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3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39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20篇
临床医学   95篇
内科学   146篇
神经病学   29篇
特种医学   17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170篇
预防医学   62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86篇
  1篇
中国医学   119篇
肿瘤学   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8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22篇
  2014年   36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6篇
  2010年   48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1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21.
目的:观察黄皮叶乙醇提取物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组织ATP、ADP含量的影响,旨在探讨黄皮叶醇提物对肝组织能量代谢的干预作用,为中药防治非酒精性脂肪肝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灌饲高脂肪乳剂方法制备非酒精性脂肪肝大鼠模型,用黄皮叶乙醇提取物灌胃给药4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观察黄皮叶醇提取对肝组织ATP、ADP含量的影响。结果:ATP回归方程Y=0.138X+0.413,在1.0~10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ADP回归方程Y=0.283X+1.177,在5.0~160.0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与对照组比较,非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组大鼠肝组织ATP、ADP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皮叶250~1000mg/kg灌胃给药能提升NAFLD大鼠肝组织ATP、ADP的含量,其中低剂量组(250mg/kg)的ADP含量显著升高(P<0.05),中、高剂量组(500 mg/kg、1000mg/kg)的ATP、ADP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检测ATP、ADP含量的HPLC法快速、简便、准确,可为生物组织中能量物质的评价提供依据。黄皮叶醇提取物可提高NAFLD大鼠肝组织ATP、ADP的含量,有效改善NAFLD后肝组织能量代谢障碍,从而保护肝功能。  相似文献   
122.
目的: 利用液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 (liquid chromatography-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graphy,LC/TOF-MS)检测食管鳞状细胞癌 (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血浆中小分子代谢物质的变化,探讨与ESCC相关的小分子代谢标志物。方法:收集ESCC和健康对照血浆样本各30例,应用LC/TOF-MS方法检测,采用MassHunter软件对数据进行分子特征提取,MPP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对可能的代谢物精确质量在METLIN公共数据库中进行搜索查询。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ESCC组共找到差异表达的血浆小分子代谢物数目46个,其中13个上调,33个下调。经过METLIN数据库搜索后,ESCC血浆中的磷脂酸、磷脂酰丝氨酸、磷脂酰甘油碎片含量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结论:基于LC/TOF-MS的血浆小分子代谢物分析策略可有效区分食管癌和健康个体,在食管癌的早期诊断和人群筛检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3.
目的:研究野三七的皂苷类化学成分。方法:采用正相、反相硅胶柱层析、Sephadex LH-20、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方法对野三七乙醇提取物进行分离纯化,应用质谱和核磁共振等技术鉴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野三七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了13个皂苷类化合物,分别为:20(S),24(S)-epoxydammarane-3β,6α,12β,25-tetrol(1)、majonoside R_2(2)、majonoside R_1(3)、vina-ginsenoside R_2(4)、vina-ginsenoside R_(11)(5)、ginsenoside Rg_1(6)、pseudo-ginsenoside RT_4(7)、20(R)-ginsenoside Rh_1(8)、notoginsenoside R_2(9)、ginsenoside Rf(10)、floralginsenoside A(11)、ginsenoside Rs_3(12)、vina-ginsenoside R_(14)(13)。结论:其中,化合物8、9、11、12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24.
目的探讨趋化因子受体6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中国陕西汉中地区类风湿关节炎汉族人群的相关性。 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收集768例RA患者和960例正常对照DNA样本;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扩增目的条带,使用单碱基延伸法(SnapShot)对rs1331301、rs1556413、rs3093024、rs1854853和rs3093023位点基因分型,分析与RA的相关性。 结果CCR6基因5个标签SNP位点均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HWE),RA组和对照组基因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rs3093024位点A等位基因(OR = 1.22、P = 0.003),显性模式(OR = 1.33、P = 0.0048)RA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s1854853位点A等位基因(OR = 1.20、P = 0.0067),显性模式(OR = 1.35、P = 0.0063),RA组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rs3093023位点T等位基因(OR = 1.26、P = 0.0009),显性模式(OR = 1.38、P = 0.0015),隐性模式(OR = 1.33、P = 0.025),RA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s1331301和rs1556413两个SNP位点等位基因和显性、隐性模式,RA组与对照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CCR6基因rs3093023、rs3093024和rs1854853三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可能是陕西汉中地区汉族人类风湿关节炎的易感基因位点。  相似文献   
125.
小儿麻醉一向都倍受麻醉医师的关注。小儿咽喉部有独特的解剖和生理特点,而且组织比较稚嫩,对各种刺激耐受能力比较差,麻醉时要谨慎细心。  相似文献   
126.
