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8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16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68篇
综合类   64篇
预防医学   28篇
眼科学   13篇
药学   17篇
中国医学   13篇
肿瘤学   7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00 毫秒
261.
目的 观察分析老年人贫血发生率及营养状况.方法 选择门诊健康查体的离退休老年人2052例,按年龄分为4组,65~69岁(528例)、70~74岁(593例)、75~79岁(423例),≥80岁(508例),检测体质指数(BMI)、血红蛋白(Hb)、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三酰甘油(TG)、血肌酐(Cr)、血浆白蛋白(ALB)、血清铁蛋白(Fer)等指标,统计贫血发生率及对各营养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1)老年人贫血发生率为4.4%,其中男性4.0%,女性6.1%,>80岁组为9.5%.Hb<90 g/L者5例,均为80岁以上高龄患者.(2)各年龄组营养相关指标BMI、TG、Cr、ALB、Hb、MCV、Fe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且Hb、ALB在4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TG、Cr、MCV在多组间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Hb与TG、ALB、Fer、MCV呈正相关,相关系数r值分别为0.12、0.21、0.11、0.10(均P<0.01).结论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贫血发生率逐渐增加,女性多于男性,尤以80岁以上高龄者发生率最高,且营养状况随着年龄增长而逐渐恶化.
Abstract: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incidence rate of anaemia and analyze the nutritional situation in the elderly population.Methods From April to August 2010,a total of 2052 elderly persons from out-department of Tianjin First Center Hospital were divided into four age groups:65-69years group (n=528),70-74 years group (n=593),75-79 years group (n=423) and 80 years and over group (n= 508).The body mass index (BMI),haemoglobin (Hb),mean corpuscular volume (MCV),triglyceride (TG),creatinine (Cr),serum albumin (ALB) and ferritin (Fer) were tested and evaluated using K-W test.Results (1) Anaemia was found in 90 subjects (4.4 %),4.0% in men and 6.l% in women,9.5% in 80 years and over group.The subjects with Hb level less than 90g/L were all 80 years and over.(2)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groups in BMI,TG,Cr,ALB,Hb,MCV and Fer levels (all P<0.01).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four groups in Hb and ALB levels (P<0.01 ),and partially differences in TG, Cr and MCV levels (P<0.05).(3)The Hb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TG, ALB, Fer and MCV levels (r=0.115,0.211, 0.114 and 0.089, all P<0.01 ) from Pearson analysis.Conclusions Anemia incidence in elderly population is increased along with aging and is higher in women than in men, especially higher in 80 years and over group.Nutritional situation gets worse with aging.  相似文献   
262.
氟化物对人多形核白细胞SOD活力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通过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变化,观察刀豆蛋白A(ConA)及与NaF对多形核中性粒细胞(PMN)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相似文献   
263.
目的 探讨应用盔式定位仪行微创清除术治疗小血肿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术前把定位仪放在患者头颅上行CT扫描 ,根据CT片中血肿与定位仪 4个游标的参照关系确定穿刺点。然后行微创清除手术治疗小血肿 5 0例。结果 术后 1个月有41例肢体恢复到ADL1、ADL2 ,9例达ADL3 ,无死亡。结论 应用定位仪行微创清除术治疗脑出血小血肿有定位准确、简单 ,手术安全、疗效好的特点。  相似文献   
264.
胆囊癌手术方式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胆囊癌治疗的手术方式。方法 对1980-1999年收治132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55岁,女与男之比为1.5:1。80%的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胆囊癌以腺癌为主(87.1%)。前期组(1990年12月前):单纯胆囊切除11例,胆囊癌根治术9例,胆囊癌扩大根治术5例,姑息性内或外引流术15例,剖腹活检术30例,手术死亡4例,术后并发症20例,其中胆漏4例,胰漏2例。后期组(1991年元月起):根治性单纯胆囊切除3例,单纯胆囊切除2例,胆囊癌根治术16例,胆囊癌扩大根治术24例,姑息性内或外引流术9例,剖腹活检术8例,手术死亡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2例,其中胆漏1例,胰漏1例。胆囊癌前期组根治切除率35.7%,后期组根治切除率72.6%。结论 外科技术提高和新的手术器械彭氏多功能解剖器(PMOD)的应用能提高胆囊癌切除率。扩大根治术是治疗中晚期胆囊癌积极和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265.
