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5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2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背景与目的:胰腺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病死率高,5年生存率<5%,目前尚无很好的治疗方法。翻译控制肿瘤蛋白(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r protein,TCTP)是一个生长相关的蛋白质,有促进肿瘤生长,抗细胞凋亡的作用,目前有研究显示TCTP在肝癌、结直肠癌中异常高表达,但其在胰腺癌中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本研究通过对TCTP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及其生物学作用机制分析,致力于寻找新的肿瘤分子靶点,为胰腺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胰腺癌组织中TCTP表达情况;RT-PCR检测胰腺癌细胞株中TCTP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胰腺癌细胞株中TCTP和Bcl-xL蛋白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染色方法检测TCTP在胰腺癌细胞中的定位;小分子RNA干扰技术沉默胰腺癌细胞中TCTP表达后,利用CCK-8试剂盒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仪检测胰腺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等生物学指标。结果:与正常胰腺组织相比,胰腺癌组织中TCTP异常高表达,并且主要位于胰腺癌细胞的细胞质中;不同胰腺癌细胞株中TCTP也呈高表达;siRNA沉默胰腺癌细胞中的TCTP,显著抑制细胞的增殖速度和细胞周期进程,促进细胞的凋亡;在胰腺癌细胞中Bcl-xL表达与TCTP表达呈正相关,沉默TCTP可以下调Bcl-xL的蛋白表达。结论:异常高表达TCTP,通过上调Bcl-xL抑制细胞凋亡,从而促进胰腺癌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2.
73.
目的 探讨吉非替尼致间质性肺病继发气胸的临床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例吉非替尼致间质性肺病继发气胸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确诊肺癌10个月,呼吸困难40d,加重4d入院.10个月前始应用吉西他滨及顺铂进行化疗,后因效果不理想改用吉非替尼,继之出现轻微活动后呼吸困难,考虑吉非替尼诱发间质性肺病,停用吉非替尼,予糖皮质激素、抗感染等治疗后好转.半个月前患者自行服用盐酸厄洛替尼致病情加重再次入院,确诊为靶向药物致间质性肺病继发气胸.结论 临床遇及肺癌患者服用吉非替尼期间突发呼吸困难加重时应注意关注胸部及各项生命体征变化,防止误诊误治,以免延误病情.  相似文献   
74.
目的 检测Her-2/neu基因在子宫内膜浆液性乳头状癌(UPSC)中的扩增和蛋白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6年1月-2006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手术治疗的36例UPS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别用显色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检测Her-2/neu基因在UPS组织中的扩增和蛋白表达情况,并对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采用单因素log-rank检验、多因素Cox同归法分析影响UPSC预后的因素.同时随机选择同期收治、临床资料完整的136例Ⅰ型子宫内膜样腺癌作为对照,行免疫组化法检测其Her-2/neu蛋白的表达.结果 免疫组化法检测显示,UPSC患者Her-2/neu蛋白阳性表达率为36.1%(13/36), Ⅰ型子宫内膜样腺癌患者为6.6%(9/136),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显色原位杂交法检测显示,UPSC患者Her-2/neu基因高度扩增率为11.1%(4/36).显色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法检测的符合率为100%.36例UPSC患者中,手术病理分期Ⅲ~Ⅳ患者的Her-2/neu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0.0%(11/22),明显高于Ⅰ~Ⅱ期患者的14.3%(2/14,P=0.030);而不同肌层浸润深度、病理类型构成、病理分化程度及有无脉管侵犯、p53蛋白、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表达患者间Her-2/neu蛋白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Her-2/neu蛋白表达、肌层浸润深度和手术病理分期是影响UPS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Her-2/neu蛋白表达和肌层浸润深度是影响UPS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Her-2/neu蛋白阳性表达的13例患者中,8例子化疗者平均牛存时间(20个月)较5例未化疗者(42个月)短,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370).结论 UPSC组织中Her-2/neu蛋白阳性表达与手术分期晚显著相关,Her-2/neu蛋白表达和肌层浸润深度是影响UPSC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75.
<正>一、背景、目的与意义慢性前列腺炎(Chronic prostatitis, CP)是指前列腺在病原体和/或某些非感染因素作用下,患者出现以盆腔区域疼痛或不适、排尿异常等症状为特征的疾病[1]。慢性前列腺炎临床表现复杂、病情缠绵难愈。本病患者常表现为疼痛和下尿路症状,部分患者还伴有焦虑、抑郁、恐惧等精神心理障碍以及勃起功能障碍、早泄等性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并加重社会经济负担。如何充分运用中医、西医现有的研究成果,进一步规范诊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预后,减轻社会负担,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相似文献   
76.
熟悉正常乳腺组织的病理特点及乳腺在各种因素(年龄、性别、月经周期、炎症刺激等)影响下的形态学变化,有助于对乳腺病变性质的判断,也是作出正确乳腺病理诊断的前提和根本。  相似文献   
77.
前列解毒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1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列解毒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前列腺炎患者180例。口服前列解毒胶囊,4粒/次,2次/d,疗程1个月。以慢性前列腺炎症状指数和前列腺按摩液白细胞计数为疗效指标,进行治疗前后疗效比较。结果180例患者中,治愈者45例(25%),显效者68例(37.8%),有效者48例(26.7%),无效19例(10.5%)。总显效率62.8%,总有效率89.5%。136例(75.6%)患者于开始服药8 d左右即出现症状明显缓解。4例(2%)患者出现恶心、食欲不振、上腹部不适等轻度不适,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前列解毒胶囊治疗慢性前列腺炎起效快,可有效缓解前列腺炎病人疼痛及排尿类症状,安全、有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78.
目的对CBL和PBL联合教学法和PBL教学法在胸外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方法抽取本院的实习学生52人,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CBL联合PBL教学法对学生进行授课,对照组则采用PBL教学法,授课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书面测评和问卷调查,以评价两种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病例分析成绩和总成绩方面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学生在认为该教学方法提高实习兴趣、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力和同意该种教学方法方面未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提高临床思维能力和提高理论联系临床实践能力方面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CBL联合PBL教学法提高了教学效果,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临床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值得进一步探索和改进。  相似文献   
79.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肺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表达的差异,以及与淋巴结转移度(LNR)和肺癌细胞凋亡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TUNEL法染色,检测并分析肺癌原发灶和转移淋巴结中肿瘤细胞VEGF-C的表达,及其与LNK及肿瘤细胞凋亡的关系.结果 原发灶和LNM灶肿瘤细胞中,LNM灶VEGF-C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原发灶(P<0.05);两者的VEGF-C表达均与LNR显著相关(P<0.05,P<0.01),LNM灶的表达水平与LNR的相关系数明显高于原发灶(P<0.05);原发灶VEGF-C的表达与肿瘤细胞凋亡率无显著相关(P>0.05),而LNM灶VEGF-C的表达与凋亡率呈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 肺癌VEGF-C在原发灶和LNM灶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而LNM灶表达水平与LNK的关系更为密切,且与LNM灶中肺癌细胞的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80.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issue-type plasminogen activator,tPA)是一种理想的溶栓药物,其基因已被成功转入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及血管组织,但将tPA基因转导大鼠乳鼠(简称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后功能表达如何尚未见报道。本研究通过采用新型假型逆转录病毒载体,介导tPA基因转导乳鼠心肌成纤维细胞,旨在观察转基因后心肌成纤维细胞的功能表达,为心血管外科手术后抗血栓基因治疗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