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2篇
  免费   72篇
  国内免费   66篇
耳鼻咽喉   219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5篇
基础医学   92篇
口腔科学   8篇
临床医学   129篇
内科学   84篇
皮肤病学   6篇
神经病学   20篇
特种医学   62篇
外科学   81篇
综合类   347篇
预防医学   128篇
眼科学   14篇
药学   217篇
  3篇
中国医学   101篇
肿瘤学   5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9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23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2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59篇
  2013年   66篇
  2012年   97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86篇
  2009年   92篇
  2008年   110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73篇
  2005年   79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17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21.
本研究测定53例血瘀证和非血瘀证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血浆α-颗粒膜蛋白140浓度,并观察PGD患者中高血脂,高血压与GMP-140的关系。结果显示:PGD患者血浆GMP-140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血小板处于高度活化状态,其中血瘀证组显著高于非血瘀证组,血瘀证患者中气虚组高于非气虚组,说明GMP-140是反映PGD血瘀证的客观指标,气虚能加重血小板活化,加重血瘀倾向,符合中医“气虚血瘀”理论。  相似文献   
22.
甘草饮片超微粉碎前后甘草酸溶出行为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考察超微粉碎前后甘草饮片中甘草酸溶出行为变化规律。方法 :以甘草酸含量为测定指标 ,分别对不同的样品进行测定实验。结果 :超微粉碎后甘草酸的溶出显著提高 ,且粉碎时间越长 ,粒度越细 ,甘草酸溶出越易。结论 :超微粉碎后有助于甘草饮片中甘草酸的溶出 ,粉碎粒度对甘草酸的溶出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23.
散发内淋巴囊瘤VHL基因位点微卫星标志杂合性丢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散发内淋巴囊瘤发病与VHL基因异常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组织微切割技术和多聚酶链式反应等方法对3例散发内淋巴囊瘤肿瘤细胞VHL基因位点染色体微卫星标志的杂合性丢失进行分析。结果 3例散发内淋巴囊瘤中有2例发生VHL基因位点微卫星标志的杂合性丢失,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该两例肿瘤细胞中分别存在着VHL基因第二外显子的异常。结论 VHL基因的异常导致其功能改变不但是VHL的致病原因,而且是散发性内淋巴囊瘤发病的重要的基因遗传学基础。  相似文献   
24.
生后小鼠肾脏皮质发育过程中的细胞增殖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 :观察小鼠出生后肾脏皮质发育过程中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NA)的表达特征 ,探讨出生后小鼠肾脏皮质发育过程中细胞增殖的规律。 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小鼠出生后 1、 3、 7、 14、 2 1、 2 8和 70天肾脏皮质PCNA的表达。结果 :小鼠出生后 1~ 70天 ,皮质中的生肾区、肾小体、肾小管及髓放线中PCNA阳性细胞的表达具有一定的规律 ,早期PCNA阳性表达丰富 ,随着肾脏发育逐渐成熟而表达减弱直至消失 ,在成年鼠肾脏皮质中 ,没有检测到PCNA阳性细胞。结论 :出生后小鼠肾脏皮质中的生肾区、肾小体、肾小管及髓放线的细胞增殖规律是由高逐渐降低的 ,直至成年完全停止。  相似文献   
25.
金耳菌发酵液多糖组分A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金耳菌发酵液中提取得到多糖组分A为水溶性中性杂多糖。制备糖醇乙酰化衍生物进行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表明,由甘露糖和木糖组成,摩尔比为285∶1,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26.
应用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140(GMPˉ140)为血小板活化指标,测定了74例糖尿病、36例心血管疾病、53例肾脏疾病患者的血浆GMPˉ140浓度,并分别按病种及按是否有血瘀证分组比较了各组间的GMPˉ140测定值。结果表明:GMPˉ140在各疾病组患者均较正常人升高,三组间则无明显差异;而在血瘀及非血瘀证明之间则有明显差异。认为GMPˉ140有可能作为诊断血瘀证的一项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27.
