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5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2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9篇
综合类   65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14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治疗重症胰腺炎和胰肠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刚  陈刚  王彬 《浙江医学》2002,24(1):38-39
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为两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 ,有拮抗作用 ,临床常单一用药 ,联合应用报道不多。我们联合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治疗重症胰腺炎、胰瘘和肠瘘共13例 ,报道如下。1.1一般资料本组共13例 ,其中男7例 ,女6例 ;年龄15~72岁 ,平均49.3岁 ;重症胰腺炎5例(均为急症手术 ) ,胰十二指肠术后胰瘘1例 ,胰岛素瘤术后胰瘘1例 ,胆道术后十二指肠瘘2例 ,肠粘连术后小肠瘘3例 ,结肠切除术后结肠瘘1例。其中肠瘘呈唇状瘘5例 ,管状瘘1例。胰腺炎患者中2例术中行空肠造瘘、1例置胃空肠营养管 ,肠瘘和胰漏患者各1…  相似文献   
92.
外科手术是治疗胃癌的主要手段.也是目前能治愈胃癌的唯一方法.由于胃癌患发现偏晚.疗效不够满意.而对侵犯邻近脏器的晚期胃癌是否进行脏器联合切除手术.其手术价值及适应症的选择.目前仍缺乏统一认识。现结合本院近10年对24例Ⅲ、Ⅳ期胃癌患施行多脏器联合切除的治疗情况加以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93.
目的:观察呼吸训练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寻求提高康复效果的有效途径。方法:本实验于2002-06/2003-12在湛江中心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完成。同期本院呼吸内科门诊COPD患者160例。符合标准患者70例,最终纳入分析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每天进行2次呼吸操训练并吸入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剂2次,对照组应用常规呼吸内科对症治疗和一般的肢体活动。治疗前及治疗24周后检查两组患者肺功能,并进行生活质量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肺功能、生活质量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肺功能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改善(P<0.05~0.01)。治疗组治疗后生活质量评分(日常生活能力:2.03±0.56,社会活动能力:2.18±0.51,抑郁:2.04±0.48,焦虑:1.92±0.51,生活质量总均分:2.04±0.52)较治疗前(2.58±0.62,2.74±0.54,2.57±0.68,2.42±0.56,2.58±0.60)及对照组治疗后(2.55±0.61,2.72±0.62,2.56±0.68,2.45±0.43,2.57±0.59)明显改善(P<0.01)。结论:呼吸训练和沙美特罗替卡松干粉剂治疗能够明显改善COPD患者的肺功能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4.
微创穿刺抽吸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出血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目的 比较微创穿刺抽吸术及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回顾总结 1997年3月 2 0 0 3年 2微创穿刺抽吸术治疗 10 4例和 1988年 6月 1997年 2月开颅手术治疗 10 1例的死亡率、术后 3月言语 (优势半球出血 )及肢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前者死亡 7例 (6 7% ) ,语言达理想恢复 4 5例(80 4 % )。肢体功能达生活自理 5 0例 (4 8 1% )。后者分别为 19例 (18 8% )、 19例 (35 2 % )、 2 2例 <2 1 8% )。二者对比 ,P均 <0 0 1,有显著差异。结论 前者能降低死亡率、致残率 ,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95.
96.
目的 比较在Q值引导及Kappa角调整的准分子切削模式下,机械刀制瓣SBK(OUP-SBK)和飞秒制瓣LASIK(FS-LASIK)2种手术方式对术眼的高阶像差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43例患者(86眼)根据制瓣方式不同分为2组:SBK组(23例46眼)和FS组(20例40眼),均采用Q值引导及Kappa角调整的准分子切削模式手术,分别于术前、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测量术眼的总高阶像差及各单项高阶像差.应用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高阶像差在不同时间点的变化以及2组间的差异.结果 SBK组和FS组的总高阶像差均方根(RMS)值在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均较术前增加(F=14.935、6.498,P<0.01);SBK组C40、C42、C4较术前有增加(F=8.326、3.202、6.195,P<0.01).FS组只有球差C40较术前有增加(F=9.045,P<0.01).2组的比较:术后1个月、3个月时SBK组和FS组的总高阶像差RMS值(t=0.26、0.88,P>0.05)以及RMS增加量(t=0.74、1.24,P>0.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1个月时C44(t=3.08,P<0.0l),在3个月时C4-2(t=-2.34,P<0.05)、C44(t=2.78,P<0.01)2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Q值引导及Kappa角调整后,SBK和FS制瓣的LASIK手术后术眼总高阶像差均有增加,但高阶像差的增加量两者并无差异,但个别的单项高阶像差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97.
