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妇产科学   6篇
基础医学   45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0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7篇
特种医学   24篇
外科学   33篇
综合类   82篇
预防医学   10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52篇
  1篇
中国医学   21篇
肿瘤学   37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4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23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33篇
  2007年   24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目的 观察Wolffian附件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其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对3例Wolffian附件肿瘤进行HE及免疫组化染色(EnVision法),并进行病理观察。结果 3例Wolffian附件肿瘤均为单侧,位于阔韧带或输卵管系膜。镜下肿瘤细胞呈弥漫实体状分布,可见成片的梭形或多边形细胞及排列紧密的管状结构。管腔内衬立方或柱状上皮,细胞无明显异型,核分裂象少见。管周有PAS阳性的基膜物质。免疫组化示肿瘤细胞vimentin、AE1/AE3、α-inhibin、calretinin和WT1均呈阳性,CD99呈灶性阳性,EMA和CK7呈阴性。结论 Wolffian附件肿瘤是具有独特发病部位和组织病理学特点的妇科肿瘤,需要和一系列其他妇科肿瘤鉴别。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嫌色细胞癌(ehromophobe renal cell carcinoma,CRCC)和嗜酸细胞腺瘤(oncocytoma)的临床病理学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手术切除的13例肾嫌色细胞癌和6例肾嗜酸细胞腺瘤进行眼观、光镜和电镜观察,Hale胶体铁和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嫌色细胞癌以实体结构为主,胞质半透明或嗜酸颗粒状,核皱缩,有核周空晕;其中6例(46%)为嫌色细胞癌嗜酸变型;电镜下见胞质内微泡和管泡状嵴线粒体;Hale胶体铁染色12/13阳性。嗜酸细胞腺瘤以巢状结构为主,胞质嗜酸颗粒状,核圆伴小核仁;1例(16.7%)出现核异型性;电镜下见胞质内层状嵴线粒体;Hale胶体铁染色阴性。免疫组化两者均表达E—cadhefin、EMA,不表达CD10、CK20、vimentin;CK7在10/13例嫌色细胞癌中呈强阳性表达,2/6例嗜酸细胞腺瘤呈灶性表达。结论肾嫌色细胞癌和嗜酸细胞腺瘤形态学各有特征,免疫表型相似,鉴别诊断基于生长方式和细胞学特征,Hale胶体铁染色和电镜检查是区分二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不同部位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MALT淋巴瘤)中t(11;18)/APl2-MALT1、t(1;14)/IgH-bcl-10、t(14;18)/IgH-MALT1和其他遗传学异常的发生情况及其意义.方法 收集196例不同部位的MALT淋巴瘤,包括胃53例[其中9例有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成分]、眼眶50例、涎腺20例、肺20例、肠17例、皮肤17例、肝脏8例、甲状腺5例和其他部位6例(包括舌根2例,胰腺、喉、声带和肾脏各1例),用荧光原位杂交(FISH)分别检测APl2-MALT1、bel-10、MALT1和IgH基因的异常.结果 在196例MALT淋巴瘤中,APl2-MALT1融合基因共检出25例(12.8%).但是在不同部位,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从高到低依次为肺(45.0%,9/20)、不伴DLBCL成分的胃MALT淋巴瘤(22.7%,10/44)、涎腺(15.0%,3/20)、肠2/17、眼眶2.0%(1/50).而在伴DLBCL成分的胃MALT淋巴瘤、皮肤、甲状腺、肝脏和其他散发部位均未发现APl2-MALT1融合基因.在196例中,1例肺MALT淋巴瘤同时显示IgH基因和MALT1基因异常,可能是t(14;18)/IgH-MALT1异常.3例(2例不伴DLBCL成分的胃和1例肺)同时显示IgH基因和bcl-10基因异常,可能是t(1;14)/IgH-bcl-10异常.