肠复位是治疗小儿肠套叠最有效的手段。  相似文献   
25.
目的 研究慢性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背角内缝隙连接蛋白家族(Cx)中Cx43和Cx32的表达变化,以及鞘内注射缝隙连接阻断剂甘珀酸(CBX)的镇痛作用。 方法 成年SD大鼠5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假手术组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组(SNI)。手术前1d、术后3d、5d、10d、20d和30d,观察大鼠行为并检测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PWMT)。15只大鼠于术后10d、20d、30d取脊髓腰段进行免疫印迹检测,另15只大鼠于术后10d、20d、30d取脊髓腰段进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腰段脊髓背角内Cx43和Cx32表达的变化。有10只大鼠先进行鞘内插管,后行SNI手术,术后20d向鞘内注射生理盐水或CBX,观察大鼠PWMT的变化。 结果 SNI大鼠手术侧PWMT阈值较非手术侧或假手术组明显降低,术后20d达最低值。SNI大鼠手术侧脊髓背角内Cx43、32表达增多,明显高于非手术侧和假手术组背角。鞘内注射CBX 3h后,PWMT平均阈值由(2.5±1.0)g上升到(20.0±3.2)g,有抑制效应, 而生理盐水组则无抑制效应。 结论 脊髓背角内的缝隙连接在因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痛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6.
目的 观察高渗刺激对培养的大鼠下丘脑星形胶质细胞或C6细胞合成、释放谷氨酸的影响.方法 获取一日龄SD大鼠下丘脑组织,进行星形胶质细胞培养、纯化和鉴定.培养细胞随机分五组:(1)等渗组:用新鲜等渗培养液置换原先的培养液,将细胞分成5个亚组,分别孵育1、3、5、10和15 min.(2)高渗组:用320 mosMNaCl高渗溶液置换原先的培养液,将细胞分成5个亚组,分别孵育1、3、5、10和15 min.(3)甘伯酸(carbenoxolone,CBX,一种缝隙连接阻断剂) 等渗组和(4)CBX 高渗组:用含有CBX(终浓度为100 mmol/L)的等渗培养液作用1 h,后分别用等渗或高渗培养液置换出原培养液,将细胞分成5个亚组,分别孵育1、3、5、10和15 min.(5)Ca2 高渗组:用含有Ca2 (1 000μmol/L)的等渗培养液作用1 h,后用高渗培养液置换出原培养液,将细胞分成5个亚组;分别孵育1、3、5、10和15 min.每个亚组5个培养皿.收集各组的细胞,进行抗谷氨酸和抗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的双重免疫荧光染色,Confocal显微镜观察.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测定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谷氨酸的含量.培养的C6细胞分为四组:等渗组,高渗组,CBX 等渗组和CBX 高渗组,用于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FCM)定量检测细胞内谷氨酸的含量.结果 星形胶质细胞内抗GFAP染色的荧光强度在五组间无明显差异.星彤胶质细胞内抗谷氨酸染色的荧光强度在等渗组中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高渗组中在刺激1 min后表达增加,5 min达到高峰,15 min恢复到正常.CBX 高渗组的抗谷氨酸染色荧光强度明显高于CBX 等渗组和等渗组,一直维持到15 min不下降.培养基中的谷氨酸浓度在等渗组各时间点无明显变化,高渗组中谷氨酸浓度从5 min到15 min明显增加.Ca2 高渗组和CBX 高渗组中,培养基中谷氨酸浓度明显低于高渗组,各时间点之间没有明显变化.FCM测定的结果表明高渗或CBX 高渗刺激引起C6细胞内谷氨酸的水平明显上调.结论 高渗刺激可以激发培养的大鼠下丘脑星形胶质细胞合成、释放谷氨酸,CBX不能抑制其合成,但可阻断其释放.  相似文献   
27.
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在生物制品研发和质量控制中发挥着关键作用,近年来对该类方法的方法学研究也取得了长足进展。本文首先回顾生物活性检测方法研究的历史进程;其次,对国内外的药典、法规及技术指南中的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内容进行梳理;最后,对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学相关的最新进展进行概述和分析,包括分析方法生命周期、分析目标概要等新概念的介绍。希望本文能为药品行业相关人员全面了解国内外药品生物活性检测方法及其相关指导原则提供参考。同时,也希望为药品研发人员建立科学、可靠的生物活性检测方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8.
目的探讨大鼠尾静脉注射高渗盐水(9%NaCl,5.5mL/kg)后,视上核(SON)内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的可塑性反应及相互间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电镜技术,观察刺激后15,45,90,180和360minSON内缝隙连接蛋白43(Cx43)和蛋白32(Cx32)的变化及超微结构。结果光镜下观察到Cx43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在15min出现,45min达到高峰;Cx32阳性神经元90min达到高峰。电镜下在SON内,观察到下列四种超微结构:(1)突触样结构(synapse like structure),位于神经元的轴突末梢与Cx43阳性的星形胶质细胞突起之间;(2)三成分的突触复合体(tripartite synaptic structure),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靠近此突触的星形胶质细胞突起共同组成;(3)同源性缝隙连接(gap junction,GJ),位于星形胶质细胞突起之间,两侧均为Cx43;(4)“异源性缝隙连接样结构”(heterotypic gap junctions,HGJ),是由Cx32阳性神经元和Cx43阳性星形胶质细胞突起组成的一种超微结构。结论高渗刺激后,SON内Cx43阳性星形胶质细胞和Cx32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加,前者出现和高峰的时间早于神经元;两者之间的HGJ数量明显增加,其他结构的数量变化不明显,因此两者可能是通过HGJ进行快速的信息交流。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观察侧脑室内注射氟柠檬酸(FCA)对内脏痛大鼠延髓孤束核中即刻早期基因fos蛋白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探讨星形胶质细胞和神经元是否参与内脏痛的调节。方法侧脑室置管成功的雄性SD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n=8):对照组(A组)、内脏痛组(B组)、生理盐水+内脏痛组(C组)和FCA+内脏痛组(D组)。采用腹腔注射0.6%乙酸10 ml·kg~(-1)制备大鼠内脏痛模型。D组侧脑室内注射FCA 10μl(1nmol·μl~(-1))后90 min制备内脏痛模型,C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注射乙酸后60 min内行为学变化,计算内脏痛指数(VPI),注射乙酸后60 min处死大鼠,用荧光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延髓孤束核中fos蛋白和GFAP的表达。结果与A组比较,B组、C组、D组VPI升高,延髓孤束核中fos蛋白和GFAP表达升高(P<0.05);与B组、C组比较,D组VPI降低,延髓孤束核中fos蛋白和GFAP表达降低(P<0.01)。结论延髓孤束核中星形胶质细胞与神经元均参与内脏痛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