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78篇
  免费   156篇
  国内免费   86篇
耳鼻咽喉   10篇
儿科学   33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78篇
口腔科学   36篇
临床医学   377篇
内科学   172篇
皮肤病学   201篇
神经病学   81篇
特种医学   93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265篇
综合类   774篇
预防医学   266篇
眼科学   338篇
药学   283篇
  3篇
中国医学   204篇
肿瘤学   90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60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91篇
  2017年   51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70篇
  2014年   103篇
  2013年   134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223篇
  2010年   200篇
  2009年   216篇
  2008年   190篇
  2007年   163篇
  2006年   116篇
  2005年   161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69篇
  1998年   41篇
  1997年   48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3篇
  1994年   45篇
  1993年   32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51.
药理学和部分基础学科课程教学质量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学质量调查的目的是为了发扬成绩,克服缺点,以提高教学质量。如何评价教学质量还没有一个确切的公认的标准,通常以考试成绩评价教学质量高低。但是,考试成绩受许多因素的影响,除了受诸如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设备及学生的基础素质、学习态度和学习积极性影响外,还...  相似文献   
52.
尖吻蝮蛇毒无出血活性纤溶酶对动物血栓的溶栓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研究尖吻蝮蛇毒 (Agkistrodonacutus)无出血活性的纤溶酶对动物血栓形成的溶栓作用。方法 采用家兔动物血栓和大白鼠静脉血栓模型 ,静脉注射尖吻蝮蛇无出血活性纤溶酶 ,分 3个剂量组 (n =6) ,其剂量分别为 0 1 4、0 7、1 4mg·kg- 1 ,用生理盐水作阴性对照。测定尖吻蝮蛇毒无出血活性的纤溶酶对动脉血栓、静脉血栓的溶栓作用。结果 给药后 ,尖吻蝮蛇毒无出血活性的纤溶酶对动脉血栓、静脉血栓湿重均有减轻作用 ,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 尖吻蝮蛇无出血活性纤溶酶对动物血栓有明显的溶栓作用 ,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3.
目的 制备纯度较高,潜在血栓性小的凝血因子Ⅸ(FⅨ)复合物。方法 以人新鲜冰冻血浆为原料,采用SD病毒灭活工艺,经国产DEAE SepharoseFastFlow胶批式吸附和Ca3(PO4)2 吸附制备凝血因子Ⅸ复合物。结果 两步的活性收率分别为(89.94±1.31) % (n=7)、(82.27±2.18)% (n=6) ,制品的FⅨ∶C比活为(16.28±2.80)IU/mg。FIX的量为(126.82±11.600 IU/瓶(200PE)。结论 本工艺实用性较高,可用于制备低成本,高质量的凝血因子Ⅸ复合物。  相似文献   
54.
目的 建立FK5 0 6滴眼液含量检测方法并考察其稳定性。方法 采用反相HPLC测定FK5 0 6含量 ;恒温加速法考察制剂对热及强光的稳定性。结果 线性范围为 6 5 5~ 13 1μg/mL ,平均回收率为 99 88% (RSD 2 88% )。FK5 0 6滴眼液对热和光的稳定性较差 ,预测 2 5℃贮存有效期 70d。结论 反相HPLC分析方法精密、可行。FK5 0 6滴眼液需低温和避光保存。  相似文献   
55.
目的 观察造血干细胞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及预处理措施对眼部的影响。方法 对35例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眼科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5例中慢性GVHD14例,占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70%。其中8例合并有干眼,占GVHD患者的57.14%;6例睑板腺功能障碍并伴有干眼。眼部其他并发症有结膜瘢痕、睑球粘连、角膜溃疡、白内障、急性结膜炎、眼底出血或结膜出血。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不出现移植物抗宿主病及干眼。结论 干眼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的主要眼部并发症,仅见于发生GVHD的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眼部并发症明显高于自体干细胞移植。  相似文献   
56.
正常角膜基质细胞密度和角膜厚度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观察Confoscan 2.0共焦显微镜下正常活体角膜影像表现,测量基质细胞密度与各层厚度.方法检查34例(48眼)正常人.记录图像,并计算基质细胞密度和各层厚度.结果基质细胞密度从前到后逐渐降低,前基质比后基质细胞密度明显增高(t=-9.016,P=0.000),Bowman膜下密度最高,为(1113.2±227)个/mm2.全基质细胞密度为(806.5±57)个/mm2.角膜中央厚度为(568.3±53.8)μm,基质层为(465.5±60.2)μm,上皮层为(58.5±20.4)μm.各层厚度均与全基质细胞密度无显著相关性(P>0.05).结论Confoscan 2.0共焦显微镜能检测角膜基质细胞密度和各层厚度.  相似文献   
57.
