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8篇
  2023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睫状体平坦部(后路切口)外滤过术对高眼压兔模型的降眼压效果以及对房水滤过的影响。方法将28只实验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各7只,任选一侧眼造模,1周后以高眼压兔眼为对照,采用前路小梁切除术、后路睫状体平坦部外滤过术(后路Ⅰ组)、睫状体平坦部外滤过术联合硅胶引流条植入术(后路Ⅱ组),观察术后兔眼眼压、滤过泡情况并利用眼UBM生物超声探查活体眼球前房深度变化及切口滤过通道形态。结果 1.眼压:术后1周各手术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周,与高眼压组相比,前路组眼压下降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路Ⅰ组、后路Ⅱ组眼压值降低(P<0.05和P<0.01)。2.前房深度:术后1周后路2组中央前房深度均大于前路组。3.滤过泡:术后1~6周后路2组功能型滤过泡比率均大于前路组;滤过道:前路组术后1周滤过道通畅,4周滤过道趋于瘢痕化并关闭。后路Ⅰ组术后1周滤过道通畅,4周滤过道通畅变差,8周滤过口闭合。后路Ⅱ组术后1~4周滤过道通畅,8周滤过口仍部分通畅。结论睫状体平坦部外滤过术与小梁切除术相比,短期(1周内)降眼压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前者降低眼压的作用时间及滤过通道的维持时间更久,功能型滤过泡的比率更高,并且不会使前房变浅。  相似文献   
22.
目的研究明目逍遥颗粒对肝郁血虚型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病变视野进展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以2008年7月—2010年6月在广安门医院眼科就诊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眼压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视野损害接近,且辨证为肝郁血虚型者84例,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中药治疗组予口服明目逍遥颗粒,18 g,日2次,观察3个月;对照组不给予明目逍遥颗粒。观察内容为:视力、眼压(Goldmann压平眼压计)、眼前段检查、视野平均偏差(Humphrey自动视野计,30-2程序)。结果1.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的双眼视野进展情况进行比较,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使用配对样本t检验对中药治疗组治疗前后的视野情况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明目逍遥颗粒在3个月的观察期间未发现对肝郁血虚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的保护作用,中药对青光眼视神经的保护作用仍需研究。  相似文献   
23.
目的:探讨经取标本辅助切口行预防性回肠造口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65例行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预防性回肠造口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造口位置分为观察组(经标本取出辅助切口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术,n=32)与对照组(另做切口行预防性造口术,n=33)。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均无吻合口漏发生,两组造口还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造口排气时间、术后进食时间、造口相关并发症、造口还纳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直肠癌前切除+预防性回肠造口术时间、术后24 h与48 h疼痛评分、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行预防性回肠造口的患者,经标本取出辅助切口取出标本并行预防性回肠造口是安全、可行的,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4.
近视“精筋失衡论”是亢泽峰教授通过传承古代学术经典,结合多年临证经验,融合创新发展而来。精既是先天之精,也指后天生长发育的五脏六腑之精,筋则是包括神经、软组织和结缔组织在内的综合体,既有表征特点,又有连接、支持、营养、保护等功能。目之能视物,精是物质基础,筋是功能保障。在近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精筋失衡”贯穿始终,与屈光度、眼轴及睫状肌、巩膜、视网膜等变化密切相关,是近视发生发展的核心环节。在近视的防、控、治上,要重视养筋益精,以平衡、恢复目-全身稳态,同时根据疾病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结合小儿特点进行论治。在近视前期强调通过健康宣教、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坚持做眼保健操、进行中医适宜技术耳穴压丸干预,中药选用芍药、天麻、钩藤等方式起到养血柔筋的作用;已发生近视则更注重补气养精调筋,重视补阳气,兼顾调脾胃,采用定志丸加减治疗;疾病后期出现病理性改变则需注重补肝肾,调气血来恢复稳态。  相似文献   
25.
目的本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 ,拟从老师和学生两个角度,旨在探讨中医眼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眼科轮转的规培生98人,规培带教老师111人。采用微信问卷星APP问卷进行调查,调查了6个问题,每个问题分为3个选项。结果 1.学生组与老师组在专业分布上具有可比性。2.在讲课方式方面,老师组51人(54%)和学生组为54人(65%)认为以科室小讲课为主;在讲课内容上,54位(69%)老师和40位(60%)学生建议中西医并重;在讲课重点上,58位(77%)老师和42位(66%)学生认为以轮转科室相关的知识为主;在教学时间安排方面,40位(44%)老师建议每周固定半天,32位(35%)老师建议随时讲,而不同的是,36位(43%)学生建议每天固定1 h;在提高教师带教主动性方面,60位(57%)老师和36位(40%)学生建议增加教师绩效;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方面,45位(50%)老师认为需要提高老师教学水平,42位(46%)学生希望安排专门学习时间。结论从老师和学生两个角度考虑,合理安排中医眼科学生的教学工作,有助于提高学生和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26.
“精筋失衡论”是本团队在继承国医大师唐由之、国医名师庄曾源等的学术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所提出的创新性理论。“精”既包括先天之精,也包括后天生长发育所需的五脏六腑之精;“筋”指包括神经、软组织和结缔组织在内的综合体,既有表征特点,又有连接、支持、营养、保护等功能。目之所以能视物,精是其物质基础,筋是其功能的保障。在近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精筋失衡”贯穿始终,是近视发生、发展的核心环节。“失衡”二字不仅指的是精与筋的稳态被破坏,还具有生物节律失衡的内涵。现代研究认为,生物节律在近视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精筋失衡论”探讨其与生物节律的关系,初步提出以补真精、柔筋膜、利头目、调节律治疗近视。以“精筋失衡论”指导近视的治疗,有助于深入认识其病因病机,并拓宽临床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