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80篇 |
免费 | 5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基础医学 | 9篇 |
临床医学 | 20篇 |
内科学 | 4篇 |
神经病学 | 48篇 |
特种医学 | 10篇 |
外科学 | 15篇 |
综合类 | 46篇 |
预防医学 | 15篇 |
眼科学 | 1篇 |
药学 | 9篇 |
中国医学 | 6篇 |
肿瘤学 | 3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1篇 |
2019年 | 5篇 |
2018年 | 1篇 |
2016年 | 4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5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9篇 |
2011年 | 9篇 |
2010年 | 16篇 |
2009年 | 10篇 |
2008年 | 6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3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8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6篇 |
2000年 | 8篇 |
1999年 | 4篇 |
1998年 | 8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1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8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目的]探讨上海地区海员职业性外伤分布特征。[方法]随机抽取上海地区475名海员 ,对其最近一次工作航行作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海员单部位伤的发生率和10万工作日外伤率分别为13.89 %和58.60/10万 ,明显高于多部位伤 (P<0.05) ,但其平均损失工作日 (7.06d/人 )低于多部位伤者 (11.57d/人 ) ;单部位伤的10万工作日外伤率外籍船船员 (34.50/10万 )低于中国籍船船员 (66.95/10万 ) (P<0.05)。不同吨位船只上的船员外伤的发生无明显差异 (P>0.05)。海员单部位伤的发生率和10万工作日外伤率随年龄升高而降低 (P<0.01) ,多部位伤的发生率和10万工作日外伤率在30岁以下和40~49岁年龄段较高。每天工作时间大于14h的海员外伤发生率和10万工作日外伤率升高明显(P=0.05或P<0.05)。[结论]为防止海员外伤的发生 ,建议改善其工作环境 ,加强职业卫生安全教育 ,并制定每天工作时间限值。 相似文献
12.
隐匿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诊断及与手术比较江苏吴县市第一人民医院放射科(215128)谢景桂,李维平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erintervertbraldiskherniation,LIDH)是常见疾病。在初诊行腰椎平片、椎管造影或单纯CT扫描等... 相似文献
13.
急性颅脑损伤病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颅脑损伤病人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动态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动态检测73例急性颅脑损伤病人双侧BAEP,根据BAEP分级标准:Ⅰ级20例,Ⅱ级19例,Ⅲ级17例,Ⅳ级17例。观察BAEP分级变化与GOS的关系。结果颅脑损伤后1周不同BAEP分级预后良好率分别为Ⅰ级90%,Ⅱ级84.2%,Ⅲ级58.8%,Ⅳ级11.8%。BAEP改变与GOS变化存在线性相关关系(χ2回归=25.523,P0.01;χ2偏离=3.675,P0.05);BAEP好转者预后良好率(72.4%)较恶化者(23.1%)显著升高(χ2=8.922,P=0.003)。结论急性颅脑损伤病人BAEP变化与预后存在明显相关性。动态观察BAEP变化可能是评估急性颅脑损伤病人预后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选择性丘脑毁损术治疗不同类型运动失调症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仔细分析36例不同类型运动失调的病人(帕金森病23例、书写痉挛症10例、痉挛性斜颈2例、全身扭转性痉挛症2例)等运动失调的临床特征,选择正确的丘脑靶核团,运用脑深部微电极引导下的立体定向技术准确定位靶核团,并对其进行微小体积的射频毁损,有效控制了运动失调.结果 全部病人的症状术后立即得到改善,随访2~16个月,1例帕金森病人震颤复发,同一病人出现较长时间的术后感觉异常并发症.无偏瘫和永久的构音障碍.结论 选择性丘脑毁损术对治疗不同类型运动失调症是十分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脑血流对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诊断、治疗和术中监测的价值。方法 使用TCD检测25例有颅内杂音、突眼及其他存在海绵窦瘘的高危原因的颅脑外伤患者,所有病例均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明确诊断。栓塞术中TCD监测评价脑血流状态的变化和栓塞的效果,并与DSA检查结果对照。用DSA检查未见脑血管异常的18例患者的TCD资料为对照。结果 TCD检测发现颈内动脉颅外段的高流速低阻力频谱,大脑中、前动脉的低流速低阻力频谱以及眼上静脉异常频谱为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的特征性改变,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术中TCD监测可实时准确地评估栓塞是否成功。结论 TCD检测是诊断颈内动脉海绵窦瘘、指导治疗、术中监测、疗效评估和随访的有效手段,具有无创、准确和可重复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探讨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11例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病人经动脉途径,采用真丝线段或真丝线段加NBCA胶栓塞治疗。其中3例同时经静脉途径采用微弹簧圈(GDC、MDS和游离弹簧圈)或弹簧圈加真丝线段栓塞海绵窦结果本组。11例中有10例临床治愈(症状消失),其中8例解剖治愈(瘘口消失);1例症状明显缓解。结论血管内栓塞是海绵窦区硬脑膜动静脉瘘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颈椎病是一种中年以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临床上分6型,其中以神经根型或以其为主的混合型最为多见。而椎间孔是神经的唯一通道,清晰地显示出椎间孔及其周围的结构,对于颈椎病的诊断至关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