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70篇 |
免费 | 72篇 |
国内免费 | 6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219篇 |
儿科学 | 7篇 |
妇产科学 | 5篇 |
基础医学 | 95篇 |
口腔科学 | 8篇 |
临床医学 | 136篇 |
内科学 | 87篇 |
皮肤病学 | 6篇 |
神经病学 | 20篇 |
特种医学 | 63篇 |
外科学 | 81篇 |
综合类 | 353篇 |
预防医学 | 128篇 |
眼科学 | 14篇 |
药学 | 224篇 |
3篇 | |
中国医学 | 103篇 |
肿瘤学 | 5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44篇 |
2021年 | 41篇 |
2020年 | 28篇 |
2019年 | 35篇 |
2018年 | 41篇 |
2017年 | 32篇 |
2016年 | 24篇 |
2015年 | 30篇 |
2014年 | 59篇 |
2013年 | 66篇 |
2012年 | 97篇 |
2011年 | 92篇 |
2010年 | 86篇 |
2009年 | 92篇 |
2008年 | 110篇 |
2007年 | 124篇 |
2006年 | 73篇 |
2005年 | 79篇 |
2004年 | 53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27篇 |
2001年 | 23篇 |
2000年 | 41篇 |
1999年 | 28篇 |
1998年 | 25篇 |
1997年 | 30篇 |
1996年 | 35篇 |
1995年 | 20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4篇 |
1992年 | 15篇 |
1991年 | 13篇 |
1990年 | 9篇 |
1989年 | 9篇 |
1988年 | 17篇 |
1987年 | 3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82年 | 2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6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 毫秒
111.
112.
心绞痛(AP)是冠心病最常见的一种临床表现类型.它的发生是由于心肌的需氧与冠状动脉的供氧失去平衡,致使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然而在临床工作中,10%~30%的心绞痛患者冠状动脉造影正常(冠状动脉管腔不规则或管腔狭窄程度<20%),在排除食管、胸、肺、肌肉、骨骼等非心源性胸痛与冠状动脉痉挛的基础上,确实存在典型劳力性心绞痛的症状与心肌缺血的证据,即微血管性心绞痛(MVA).目前,多项研究显示:MVA与微血管内皮功能、血管结构以及血流动力学改变有着密切联系.虽然MVA患者的治疗及预后并非良好,但中西医在MVA方面也取得了一定进展.该文就MVA中西医治疗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13.
目的评估工作场所空气中苯酚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度。方法应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分析测定过程中不确定度的来源,识别出其中的主要来源。结果不确定度的主要来源:(1)测量重复性U1;(2)c的标准不确定度(即校准曲线校准产生的A类不确定度)u2;(3)V0的标准不确定度(采样体积产生的不确定度)u3;(4)苯酚标准储备液的标准不确定度u4;(5)稀释过程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5;(6)取样体积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6;(7)取样均匀性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u7;(8)试剂空白导致的标准不确定度U8;(9)原子荧光光度计引入的不确定度u9;(10)吸收液体积引入的不确定度(装入吸收液u10。结论运用该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对测定过程中关键环节的识别,将有助于检测人员重点关注关键环节的质量控制,以更有效地提高检测工作的质量。 相似文献
114.
正1临床资料患者女,53岁,主诉"间断性头晕3个月,加重伴左眼视物模糊1 d"。患者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自觉头晕,未予系统诊治。1周前于我院循环内科就诊,诊断为"高血压病3级",给予对症治疗。1 d前无明显诱因自觉上述症状加重,并伴有左眼视物模糊。病程中无复视、无偏瘫。眼科检查:矫正视力:右眼0.8,左眼0.7。双眼眼前节未见明显异常。散瞳后查眼底见:左眼视盘色暗,视盘颞侧偏下方见片状棕黑 相似文献
115.
目的研究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内皮质激素雾化吸入预防肝切除术后肺部感染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月在医院接受肝切除术治疗的2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120例;对照组患者在肝切除术后1d给予雾化吸入布地奈德、氨溴索,治疗7d;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开展负压封闭引流方式进行治疗,7d/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疼痛程度变化及肺部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OI)、血氧饱和度(SaO_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肺泡-动脉血氧梯度(A-aDO_2)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指标变化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疼痛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疼痛评分下降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肺部感染率5.8%低于对照组的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03,P=0.046)。结论针对肝切除手术患者而言,采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内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能有效减轻疼痛,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改善肺部通气情况,临床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6.