甜叶菊质量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甜叶菊的检查、定性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为其质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按照中国药典委员会对中药质量标准的技术要求,对甜叶菊进行了性状、显微及薄层色谱鉴别,并对杂质、水分、总灰分、醇浸出物及指标成分(甜菊苷及莱鲍迪苷A)含量进行测定。 结果: 性状、显微鉴别、薄层色谱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重复性好,专属性强;根据24批甜叶菊分析结果,拟定甜叶菊杂质不得过4%,水分不得过11%,总灰分不得过9%,醇浸出物不得低于41%,甜菊苷含量不得低于2%,莱鲍迪苷A含量不得低于3%。 结论: 建立的检查、定性鉴别及含量测定方法,能有效控制甜叶菊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7.
目的分析研究复方口服避孕药对流产后女性的保护作用。方法 100例流产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人流术(人工流产术)后,实验组开始口服避孕药,规定为3个周期,两组均予以常规术后护理。术后定期记录阴道出血时间、月经转归时间,月经错乱、子宫内膜厚度,盆腔感染与人流不全发生率;比较手术前后避孕措施有效采取情况及术后再次妊娠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阴道出血时间短于对照组,月经转归时间少于对照组,月经错乱例数少于对照组,盆腔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所有人流患者采取避孕措施比率为80%(80/100),比手术前的40%(40/100)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1例再次妊娠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复方避孕药可以有效帮助流产后女性身体的恢复,加强流产术后护理对此类患者的健康也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8.
刘峰  丁浩然  王梦月  李晓波 《中草药》2022,53(19):5991-6000
目的 研究急支糖浆多糖组分的化学成分组成、重均相对分子质量以及单糖组成,并比较不同批次急支糖浆多糖组分,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比色法、高效凝胶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gel permeation chromatography,HPGPC)和高效阴离子交换色谱法(high performance anion exchange chromatography,HPAEC)测定急支糖浆多糖的基本化学组成、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及分散系数、单糖组成。结果 15批急支糖浆多糖的中性多糖、糖醛酸和蛋白质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47.60%、33.38%、9.30%;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及分散系数分别为11 757~26 367和1.89~2.65。15批急支糖浆多糖中均含有岩藻糖、鼠李糖、阿拉伯糖、半乳糖、葡萄糖、甘露糖、木糖、半乳糖醛酸及葡萄糖醛酸,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1.94、20.13、115.54、99.25、117.45、13.62、6.03、215.23、9.61 µg/mg,物质的量比结果为1.5:14.4:100.0:71.6:84.7:9.8:5.2:144.1:6.4。将急支糖浆与川贝枇杷糖浆、杏苏止咳糖浆、小儿热速清糖浆和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单糖组成物质的量比结合HPAEC指纹图谱可用于急支糖浆多糖的质量控制。结论 15批急支糖浆多糖的化学组成、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及单糖组成具有较高的一致性,HPAEC指纹图谱具有特异性,可用作急支糖浆多糖的质控指标。  相似文献   
129.
生长抑素抑制酸分泌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14(SS-14)通过何种受体亚型抑制兔离体壁细胞组胺诱导的酸分泌.方法利用经纯化的离体壁细胞为研究模型,以14C-氨基比林摄取为指标,观察SS-14及某些生长抑素受体亚型特异性激动剂对组胺诱导的酸分泌的影响;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RT-PCR)及原位杂交方法(ISH)研究壁细胞生长抑素受体亚型的表达.结果SS-14、奥曲肽以及生长抑素Ⅱ型受体特异性激动剂NC8-12(10-9~10-7mol/L)均能明显抑制组胺(10-6mol/L)诱导的酸分泌(P《0.01),而生长抑紊Ⅲ、Ⅳ型受体激动剂在相同浓度下对组胺诱导的酸分泌无明显抑制作用(P》0.05);RTPCR方法扩增出了生长抑素Ⅱ型受体(SSR2)的特异片段;用ISH方法确定了离心涂片的壁细胞以及胃黏膜冰冻组织切片的壁细胞上有SSR2基因表达.结论在国内外首次证明SSR2介导生长抑素对兔离体壁细胞组胺诱导的酸分泌的抑制作用;首次证明壁细胞有SSP2的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30.
对黄色肉芽肿性肾盂肾炎误诊为右肾癌1例分析如下。1病历摘要女,68岁。右侧腰部酸胀不适伴尿色深6个月,加重出现肉眼血尿及尿频、尿急和尿痛1周入院。查体:右肾区叩击痛,耻骨上区压痛。尿常规:RBC满视野;W BC(++++)/HP。B超:右肾下极见一大小约6.0 cm×5.8 cm的不均质回声,形态不规整,边缘欠清楚,CDF I:其内未见血流信号,考虑右肾占位性病变,右肾癌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