目的:探讨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时肿瘤区域引流淋巴结的活体显像方法,从肿瘤活体淋巴引流的角度观察下咽癌前哨淋巴结和颈淋巴结转移的方式,为颈淋巴结清扫术提供指导信息。方法:在表面麻醉和喉内镜引导下,用特制的注射针将^99mTc标记的人球蛋白注入20例下咽癌的肿瘤部位,在注射后不同时间采用SPECT扫描观察放射性核素通过淋巴扩散的过程及其在引流淋巴结内的浓集,以明确前哨淋巴结的位置和肿瘤颈淋巴结引流过程。同时对颈淋巴清扫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结果:20例肿瘤引流淋巴结均获得满意活体显像,显像的淋巴结最大3.5cm,最小1.0cm;12例梨状窝癌的颈部引流淋巴结位于肿瘤侧,其余8例中线结构的肿瘤颈部引流淋巴结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偏向,即单侧颈部引流现象,没有出现双侧对称引流的病例。20例肿瘤引流淋巴结主要分布在Ⅱ、Ⅲ、Ⅳ区,未发现Ⅰ区和Ⅴ区显像的淋巴结。术后病理证实20例中有16例发现病理阳性淋巴结,且均位于引流优势侧,未出现对侧和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结论:无论是中线结构或偏中线结构的下咽部癌肿,其向颈部的淋巴引流具有明显的优势偏向特点,术前进行引流淋巴结的活体显像对预测肿瘤转移部位和有目的地进行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8.
马亚青  李晓明  路秀英  马婧 《华北国防医药》2005,17(3):160-161,F003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umornercosisfactorreceptors1,TNFR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检测41例甲状腺癌中TNFR1的表达,并与9例甲状腺腺瘤及7例腺瘤旁形态学正常的甲状腺组织作对照。结果:①甲状腺癌组织中TNFR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腺瘤组及正常甲状腺组(P<0.001),而在甲状腺腺瘤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在甲状腺癌各临床病理参数中,TNFR1的表达只与病理类型有关,在乳头状癌组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滤泡状癌组(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TNFR1参与了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作为甲状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病理学指标之一,但不能作为评估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有关指标。  相似文献   
29.
头颈部鳞状细胞癌远处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头颈肿瘤远处转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532例头颈部原发鳞状细胞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选择性别、年龄、临床分期、T分级、N分级、原发癌部位、原发癌浸润深度、原发癌病理分级、有无颈淋巴结转移、颈阳性淋巴结数目、颈淋巴结转移累及区域、颈阳性淋巴结破膜情况等临床病理因素,用)(2检验和Logistic回归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并用.Kaplan-Meier法对发生远隔部位转移患者进行生存分析。结果在532例头颈部原发鳞状细胞癌患者中,60例(11.3%)发生远处转移。单因素分析显示,临床分期(P=0.0126)、T分级(P=0.0082)、原发癌部位(P=0.0011)、原发癌浸润深度(P=0,0005)、有无颈淋巴结转移(P=0.0057)、颈阳性淋巴结数目(P=0.0149)、颈淋巴结转移累及区域(P=0.0034)、颈阳性淋巴结破膜情况(P=0.0118)与发生远处转移有关。多因素分析结果表明,仅原发癌部位、原发癌浸润深度与发生远处转移明显相关。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显示60例发生远隔部位转移患者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5年生存率分别为51.7%、13.3%、6.5%。结论原发肿瘤部位和浸润深度是发生远处转移的共同决定性因素。而原发癌临床分期、T分级和有无颈淋巴结转移是头颈鳞癌远处转移的影响因素,但不是导致远处转移的初始和根本因素。喉癌、下咽癌以及原发癌侵犯肌肉、骨或软骨患者易发生远处转移。  相似文献   
30.
目的 :探讨Wegener肉芽肿在耳鼻咽喉 头颈外科的表现。方法 :对 6例Wegener肉芽肿患者采用环磷酰胺、泼尼松及复方新诺明联合治疗 ,并联合雷公 82糖浆等辅助治疗。 结果 :5例症状缓解 ,1例死亡。结论 :Wegener肉芽肿在耳鼻咽喉表现各异 ,临床症状复杂 ,确诊后给予环磷酰胺、泼尼松及复方新诺明联合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