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8篇
  免费   28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3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108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目的 探讨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测量泪河的相关参数与干眼诊断指标间的相关性,并对其在干眼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进行分析。设计 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 2015年6-12月北京同仁眼科中心干眼患者69例(69眼)及对照组44例(44眼)。方法 所有被检查者均按如下顺序进行检查:眼表疾病评分指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 OSDI)问卷调查、泪河的OCT测量、泪膜干涉成像仪检查、泪膜破裂时间(BUT)测定、角结膜荧光素染色、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比较干眼组与正常对照组各项参数的差异。干眼组中各参数相关性分析使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各参数敏感性及特异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ROC曲线下面积(AUC)来计算。主要指标 OSDI评分、BUT、Schirmer I、角结膜染色评分、泪膜脂质层评分、泪河高度(tear meniscus height,TMH)、泪河深度(tear meniscus depth,TMD)及泪河横截面积(tear meniscus area,THA)。结果 干眼组患者OSDI评分(49.03 ±22.791)、角结膜染色评分(1.18±1.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1 ±4.99)和(0.24 ± 0.52)(P<0.001、 P=0.016);干眼组患者BUT (4.32 ±1.92 s)及Schirmer I(4.29 ±3.77 mm)明显低于对照组的(7.43 ±5.39 s)及(7.48 ±3.65 mm) (P<0.001、P=0.006)。两组泪膜脂质层评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158)。干眼组患者TMD、TMH、TMA平均值分别为(127.12 ± 86.95)μm、(152.52 ± 125.15)μm、(12119 ± 1342)μm2,均明显小于对照组的(188.25±87.38)μm、(235.41±135.90)μm、(23099 ±1965)μm2(P<0.001、0.001、0.001)。干眼组TMD、TMH、TMA值三项参数分别与OSDI、Schirmer I、TBUT之间有相关性(P均<0.05),其诊断干眼的AUC值分别为0.934、0.890、0.925。结论 前节OCT检测的泪河相关参数与干眼临床诊断的指标(OSDI、TBUT、Schirmer I)存在较好的相关性,是一种较为可靠的干眼诊断及随诊方法。  相似文献   
42.
眼表微生态由寄居于人体结膜囊的微生物种群形成.正常人眼表微生态相对稳定,主要存在葡萄球菌、棒状杆菌、丙酸杆菌和链球菌等共生菌.干眼患者眼表存在一定程度的微生态失衡及微生物种群的差异,出现痤疮丙酸杆菌、肺炎克雷伯菌、产酸克雷伯菌和红球菌等,且与致病菌共享代谢途径增多.微生态变化可致眼表出现一定程度免疫介导的炎性反应,眼表树突状细胞活跃,细胞因子释放,杯状细胞和角膜上皮下神经损伤,引起干眼症状.  相似文献   
43.
目的研究丝状真菌性角膜炎致病菌株的基因分型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2006年1—12月经病原学检查诊断为丝状真菌性角膜炎的患者52例,对分离的致病菌株进行rDNAITS基因分型和形态学鉴定与分析,并对患者进行治疗和随访,分析基因分型与临床多因素的关系。结果基因分型与形态学鉴定种的一致率达90.3%。根据rDNAITS基因的亲缘关系,将52株丝状真菌分为4组:第1组22株(20株茄病镰刀菌和2株尖孢镰刀菌);第2组12株(8株串珠镰刀菌、3株层生镰刀菌和1株雪腐镰刀菌);第3组5株(4株少见眼部真菌和1株串珠镰刀菌);第4组13株(10株曲霉菌属和3株链隔孢属)。第1组、第2组与第3组、第4组相比,患者发病时间、诱发因素、溃疡严重程度、抗真菌治疗的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3,P=0.01,P=0.035)。结论rDNAITS基因分型能够准确地鉴定角膜丝状真菌,对于少见或鉴定困难的菌株具有明显的优势。由于菌株的基因型不同,丝状真菌性角膜炎的临床特点具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44.
32届世界眼科大会于今年6月5日至9日在德国柏林国际会议中心召开,参会代表就眼科学的最新进展及热点问题进行了研讨,其中玻璃体内注药、飞秒激光技术及纳米技术在眼科中的应用成为三大热点问题最为引人注目.  相似文献   
45.
北京农村老年居民翼状胬肉患病情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调查北京远郊区县55岁以上农村居民翼状胬肉患病情况,明确翼状胬肉的患病与年龄、性别及环境的关系。设计人群为基础的横断面研究。研究对象2008年北京10个远郊区县、142个乡镇白内障筛查时有外眼像的22008位农民(年龄55.85岁)。方法采用眼底照相机进行外眼及眼底照相,将病史及影像资料传至互联网数据库上,由眼科专家集中根据影像做出翼状胬肉诊断及分期、分级。主要指标翼状胬肉患病情况、分期及分级。结果22008位农民中翼状胬肉患者911例(4.14%)。低纬度、少降水量的大兴及房山两区翼状胬肉平均患病率5.52%,与相对高纬度多降水的密云、怀柔患病率3.0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2.091,P=0.000)。男性翼状胬肉患病率(5.60%)明显高于女性(3.48%)(χ^2=53.996,P=0.000)。随着年龄的增加,翼状胬肉患病率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848,P=0.146)。进行期翼状胬肉占患者总数的43.3%。侵入瞳孔区的IV级翼状胬肉占患者总数的44.3%。结论北京远郊区县55岁以上农村居民不同地域、不同性别间翼状胬肉患病率存在差异。进行期翼状胬肉及侵入瞳孔区的Ⅳ级翼状胬肉患者最多。(眼科,2009,18:114—117)  相似文献   
46.
韦振宇张阳  梁庆丰 《眼科》2021,30(4):316-318
38岁男性患者左侧脑膜瘤术后左眼神经营养性角膜炎,予重组人神经生长因子滴眼剂治疗8周后治愈,活体共聚焦显微镜检查见角膜大量新生的、弯曲、纤细的基底膜下神经穿行,神经密度较治疗前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47.
58岁男性患者因右眼复发性翼状胬肉, 行翼状切除联合板层角膜移植术后出现眼红、分泌物增多、视物不见就诊眼科。经角膜病灶刮片、微生物培养, 诊断为右眼翼状胬肉板层角膜移植术后细菌性角膜炎, 给予局部抗感染、板层角膜植片去除联合羊膜移植术后, 角膜感染控制, 视力恢复。  相似文献   
48.
本文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液透析前后病人血浆血管紧张素II(ANGII),分析其变化及其与高血压的关系。结果显示,尿毒症患者血浆ANGII为59.8±6.80pg/m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39.25±21.16pg/ml(P<0.01)。在透析后高血压组透析后尿毒症患者血浆ANGII急剧上升,与透析  相似文献   
49.
50.
非结核分枝杆菌性角膜炎足由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NTM)引起的以角膜基质层多灶性浸润为主的炎性病变.1965年Turner和Stinsont[1]报道了第1例NTM角膜炎,此后相关病例报道不断增多.随着角膜屈光手术,尤其是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o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的普遍开展,NTM角膜炎呈现出集中发生的趋势.目前NTM已成为LASIK术后角膜感染的主要病原微生物(53%)[2].由于对该病认识不足,临床常不能及时确诊,延误治疗,所以眼科医师应对其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