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18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23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 毫秒
11.
Aim To purify hepatocyte regeneration stimulatory factor from shark liver and research its molecular feature and activity. Methods and Results Hepatocyte regeneration stimulatory factor (sHRSF) was isolated from healthy shark livers and separated by homogenization, freezing-melting, heat treating, centfifugation, and ultmfdwation. HRSF activity was found mainly in the subfraction of molecular weight less than 30 000 daltons. This crude ultrafihrate was further purified successively by DEAE-Sepharose fast flow chromatography, FPLC Resource 30Q, Resource Q and Mono Q chromatography.A single band was displayed on sodium dodecyl sulfate polyacrylamide gel electrophoresis, which corresponds to molecular weight of 14 600 daltons. The characteristic absorption was obtained at the wavelength 276 nm. The isoelectric point was about 5.1. It contained 18 amino acids and the 15 N-terminal amino acid residues were LVGPIGAVGPAGKDG. It had a significant activity in stimulating liver to regenerate. Condusion We obtained an unknown new active protein, that is hepatocyte regeneration stimulatory factor from shark liver ( sHRSF).  相似文献   
12.
目的:从鲨鱼肝脏中克隆表达一种新基因psll2,纯化该基因的表达产物,研究其对肝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方法与结果:我们前面已报道发现了鲨肝细胞再生刺激因子(sHRSF),根据sHRSF的N端氨基酸序列设计了引物,并利用RT-PCR方法从鲨鱼再生肝组织的,6-RNA中扩增到大小约为350bp的cDNA片段,序列分析表明350bp的片段含有一个开放阅读框(ORF),含有333个碱基,编码111个氨基酸残基,其编码的N端氨基酸序列与天然sHRSF的前7个氨基酸一致。该肽被命名为PSL12(来源于鲨肝的分子量约为12kD的肽)。该cDNA被连接到质粒pGEM—T-Easy,获得重组质粒pGEM—T-psll2。根据cDNA序列分析和质粒pET-32a的多克隆位点(BamHI和SalⅠ)的序列,设计并合成了psll2基因的特异性引物,质粒pGEM—T-psll2作为模板,进行了PCR扩增。将此PCR产物插入pET-32a得到表达质粒pET-32a—psll2,并将它转化入E.coli的BL21菌株。经IPTG诱导,带有组氨酸标签的融合蛋白的表达量约为40%。用金属螯合层析纯化融合蛋白后,再用FXa切割融合蛋白,经ResourceQ和MonoQ柱层析得到PSL12纯品,它可抑制肝肿瘤细胞株SMMC.7721和HepG2的增殖。结论:从鲨鱼肝脏中获得了一种新基因psll2。该基因的表达产物PSL12能显著抑制体外培养的肝肿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3.
重组水蛭素为基因工程的产物,与天然水蛭素有相同的功效,为新一代高效安全的抗凝、防栓药物.文中综述了重组水蛭素的表达、纯化及临床应用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为研究重组水蛭素Ⅲ对半乳糖损伤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的保护作用.采用D-半乳糖建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损伤模型,用重组水蛭素Ⅲ作用于受损细胞.设置正常组、模型组、低、中和高剂量重组水蛭素Ⅲ组以及阳性药白内停组,观察各组细胞密度和形态,用MTT法检测各组细胞存活率,考察各组细胞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结果表明,当D-半乳糖浓度为50×10-3 mol/L时,模型组与正常组细胞有显著差异.重组水蛭素Ⅲ作用后受损细胞的存活率和SOD活性显著提高.因此,重组水蛭素Ⅲ对半乳糖损伤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水平的重大转变,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 NAFLD)的全球患病率已由2015年的25%升高至29.8%,NAFLD已成为全球最常见的慢性肝病。NAFLD依据组织学特征可分为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NAFL)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两个阶段,后者在脂肪变性的基础上伴有肝细胞损伤、气球样病变和小叶炎症。慢性炎症通常可诱导纤维化的发生,甚至进展为肝硬化和肝细胞癌,造成肝脏功能衰竭和死亡。目前根据不同阶段主要驱动因素的不同已发掘出众多的药物治疗靶点并进行了相应的临床试验。其中,NAFL的主要驱动因素是饮食造成的脂代谢失调和胰岛素抵抗,因此针对脂代谢相关酶类活性调节或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是改善肝脏脂肪变性的主要研究方向。NASH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脂毒性和细胞死亡、氧化应激和线粒体功能障碍以及肝脏外的脂肪组织炎症和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等,针对这些途径也都进行了相应的药物开发和临床试验。尽管针对NAFLD...  相似文献   
16.
