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6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53篇
药学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 毫秒
51.
人工智能是对人类智能的模拟和拓展。基于深度学习的人工智能可以很好地利用图像的内在特征,如轮廓、框架等,来分析图像。研究人员通常利用图像来诊断眼底病,因此将人工智能应用于眼底检查是有意义的。在眼科领域,人工智能通过分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图像、眼底照片和超宽视野图像,已经在检测多种眼底疾病上取得了类似医生的性能。它也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疾病进展预测。然而,人工智能在眼科的应用也存在一些潜在的挑战,黑盒问题是其中之一。研究人员致力于开发更多的可解释的深度学习系统,并确认其临床可行性。人工智能在最流行的眼底病中的最新应用、可能遇到的挑战以及未来的道路将一一阐述。  相似文献   
52.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在白内障手术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二者结合对于白内障手术的术前诊断和分级管理、术中人工晶状体选择、位置预测及术后管理(视力预测、并发症预测及随访)、手术培训和教学方面均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诚然,AI在与白内障手术相关的管理、分析和研究中还面临着许多问题,但其广泛的应用前景不可忽视。现对AI在白内障手术治疗和教学中的应用做以总结,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53.
Objective To provide clinical evidences for concurrence of retinitis pigmentosa and glaucoma in two children of a Chinese family. Design Case series. Participants 2 cases with varying degrees of retinitis pigmentosa and glaucoma in a two-child Chinese family. Methods Complete ophthalmic examinations of the two present cases are conducted. The interesting concurrence of retinitis pigmentosa and glaucoma is reviewed and discussed. Main Outcome Measures The clinical findings including general ocular examinations, visual fields, ultrasound biomicroscopy, B ultrasonography, flourescein angiograph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d electrophysiologic tests. Results In the present two-child Chinese family without positive history, the older sister presented with bilateral sector retinitis pigmentosa and coexisting chronic angle-closure glaucoma, and the brother with bilateral whole retinitis pigmentosa but without coexisting glaucoma. Conclusions Clinical evidences in concurrence of variants of retinitis pigmentosa and glaucoma because of possible different gene mutations from the same genetic background represent a rare situation, which may provide clues for future researches in molecular pathogenesis of these rare diseases.  相似文献   
54.
目的 通过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双重酶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翼状胬肉组织中新生淋巴管数量,证实新生淋巴管参与的免疫反应在翼状胬肉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临床上切除的36例静止期、进展期和复发期翼状胬肉标本,每期12例,同时取10例正常球结膜作为对照,分别行5'-核苷酸酶-碱性磷酸酶-双重酶组织化学染色,比较不同临床分期之间的新生淋巴管数量的差异.结果 新生淋巴管在正常球结膜组织和静止期翼状胬肉组织中表达甚少,而在进展期及复发期翼状胬肉组织中染色阳性的新生淋巴管广泛分布,与正常球结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和0.01).结论 新生淋巴管可能参与了翼状胬肉发生和发展的免疫病理过程.
Abstract:
Objective To confirm the effect of lymphangiogenesis in immunological reaction on pterygium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Methods The clinical removal of pterygium material in quiescent phase,advanced phase and recurrent phase was selected.each phase with 12 cases,while 10 cases of normal bulbar conjunctiva were taken as control.5'-nueleotide enzyme-alkallne phosphat&se-double enzyme histochemistry was performed to compare the number of lymphangiogenesis in different tissues.Results Lymphangiogenesis in normal bulbar conjunctiva and quiescent phase pterygium tissues expressed little,but gray-stained lymphangiogenes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pterygium tissue of advanced phase and recurrent phase,and there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compare those with the normal bulbar conjunctiva and quiescent phase pterygium(P=0.03 and 0.01).Conclusion Lymphangiogenesis may be involved in immunity process of pterygium pathogenesis.  相似文献   
55.
目的:探讨上睑提肌缩短术和额肌肌瓣悬吊术后眼表改变和恢复的差异。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7年4月在中山眼科中心住院的42例(62只眼)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按手术方式和术后是否加用局部用药进行随机分组,观测各组术后2d、5d、7d和2周患者泪液的分泌、泪膜破裂时间、结膜充血、角膜荧光染色、睑板腺功能、瞬目次数、上睑睫毛角度和眼睑闭合情况,并分析其观察结果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结果:3名患者(7·1%)因需要加用其它促角膜上皮生长的药物而退出本研究,其中1例(2.3%)因倒睫刺激角膜上皮水肿缺损需行手术调整,其余所有患者眼表检测项目的结果均显示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手术影响,但是随着术后炎症的逐渐消退,这些受影响的眼表异常均会逐渐恢复正常。泪膜破裂时间、瞬目次数、眼睑闭合情况的影响在两种术式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术后是否局部用药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角膜荧光素染色在是否加用局部用药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而不同术式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泪液分泌量、结膜充血、睑板腺功能、睫毛角度则在所有组别之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结论:两种上睑下垂的矫正术均会引起患者眼表的改变,额肌肌瓣悬吊术对泪膜破裂时间、瞬目次数、眼睑闭合情况影响的程度较大,而局部用药只能改善角膜荧光素染色异常、对其它眼表因素影响不大。上睑睫毛角度异常是引起角膜损害最危险的因素。眼科学报2007;23:219-226.  相似文献   
56.
