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篇
  免费   52篇
  国内免费   73篇
耳鼻咽喉   68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6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34篇
内科学   66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51篇
综合类   206篇
预防医学   54篇
眼科学   38篇
药学   66篇
  5篇
中国医学   72篇
肿瘤学   1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6篇
  2012年   43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4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46篇
  2003年   35篇
  2002年   14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医院院内感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方法:采用加强基础护理,重视无菌技术,重视监测制度,重视环境保护等措施来干预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结果:医院感染率由原来的6.54%降低到1.68%,巩固了等级医院的成果。结论:加强基础护理,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62.
通过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对于培养脐静脉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揭示PDGF促进新生血管形成的机制。实验结果:缺氧培养时内皮细胞胞浆VEGF水平上升;不同剂量的PDGF在常规或缺氧培养条件下均能增加内皮细胞VEGF水平,且呈剂量依赖性。提示我们PDGF可能通过直接促血管形成生长因子的介导作用间接促进新生血管的形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对于培养内皮细胞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水平的影响(摘要)@夏豪@李庚山@尹丽娅@李晓艳@王晶  相似文献   
63.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TGF)β1诱导肾小管上皮细胞(NRK52E)转分化(EMT)过程中相关靶蛋白的表达变化。 方法 应用比较蛋白质组学方法。用双向凝胶电泳(2-DE)对TGF-β1刺激组和对照组 NRK52E细胞总蛋白进行分离。两组间差异蛋白点用质谱和数据库搜索鉴定,并用RT-PCR和Western 印迹在蛋白质和mRNA水平上进一步检测验证。 结果 鉴定出22个差异蛋白,包括与细胞骨架相关蛋白、参与物质转化和能量代谢的酶类、与蛋白翻译后修饰相关蛋白、细胞因子及其他蛋白等。应用RT-PCR验证了转胶蛋白(transgelin)、ATP合成酶α亚型、苹果酸脱氢酶、丝氨酸(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因子、泛素结合酶9(Ubc9)和表皮生长因子8在mRNA水平的表达差异,与2-DE结果一致。用Western 印迹验证了transgelin、ATP 合成酶α亚型两种蛋白的表达差异,亦与2-DE结果一致。 结论 TGF-β1刺激NRK52E细胞EMT发生过程中可诱导包括与细胞骨架相关蛋白、与翻译后修饰相关蛋白、代谢酶类及细胞因子等多种蛋白表达变化。本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理解EMT的具体分子机制及阐明肾脏疾病慢性进展的机制。  相似文献   
64.
结核俗称“痨病”,是结核杆菌侵入体内引起的感染,是青年人容易发生的一种慢性和缓发的传染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病,15岁到35岁的青少年是结核病的高发峰年龄。潜伏期4~8周。其中80%发生在肺部,其他部位(颈淋巴、脑膜、腹膜、肠、皮肤、骨骼)也可继发感染。主要经呼吸道传播,传染源是接触排菌的肺结核患者。解放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结核已基本控制,但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和艾滋病的传播,结核病又卷土重来,发病率有所上升。  相似文献   
65.
针刺双侧肢体治疗偏瘫6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几年来,我们临床应用针灸治疗偏瘫发现:针刺单侧肢体(患侧)与针刺双侧肢体疗效有显著差异,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60例,均系本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年龄45~65岁;男39例,女21例;其中脑出血者6例,脑梗塞者54例。针刺双侧肢体为治疗组,针刺单侧(患侧)肢体为对照组。治疗方法:针刺双侧肢体,其中上肢以手三里、合谷为主穴,配以肩髃、曲池、外关、后溪等穴;下肢以足三里、解溪为主穴,配以环跳、风市、丰隆、昆仑、阳陵泉  相似文献   
66.
Ⅱ 卵母细胞的电生理实验方法1 双微电极电压钳制法 (twoelectrodevoltage clamp ,TEV)是卵母细胞电生理实验的基本方法。该方法操作简便。实际工作中也可用来筛选电流表达较好的卵母细胞进行cut open及macro patch实验。1.1 基本原理 TEV需用两个电极插入细胞内 ,一个用于电位的钳制 ,一个用于通道电流的记录。参见图 1。图 1 双微电极电压钳制法电路模式图1.2 仪器、设备 多家公司提供双微电极电压钳制所需的放大器。以DAGAN公司为例 ,有CA - 1B ,TEV - 2 0 0A ,Ce…  相似文献   
67.
小剂量米非司酮用于紧急避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一次性低剂量米非司酮25mg用于紧急避孕的效果及可接受性。方法;征集无保护同房或避孕措施失败后72h内来字就诊的健康妇女100例,单次口服米非司酮25mg,服药后按时随访并观察药物副反应及下次月经情况,保证月经复潮前禁欲或采用避孕套。结果:根据Dixon方法计算,预期妊娠数为8.845,实际妊娠数为2,避孕有效率为77.4%。实际妊娠与预期发妊娠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25mg用于紧急避孕是非常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68.
<正> 伊春市1997年8月31日遭受特大洪水侵袭,洪水严重污染自来水水质,为了掌握污染情况,以便采取净化消毒措施,保证生活饮用水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我们以细菌指标和三氮指标为重点进行水质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低频超声终止妊娠的可能性并观察低频聚焦超声辐照兔胚胎后胎盘组织细胞c-fos m R N A的表达改变。方法:低频聚焦超声7种声强各60s体内直接照射妊娠第10天兔胚胎,妊娠20d时观察各组胚胎死亡率;选用完全抗孕剂量(45W/cm2×60s)照射胚胎,照后24、48、72、96h留取胎盘,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各组c-fosm R N A表达情况。结果:假照组胚胎死亡率为13.33%(8/60),照射组中声强30W/cm2、35W/cm2及≥40W/cm2组的胚胎死亡率分别为25.00%(12/48)、72.88%(43/59)和100%(64/64、43/43、40/40、35/35)。低频聚焦超声辐照胚胎后24h胎盘组织细胞c-fos m R N A表达增加,72h增加最明显,96h表达下降。结论:低频超声抗早孕具有潜在的可行性,辐照胚胎可诱导胎盘组织细胞c-fos m R N A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全程无缝链接式护理模式在行气管切开的ICU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选择2017年8月~2018年2月收治的行气管切开的64例ICU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为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模式;选择2018年3月~9月收治的行气管切开的64例ICU重症机械通气患者为观察组,在传统护理模式基础上予以全程无缝链接式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28 d内生存率和脱机转出ICU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ICU时间,并比较两组家属满意度和脱机转出ICU者出ICU时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效能感[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脱机转出ICU者术后机械通气时间、术后住ICU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家属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出ICU时,观察组脱机转出ICU者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全程无缝链接式护理模式对行气管切开术的ICU重症机械通气患者应用效果显著,可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并促进患者病情转归,还可在缓解负性情绪的同时,提升自我效能感,对提高患者家属满意度也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