中国近视患者的角膜厚度与屈光度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目的 了解我国近视眼患者角膜厚度 ,及其与屈光度的相互关系 ,并给出由屈光度预测角膜厚度的回归方程 ,为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手术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OrbscanⅡ眼前节系统对 45 9例近视眼患者角膜厚度进行检测 ,包括角膜中央直径为 2mm及角膜中周部上方、颞上、颞侧、颞下、下方、鼻下、鼻侧、鼻上、上方 9个直径为 2mm的测量区 (距视轴3mm)的平均角膜厚度 ;屈光度由 -0 5D至 -2 3 5D不等 ;并对各方位角膜厚度与屈光度作直线相关 ,如有相关性则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中国近视眼患者角膜厚度以中央区最薄 ,鼻上方最厚 ,近视眼患者角膜最薄点多位于颞下方 ( 5 2 72 % ) ;颞下及颞侧角膜厚度与屈光度呈线性负相关 (相关系数r分别为 -0 117、 -0 10 7,P <0 0 5 0 ) ;其它部位与屈光度无相关关系 ;角膜厚度彩色地形图中均为圆形最多 ,依次为椭圆形、偏心圆形、偏心椭圆形。结论 中国近视眼患者角膜厚度的改变多位于颞下及颞侧 ,且角膜厚度随近视度数增加有变薄倾向 ;而最薄点、中央区、颞上、鼻下、鼻侧、鼻上、上方、下方角膜厚度与近视度数增加无关 ;OrbscanⅡ眼前节系统能了解角膜厚度分布情况 ,在角膜屈光手术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8.
LASIK术后糖皮质激素应用方案比较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评价LASIK术后糖皮质激素的合理应用时间。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 (双盲 ) ,观察行LASIK治疗的 10 0例 (2 0 0眼 )患者 ,根据术后用药不同随机分为试验组、对照组 ,各10 0眼。其中试验组LASIK术后使用典必殊滴眼液一周 ,对照组使用 0 1%氟美童滴眼液一月及托百士滴眼液一周 ,两组患者除术后糖皮质激素应用不同外 ,术前准备、手术方法及术后其他用药均相同 ;为不掩盖症状 ,术后均不使用人工泪液。观察指标包括术前、术后一日、术后三日、术后一周、术后二周、术后一月、术后三月的眼部症状 (包括疼痛、眼干、异物感 )及体症 ,包括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有效球镜、弥漫性角膜基质炎 (DLK)、荧光素染色 (FL)、眼压。等级资料采用非参数独立样本U检验 (Mann -WhitneyTest) ,计量资料采用计量资料统计学方法。结果 术后二周时试验组和对照组DLK存在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角膜荧光素染色 ,试验组二周时恢复术前水平 ,对照组三月时尚未恢复术前水平 ;其他观察指标各时间段差异均无显著意义 (P >0 0 5 )。结论 LASIK术后短期应用强效激素 (一周 )即可获得预期临床效果 ,更有效预防DLK ,以避免长时间使用激素的副作用 ,同时方便患者使用提高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59.
天津地区儿童肥胖病发病率及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了解天津地区儿童肥胖病的发生率和儿童肥胖的危险因素。方法:随机抽取天津地区2~16岁儿童9908例,采用WHO推荐BMI≥25kg/m^2和国内推荐的BMI≥24kg/m^2为儿童肥胖病诊断的两种标准,将肥胖和正常体质量儿童设为病例组和对照组。采用单因素、多变量分析方法,应用logistic回归数学模型,分析儿童肥胖病的危险因素。结果:儿童肥胖病的发生率,BMI≥25kg/m^2为7.4%,BMI≥24kg/m^2为9.4%。城市和乡村肥胖病发病率分别为7.7%和6.2%,城市多于乡村。儿童肥胖危险因素研究显示,(1)儿童肥胖病的危险因素中多食、少动和父母肥胖等均与儿童肥胖呈正相关,而母乳喂养、少食、多动则与其呈负相关。(2)维生素C对儿童肥胖具有保护作用。结论:天津地区儿童肥胖病的发生率在世界处于中低水平,在国内处于高水平。可能危险因素有饮食过量、少动及双亲肥胖。  相似文献   
60.
急性阑尾炎并药物性血尿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儿男,10岁,因转移性右下腹痛2d,血尿1d入院。患儿于入院前2d无任何诱因出现转移性右下腹痛,当地医院诊断为“阑尾炎”,给予头孢拉定100mg/kg,溶于50ml生理盐水中静滴30min,约1h后患儿出现全程肉眼血尿,呈洗肉水色,无尿频、尿急、尿痛,急转我院治疗。查体:T37.5℃,P98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