使用结直肠腺癌Caco-2细胞裂解液对西格列汀的DPP-4抑制率和抑制类型进行测定,建立体外筛选DPP-4抑制剂的模型。将成熟分化的Caco-2细胞于Tris-HCl缓冲液内超声破碎制成细胞裂解液,以甘氨酰-脯氨酸-7-氨基-4-甲基香豆素(Gly-Pro-AMC)为底物对裂解液中DPP-4的比活力进行测定。以Gly-Pro-AMC为底物、稀释后的Caco-2细胞裂解液为DPP-4酶溶液,使用一系列底物浓度测得西格列汀对DPP-4抑制的IC50,使用双倒数作图法在一系列底物以及抑制剂浓度下测得西格列汀的抑制类型。在实验条件下测得西格列汀的IC50为18.68 nmol/L(95%CI,15.44~21.90 nmol/L)(拟合曲线R2>0.99),抑制类型为竞争性抑制(拟合曲线R2>0.99)。测得模型条件下的酶反应动力学参数Km为(75.11±2.15)μmol/L,Vmax为(1.00±0.03)μmol/(L·min),以及西格列汀的K...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进一步加强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提供依据。方法抽取医院2015年出院的所有Ⅰ类切口手术病历2 579例,对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是否有指征、预防用药品种、时机和疗程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 2015年医院Ⅰ类切口手术2 579例,其中预防用药822例,占31.87%;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Ⅰ类切口手术(甲状腺、乳腺、腹股沟疝和白内障手术)824例,预防用药92例,占11.16%;预防用抗菌药物以头孢唑林为主,占95.01%。预防用药不合理220例,其中预防用药超疗程占43.63%,无指征预防用药占32.73%。结论医院Ⅰ类切口手术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基本合理,但仍然有无指征预防用药、用药品种不适宜、用药疗程过长等不合理现象,医院应继续加强围术期抗菌药物预防性应用管理。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糖尿病大国,以2型糖尿病为主.过去认为2型糖尿病中胰岛β细胞功能减退的原因是β细胞凋亡,但胰岛β细胞去分化的发现拓展了 β细胞功能减退的机制.胰岛β细胞去分化后,其胰岛素分泌功能大幅下降,功能性蛋白活性丧失,基因表达发生改变.β细胞标志基因表达下降并且祖细胞标志物基因表达上调,这些基因表达变化可作为β细胞去分化的...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灯盏乙素苷元4'-N,N-双取代氨甲基苯甲酸醚类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及其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方法: 以灯盏乙素苷元为原料,通过缩合反应、酰氯反应等,经乙酰氯/甲醇体系脱去保护基后获得灯盏乙素苷元4'-N,N-双取代氨甲基苯甲酸醚类衍生物(8a~8f);采用MTT及LDH漏出率法研究化合物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 结果: 合成的化合物能较强抑制PC12细胞所受的氧化损伤,其中化合物8e, 8f对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显著优于阳性对照药维生素E[8e, 8f分别为(40.87±1.12),(41.73±0.61),VE为(45.61±0.82),P<0.05], 结论: 合成方法方便可行,灯盏乙素苷元4'-N,N-双取代氨甲基苯甲酸醚类衍生物有较好的体外活性,具有进一步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0.
葡萄糖激酶与糖尿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葡萄糖激酶(glucokinase,GK)是糖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参与糖酵解第1步反应,,催化葡萄糖磷酸化,主要存在于胰腺β细胞和肝细胞,促进胰岛素分泌和葡萄糖代谢,有效控制体内血糖平衡。研究表明,普通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动物模型体内葡萄糖激酶活性明显降低,它可能对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提高葡萄糖激酶的活性可能成为治疗糖尿病的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