目的在SMILE手术中设计不同目标屈光度手术方案,观察术后的疗效和可预测性,以期为临床合理设计手术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病例研究。接受SMILE手术的近视病例共104例(207眼).人选患者的等效球镜度小于-8.25D,散光度小于-3.25D。根据手术后的目标屈光度分为3组:0D组目标屈光度为0.00D(82眼),术前等效球镜度为(-6.26±1.47)D;+0.25D组目标屈光度为+0.25D(81眼),术前等效球镜度为(-5.62±1.43)D;+0.50D组目标屈光度为+0.50D(44眼),术前等效球镜度为(-4.31±2.75)D。术后1d、7d、1个月和3个月分别检查UCVA、BCVA、屈光状态及残余散光。应用方差分析检验术后不同时间点各组内屈光状态的稳定性和各组间视力的差异。结果①在术后1d、7d、1个月和3个月3组间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2.67、0.82、0.62、0.25,P〉0.05)。②0D组、+0.25D组和+0.50D组组内在不同时间点间的等效球镜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88、1.03、2.18,P〉0.05)。结论SMILE术后随时间推移屈光状态的变化较小,屈光状态和视力的稳定性好,在手术设计时个性化地行0.50D内过矫的设计调整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98.
99.
目的 探讨医源性总胆管远段损伤的术中诊治及预防.方法 回顾性复习1990年2月至2005年2月湖南省人民医院收治的22例医源性总胆管远段损伤的病例.结果 取石钳入腹膜腔(95.5%),注水试验阳性(100%).长臂T管支撑总胆管是有效的手段.全组18例获得随访,平均20.8个月,效果满意.结论 术中胆扩裸露征、注水试验是总胆管远段损伤的有效诊断手段.遵循浅、通、撑、抑四字外科原则,可获满意效果.满意的术野显露是有效的预防措施.
Abstract:
Objective To review the diagnosis and causes of iatrogenic injury to the distal choledochus at operation. Method The case notes of the patients with bile duct injuries that were treated in my Department from 1990.2-2005.2 were reviewed. Results To detect distal bile duct injuries, a sound in the bile duct had an accuracy rate of 95 % while injection of water into the bile duct to detect leakage had an accuracy rate of 100%. Using a long arm T tube in the common bile duct was an effective method to treat the injury. In 18 patients with an average follow-up time of 20. 8 months, the results were satisfactory. Conclusions Injecting water into the bile duct to diagnose distal common bile duct injury at operation was an effective way to detect distal bile duct injury. Adequate exposure of the opeative field is the best method to prevent bile duct injury.  相似文献   
100.
目的探讨肝提带配合半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手术中的价值。方法回顾64例肝癌肝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行肝提带配合半肝血流阻断(实验组n=24)和半肝血流阻断法(对照组,n=40)在肝切除手术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205.1±55.4)min,实验组平均手术时间(214.3±54.6)min,两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平均失血总量(497.3±63.0)ml,无需输血治疗;实验组平均失血总量(203.0±39.4)ml,无需输血治疗;两者之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第1、3 d实验组ALT浓度低于对照组,分别为(232.2±109.2)U/L vs.(434.8±215.7)U/L和(124.8±67.8)U/L vs.(241.6±132.6)U/L(P〈0.05),术后第1 d实验组TBIL低于对照组分别为(45.2±17.8)μmol/L vs.(55.7±34.1)μmol/L(P〈0.05)。结论肝提带配合半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中是安全可行的,能显著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有利于降低手术风险和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