此外,用MALT1基因探针检测中,6例(2例涎腺、2例肝脏、1例伴DLBCL成分的胃和1例甲状腺)可能为18号染色体3体;3例(2例胃和1例肠)为MALT1基因扩增.结论 在MALT淋巴瘤中特异性的染色体异常发生率较低,但在不同部位,这些异常发生率存在差异.该现象提示发生在不同部位的MALT淋巴瘤,尽管组织形态学特点类似,但可能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方法 收集2008至2012年间11例卵巢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光镜观察并进行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结果 11例患者发病年龄21~ 65岁,平均46岁.肿瘤最大径6 ~ 16 cm,平均9.8 cm.镜下梭形瘤细胞丰富,交叉成束或旋涡状排列,形态温和,细胞轻至中度异型性,核分裂象(4~20)/10 HPF,平均8.4/10 HPF,无坏死.8例进行了波形蛋白检测,均阳性表达.5例检测了WT-1,均有弥漫或灶性阳性表达.α-inhibin和calretinin在检测的6例中仅有1例弥漫表达.6例检测了Ki-67的阳性指数5%~30%,其中1例约10%,1例核分裂象20/10 HPF的Ki-67阳性指数为30%.此外,细胞角蛋白、AE1/AE3、CD117、CD34、CD99和结蛋白在5例检测病例中均呈阴性.2例行网状纤维染色,显示网状纤维包绕在每个瘤细胞周围.10例随访4 ~ 38个月无复发或进展,1例术后94个月复发后仍存活.结论 在卵巢富于细胞性纤维瘤中,当核分裂象≥4/10 HPF、细胞温和、缺乏显著异型时,诊断为核分裂象活跃的富于细胞性纤维瘤比纤维肉瘤更为恰当.绝大多数病例临床呈良性经过,少数病例可复发,提示它是一种具有低度恶性潜能的肿瘤.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高糖诱导的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损伤关键差异基因,预测糖尿病性勃起功能障碍(DED)的潜在治疗靶点.方法 在GEO(Gene Eexpression Omnibus)数据库中下载高糖环境下阴茎海绵体内皮细胞损伤的芯片表达谱(GSE146078),利用GPL17021平台初步筛选正常对照组和高糖...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开颅手术对功能区难治性癫痫的疗效。方法84例脑功能区难治性癫痫患者中,采用局部癫痫灶切除 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者29例,癫痫病灶切除 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断 前颞叶切除33例,癫痫病灶切除 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断 胼胝体前1/3切开22例。记录术后早期和9 ̄30个月临床观察及随访结果。结果术后早期16例患者出现一侧肢体肌力减弱,23例患者术后2 ̄3d出现失语,经治疗均在5 ̄10d内恢复。出院后随访9 ̄30个月,完全无发作65例,发作次数减少50%以上11例,发作减少50%以下6例,2例癫痫发作与术前相同。术前有14例言语功能障碍,17例有一侧肌力下降,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和恢复。结论术后疗效表明局部癫痫灶切除 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断术和癫痫病灶切除 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断 前颞叶切除的手术疗效优于癫痫病灶切除 多处软膜下横纤维切断 胼胝体前1/3切开手术方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实时超声引导下显微手术切除脑深部病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术中超声引导在脑深部病灶显微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自2004年开始我们在脑深部病灶显微手术中采用实时超声引导病灶定位,指引手术中皮层入路及路径的选择,并使用术中超声影像动态了解病变位置的变化情况、手术切除的范围,利用实时影像辅助判断病变切除程度。结果28例脑深部病灶,病灶直径为1.0~5.9cm,病理诊断包括蛛网膜囊肿5例,海绵状血管瘤2例,动静脉畸形2例,肿瘤7例,脑内血肿12例。所有病例均显微镜下全切,术后2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神经功能保存良好,无新的神经功能损害,无手术并发症。结论术中超声引导是一种简便有效的脑深部病灶定位方法,操作简便,定位准确,能够实时指引手术路径和动态了解手术切除病灶的范围,与显微神经外科配合能够有效地避免额外的手术损伤,提高手术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