全胃切除在胃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探讨全胃切除术在胃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13例胃恶性肿瘤全胃切除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根治性全胃切除97例,姑息性全胃切除16例,合并横结肠、脾、胰头、胰尾部、肝切除19例。消化道重建方式有:食道空肠Roux-en-Y吻合26例,食道空肠Brsaun吻合19例,p型空肠袢代胃Roux-en-Y吻合68例。术后出现并发症15例,其中胰瘘1例,吻合口瘘3例;手术死亡2例。术后随访例,随访率76%。根治性全胃切除、联合脏器切除和姑息性全胃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7.9%,45.7%,37.2%;88.8%,55.5%,33.3%和80%,0%,0%。结论 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合理的联合脏器切除,采用全胃切除治疗胃恶性肿瘤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266.
目的研究胃、肝、肠组织细胞上的幽门螺旋杆菌(HP)受体样物质。方法采用酶免疫亲和配体法及用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作特异性阻断试验。结果HP受体样物质仅存在于胃粘膜细胞,不能被大肠杆菌,空肠弯曲菌阻断。同时发现采用高碘酸氧化法检测表明此物质与粘多糖蛋白有关,在体外试验中能够增强HP的抗吞噬能力。结论HP受体样物质具有组织和细菌种属特异性  相似文献   
267.
目的:研究从慢性胆囊炎,胆囊腺瘤至早期胆囊癌等多阶段发展过程中多种癌基因变化,进一步按摩胆囊癌的发病机理,寻找胆囊癌早期诊断的肿瘤标志物。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慢性胆囊炎、胆囊腺瘤及早期胆囊癌的nm23、p53、ras、c-myc、c-erbB-2等癌相关基因蛋白的表达。结果:①nm23、p53、c-myc、ras及c-erbB-2基因在胆囊腺瘤及早期胆囊癌中有表达;②着色强度随病变发  相似文献   
268.
目的 优化西红二冬膏的制备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西红花苷Ⅰ,Ⅱ得率为考察指标,以乙醇体积分数、液料比、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西红花药材饮片的提取工艺;以干膏得率为考察指标,以液料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为考察因素,同法优化二冬膏制备工艺。综合确定西红二冬膏制备工艺。结果 西红二冬膏最佳提取工艺为,取处方量西红花药材饮片,按液料比1 000∶1(mL/g)加入45%乙醇,90℃提取2.0 h,挥去乙醇;取处方量天冬、麦冬药材饮片,剪碎,按液料比18∶1(mL/g)加纯化水,加热提取2.5 h,重复3次,再与西红花提取液合并、浓缩得清膏。结论 优化所得西红二冬膏制备工艺稳定、可行。  相似文献   
269.
270.
目的 优化枳术便秘通丸的成型工艺,并建立其质量标准。方法 以丸剂溶散时限和含水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糊精浆体积分数、药粉与水质量比、干燥时间为考察因素,采用L9(34)正交试验法优选枳术便秘通丸的成型工艺参数。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制剂中麸炒枳实和麸炒白术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制剂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结果 优选的成型工艺参数为,以30%糊精浆为黏合剂,药粉与水质量比为5∶3,混匀后烘干24 h。麸炒枳实和麸炒白术的TLC图斑点清晰,分离度好,阴性对照无干扰。大黄素、大黄酚质量浓度分别在0.848~34.01μg/mL和0.864~34.56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r=0.999 9);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结果的RSD均小于2.0%;平均加样回收率分别为99.82%和97.08%,RSD分别为1.88%和1.87%(n=9)。结论 枳术便秘通丸成型工艺合理,所建标准可用于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