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3篇
耳鼻咽喉   8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48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随着糖尿病治疗的进展,糖尿病患者的寿命逐渐延长,发生白内障者也在增多。因此,其手术治疗、术后视力及并发症的防治,是眼科医生关心和研究的问题。1990-1996年笔者共行白内障手术928例,其中术前确诊为糖尿病者132例169眼。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32例169眼。男81例102眼,女51例67眼。50岁以下22例22眼,51~60岁39例54眼,61~70岁47例65眼,71岁以上24例28眼。37例双眼者均先后手术两次,间隔时间最短10天,最长3年。1.2术前全身情况本组病例术前均。内分泌科根据糖尿病诊断标准诊为糖尿病,其中胰岛素依赖型糖尿…  相似文献   
62.
视网膜脱离术后人工材料植入物再拆除原因探讨周芳,李树秋,李镜海,张晓,张军和(附属医院眼科)对视网膜脱离术后人工材料植入物再拆除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预防术后拆除植入物的措施。1临床资料1989年以来我们收治了由于各种原因行视网膜脱离术植入物再拆...  相似文献   
63.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治疗高度近视致眼底出血二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例1男,33岁。因双眼近视,于1995年6月行双眼多光区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photorefractivekeratectomy,PRK)。术前眼部检查:右裸眼视力004,左眼006;矫正视力:右眼05(-1650DS),左眼06(-16...  相似文献   
64.
单保生  李镜海 《中华眼科杂志》2005,41(12):1131-1131
有机磷中毒是大多数基层医院常见的急性中毒性疾病,抢救有机磷中毒需要一整套科学完善的治疗方法,其中阿托品化是其观察的重要指标之一,但大多数急诊科医师往往更多地注重对生命体征的观察,而忽视了对眼部症状的处理。现将外院转入我科的有机磷中毒给予阿托品化抢救成功,但引起双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导致失明的2例患者,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65.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视网膜脱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LASIK治疗近视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征和处理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LASIK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的3只眼(3例患者)。结果:术前平均屈光度(等值球间,下同)为-9.3D(范围-7.37--11.50D)。LASIK与网脱发生的间隔时间为0.5-26个月(平均11.8个月)。视网膜裂孔类型和数目:1例为马蹄形,1个;1例为锯齿缘断离;1例为小圆形裂孔,3个,裂孔位置;3例均在赤道部前方,3例通过一次手术后即成功复方。结构:具有视网膜病变的高度近视病在LASIK术后易发生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66.
67.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在矫正远视及远视散光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将65例患者(121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行LASEK和LASIK,其中LASEK组35例68眼,LASIK组30例53眼。比较两组术后刺激症状、角膜瓣或角膜上皮瓣制作及愈合情况、术后视力变化、术后屈光度变化、术后散光度变化以及并发症。结果LASEK组术后多数患者有流泪、异物感等轻度的刺激症状,较LASIK患者重;两种术式的患者术后视力均明显提高;LASEK组患者术后0.5、1、3、6个月球镜屈光度明显下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ASIK组球镜屈光度术后3、6个月较术后半个月及1个月出现回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术式的患者术后散光度均明显下降且均未见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结论LASEK及LASIK手术治疗远视无严重并发症,手术预测性好,均为安全、有效的屈光手术。  相似文献   
68.
胡萍  李镜海 《眼科研究》2008,26(2):137-140
目的 研究不同度数的透镜对发育期豚鼠眼球屈光状态的影响,探讨豚鼠对透镜离焦的敏感性. 方法将40只豚鼠随机分成A组(0 D)、B组(完全矫正)、C组(实际屈光度-2 D)、D组(-3 D)、E组(-6 D)、F组(-10 D)和G组( 6D)进行透镜诱导,实验前后分别检测双眼的屈光度和眼轴长度.结果 E组、F组诱导出(-3.32±1.07)D和(-3.43±0.24)D的近视;G组诱导出(4.28±2.20)D的远视;B组变化不明显;C组诱导眼实验后的屈光度为(1.80±0.48)D,与对照眼比较,远视度数高(P<0.01);D组诱导眼实验后的屈光度为(0.30±2.17)D,屈光度和眼轴的变化与对照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诱导透镜的度数与诱导后的屈光度呈正相关,透镜度数越大,效果越显著,表明发育期豚鼠对透镜引起的远视性和近视性离焦是敏感的.  相似文献   
69.
豚鼠透镜诱导性近视眼巩膜细胞凋亡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在透镜诱导豚鼠近视眼后极部巩膜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近视形成中的作用。方法:选健康4周龄豚鼠45只,随机分成3组,1组(右眼配戴 20D)、2组(右眼配戴 10D)3组(不作任何干预)。实验前后用睫状肌麻痹下验光、A超动态观察豚鼠眼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并取后极部巩膜组织,用电镜、终末脱氧核糖核苷酸转移酶介导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及流式细胞术检测巩膜的凋亡细胞。结果:实验后诱导眼形成近视,且伴有眼轴延长。并在诱导眼巩膜细胞中检测到凋亡细胞,凋亡细胞指数(AI)和凋亡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细胞增生指数(P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透镜诱导豚鼠实验性近视眼后极部巩膜组织中不仅有细胞增殖的降低,而且还存在细胞凋亡的表达增多。  相似文献   
70.
目的 :观察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探讨评价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安全性的客观指标。 方法 :分别选择老年性白内障行超声乳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和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术各 30例 ,利用计算机辅助的接触型角膜内皮显微镜观测术前术后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及形态的动态变化 ,并对视力、散光及其它并发症进行监测分析。 结果 :超声乳化组角膜内皮丢失率为 2 2 .0 % ,囊外组为2 0 .9% ,手术前后内皮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及变异系数、六角形细胞所占比例均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术后 1周、术后 1月、术后 3月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两组之间 ,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对角膜内皮的损伤不大于白内障囊外摘除及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中角膜内皮细胞的丧失是角膜水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