目的 建立成年恒河猴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MSC)体外分离、培养及传代扩增的有效体系,为探索新型人工生物骨替代材料提供种子细胞.方法 从恒河猴肋骨抽取骨髓,使用淋巴细胞分离液(Ficoll-Hypaque)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细胞.用含10%胎牛血清(FCS)的低糖DMEM培养基贴壁培养、胰酶消化传代扩增.通过形态学及流式细胞技术对rMSC进行细胞周期分析及表型特征鉴定.结果 成年恒河猴骨髓来源的rMSC为成纤维样细胞群体,以梭形的成纤维样细胞为主.流式细胞技术结果 显示,rMSC表达CD29、CD44表面分子,不表达CD34、CD45等造血细胞特异性表面分子.结论 成年恒河猴骨髓来源的rMSC的分离、培养及传代扩增的细胞群中无造血系细胞污染且符合干细胞增殖特性,为探索新型人工生物骨替代材料的种子细胞提供了一个可靠来源.  相似文献   
57.
目的 探讨额肌瓣悬吊术后眼表的改变和影响其恢复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7年4月在中山眼科中心住院的22例(32只眼)先天性上睑下垂行额肌瓣悬吊术的患者,随机平分为术后加用局部用药组(A组,11例16只眼)和术后不加用局部用药组(B组,11例16只眼),观测两个组手术后2、5、7 d和2周患者泪液的分泌、泪膜破裂时间、结膜充血、角膜荧光染色、睑板腺功能、瞬目次数、睑睫毛角度和眼睑闭合情况,并分析各个观察结果是否有统计学差异.结果 2例(占总例数9.1%)患者3只眼(占总眼数9.4%)因角膜上皮水肿缺损需加用促角膜上皮生长药物退出本研究,其中1例(4.5%)(2只眼)因倒睫较严重并引起角膜溃疡需行缝线调整术,其余所有患者的眼表检测项目结果均显示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是随着术后炎症的逐渐消退,这些受影响的眼表异常均会逐渐恢复正常.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结膜充血、瞬目次数、睑板腺功能、睫毛角度和眼睑闭合情况的影响在两个组之间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角膜荧光素染色在两个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额肌瓣悬吊术会引起患者眼表各个因素的不同程度的改变,局部用药只能改善角膜荧光素染色异常,对眼表恢复并非必要.睫毛角度异常是引起角膜损害最危险的因素.  相似文献   
58.
碱烧伤人角膜组织新生淋巴管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人角膜碱烧伤后新生淋巴管的生长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分析2005年1至12月期间在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因角膜碱烧伤住院手术治疗的22例(22只眼)患者.记录患眼的烧伤时间(IT)和损伤等级(ID),并测量炎性反应指数(II)和角膜新生血管的相对面积(BVA);应用双重酶组织化学、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透射电镜检测角膜标本的新生淋巴管(LVC)和血管(BVC);采用苏木素-伊红染色检测多形核白细胞(PMN)浸润情况.结果 采用配对Student t检验、Pearson相关检验及Stepwise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2例患者观测结果 IT为(57.62±31.72)个月、ID为(12.00±2.76)分、II为(2.32±2.63)分、BVA为29.79%±18.61%、BVC为(14.45±9.29)个、LVC为(2.73±4.57)个、PMN为(13.45±13.09)个,其中7例(占32%,IT<64个月)同时存在角膜新生淋巴管(8.6±3.8)个和血管(22.3±11.1)个,LVC总数为60个,占发生新生淋巴管的角膜中总管腔数(BVC和LVC,378个)的16%.LVC与IT、ID、BVA、PMN、I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73、0.604、0.755、0.806、0.873,均P<0.05;进一步回顾分析得出LVC近似等于II和BVA分别和特定的常数相乘后取和所得的淋巴管指数(LI).透射电镜从微观上证实了碱烧伤人角膜组织中存在具有典型结构特征的新生淋巴管和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碱烧伤后部分角膜组织存在新生淋巴管,通过II和BVA可间接估计其发生情况.LI是一项评估碱烧伤角膜新生淋巴管的有用临床参数.(中华眼科杂志,2009,45:115-121)  相似文献   
59.
目的 应用裂隙灯显微镜眼前节相干光断层扫描(OCT)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人工晶状体(IOL)植入术后眼前节组织的变化情况,探讨手术对眼前节结构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使用海德堡公司裂隙灯显微镜眼前节OCT观察40例(44只眼)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IOL植入术患者术前和术后1 d、1周、2周及1个月的眼前节组织变化情况.对所测量的数据进行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用LSD法进行两两比较.结果 中央及切口处角膜在术后第1天全部患者均明显增厚(与术前相比增厚分别为99.59μm,234.57μm;P=0.490),中央角膜厚度至术后1个月可恢复术前水平,而切口处角膜厚度还较术前厚约19.25μm(P=0.001);前房深度(ACD)和各项反映前房角宽度的指标(AOD500、AOD750、TISA500、TISA750)在术后各观察时间点,均较术前明显加深和加宽(均P<0.05);ACD虽在术后2周以内的变化不大(均P<0.05),但在术后1个月时还尚不能保持稳定;而前房角宽度的变化在术后早期就可基本保持稳定(均P>0.05).结论 裂隙灯显微镜眼前节OCT可客观、定量评价白内障手术对眼前节形态特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0.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发生于老年期或老年前期的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以进行性认知功能障碍为特征.随着社会老龄化加剧,AD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亟需研发更敏感、便捷和经济的筛查技术进行早期防控.眼球运动与认知功能密切相关,且眼球运动检查有非侵入性、成本低、检查时间短等优点.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