目的:探讨下咽癌颈淋巴结转移时肿瘤区域引流淋巴结的活体显像方法,从肿瘤活体淋巴引流的角度观察下咽癌前哨淋巴结和颈淋巴结转移的方式,为颈淋巴结清扫术提供指导信息。方法:在表面麻醉和喉内镜引导下,用特制的注射针将^99mTc标记的人球蛋白注入20例下咽癌的肿瘤部位,在注射后不同时间采用SPECT扫描观察放射性核素通过淋巴扩散的过程及其在引流淋巴结内的浓集,以明确前哨淋巴结的位置和肿瘤颈淋巴结引流过程。同时对颈淋巴清扫标本进行病理检查。结果:20例肿瘤引流淋巴结均获得满意活体显像,显像的淋巴结最大3.5cm,最小1.0cm;12例梨状窝癌的颈部引流淋巴结位于肿瘤侧,其余8例中线结构的肿瘤颈部引流淋巴结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偏向,即单侧颈部引流现象,没有出现双侧对称引流的病例。20例肿瘤引流淋巴结主要分布在Ⅱ、Ⅲ、Ⅳ区,未发现Ⅰ区和Ⅴ区显像的淋巴结。术后病理证实20例中有16例发现病理阳性淋巴结,且均位于引流优势侧,未出现对侧和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的病例。结论:无论是中线结构或偏中线结构的下咽部癌肿,其向颈部的淋巴引流具有明显的优势偏向特点,术前进行引流淋巴结的活体显像对预测肿瘤转移部位和有目的地进行择区性颈淋巴结清扫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7.
目的:研究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tumornercosisfactorreceptors1,TNFR1)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显微图像分析技术检测41例甲状腺癌中TNFR1的表达,并与9例甲状腺腺瘤及7例腺瘤旁形态学正常的甲状腺组织作对照。结果:①甲状腺癌组织中TNFR1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腺瘤组及正常甲状腺组(P<0.001),而在甲状腺腺瘤和正常甲状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在甲状腺癌各临床病理参数中,TNFR1的表达只与病理类型有关,在乳头状癌组中的表达水平高于滤泡状癌组(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大小、浸润程度及淋巴结转移等因素无关(P>0.05)。结论:TNFR1参与了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过程,可以作为甲状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的病理学指标之一,但不能作为评估甲状腺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有关指标。 相似文献
118.
目的了解京津冀地区自建设施供水单位的水质现状,分析存在的风险指标。方法于2015年对108家自建设施供水单位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并采集出厂水进行水质检测。结果京津冀地区自建设施供水单位多以深井水为水源,48%(52/108)的单位未采取水处理措施,26.8%(29/108)的单位采取了消毒措施,超过1/2的自建设施供水单位日供水能力在500 t以下。氟化物、硝酸盐氮合格率分别为67.6%(73/108)和86.1%(96/108)。结论本次调查的京津冀地区自建设施供水单位的供水规模大多较小,供水水质与水源地质因素和处理工艺落后有关。 相似文献
119.
目的 探讨格列卫诱导胶质母细胞瘤细胞株U87细胞凋亡及其促进癌蛋白半乳凝集素-3(Gal-3)降解的分子机制.方法 利用细胞免疫染色法和提取细胞溶酶体的方法观察格列卫处理细胞后溶酶体中Gal-3蛋白量的变化;U87细胞分别用格列卫和/或STS及溶酶体抑制剂ConA处理后,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细胞中Gal-3蛋白量的改变;SubG1法检测U87细胞在格列卫及STS单药处理和联合处理时各组细胞凋亡率.结果 格列卫处理U87细胞使Gal-3蛋白进入溶酶体并发生蛋白的降解;格列卫能够诱导U87细胞发生凋亡,与STS联合使用有协同诱导U87细胞凋亡的作用.结论 格列卫能够诱导U87细胞株中Gal-3通过溶酶体降解,并使肿瘤细胞对凋亡诱导剂的敏感性增加. 相似文献
120.
目的观察胃管状成形术在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探讨其对食管癌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2008年9月~2011年9月手术治疗的360例食管癌病例,其中行管胃重建消化道122例.传统全胃重建消化道238例,对两组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死亡病例。管胃组吻合口瘘发生率为0。全胃组(对照组)为4.20%;管胃组吻合口狭窄发生率为3.27%,全胃组为9.66%;管胃组反流性食管炎发生率为5.74%,全胃组为15.97%;管胃组胸胃综合征发生率为0,全胃组为5.04%;管胃组胃排空延迟发生率为1.64%.全胃组为7.56%。管胃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全胃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管胃重建消化道更加符合生理解剖要求,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