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0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12篇
临床医学   30篇
内科学   6篇
皮肤病学   8篇
神经病学   27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34篇
综合类   105篇
预防医学   3篇
眼科学   33篇
药学   15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3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很长的临床过程。根据血糖水平、血糖控制情况、合并全身其他病变及个体差异等,其病情发展快慢各有不同。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讨颅内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的临床特点以及术中处理技巧,提高手术疗效。方法总结分析我院129例颅内大型及巨大型动脉瘤的手术经验。其中瘤颈部夹闭110例,夹闭+包裹9例,瘤体电凝后包裹3例,载瘤动脉夹闭2例,动脉瘤切除2例,巨大动脉瘤切除后同时行吻合2例,动脉瘤旷置+颅外-颅内高流量架桥术1例。手术采用近侧载瘤动脉暂时性阻断、动脉瘤内减压、动脉瘤重塑等技术,其中10例患者术中应用神经内镜辅助夹闭动脉瘤和Transonic HT313血流量仪检测载瘤动脉血流情况。结果术后根据改良Rankin评分,恢复良好116例(89.9%),功能障碍9例(7.0%),死亡4例(3.1%)。结论通过术前完善的影像学判断及详细的手术计划,熟悉动脉瘤区域的解剖关系,进行有效的脑保护,使用多手段处理动脉瘤的技术,可明显提高颅内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手术治疗效果;术中应用神经内镜辅助夹闭动脉瘤和血流量仪检测载瘤动脉血流技术有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3.
 目的 探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评价大脑中动脉远段(M2段)狭窄的方法及可行性,为临床评价M2段狭窄提供重要的评价指标。方法 选择磁共振血管成像(MRA)证实单侧M2段狭窄>50%的患者159例(病例组),TCD检测大脑中动脉近段(M1段)及M2段平均血流速度(MFV),计算M2段与M1段的MFV比率(M2/M1)及M2的非对称指数(AI),并与162例无脑动脉畸形及狭窄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计算各指标评价M2狭窄的准确性。结果 病例组M2/M1显著大于对照组。ROC曲线显示M2/M1曲线下面积(0.957)最大,以0.97为截点值诊断M2段狭窄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4.35%和86.22%,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65%和91.24%。结论 作为TCD的新指标,M2/M1可准确评价M2狭窄,TCD在M2狭窄的诊断、治疗及随访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4.
激光综合方法治疗血管瘤的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激光综合方法治疗各种类型血管瘤的医学美容效果. 方法各种类型血管瘤患者1060例,按传统血管病分类方法分为5类,每类分别设治疗组和对照组.毛细血管瘤和草莓状血管瘤580例,300例行脉冲染料激光加泼尼松治疗,280例行单纯激光治疗;口腔黏膜血管瘤102例,50例行平阳霉素加Nd:YAG激光治疗,52例行平阳霉素治疗;海绵状血管瘤238例,120例行脉冲染料激光加曲安奈德治疗,118例行单纯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肥厚结节型鲜红斑痣80例,50例行脉冲染料激光加CO2激光治疗,30例行单纯脉冲染料激光治疗;蔓状血管瘤30例和颌骨中枢性血管瘤30例,各选15例共30例行手术激光综合治疗,另30例仅手术治疗.观察各组治疗效果及副反应.结果各组间比较,各综合治疗组总有效率均高于相应对照组,有效者治疗次数亦少于对照组,副作用相对较少;疗效与血管瘤类型相关.结论根据血管瘤的不同类型、临床表现、发展阶段采用不同的激光综合治疗方法,能达到医学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35.
一、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笔者单位收治的大面积烧伤后瘢痕增生挛缩患者28例,其中男20例、女8例,年龄19~48岁。瘢痕形成后8个月~4年,瘢痕部位包括手背14例、面颈部1例、大腿2例、腋部2例。2.手术方法:手术分期进行。(1)小切口扩张器埋置术:于患者胸、背部正常皮肤处局部注射1.  相似文献   
36.
目的了解核因子(NF)κB活化对烧伤血清诱导单核细胞活化分泌细胞因子的作用,探讨烧伤血清激活单核细胞的机制。方法收集体外培养的人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分别用正常人血清、烧伤患者血清、烧伤患者血清 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刺激后依次分为对照组、烧伤血清组、PDTC组。采用电泳迁移率分析法检测刺激前及刺激0.5、1.0、2.0、4.0h时PBMC的NF-κB活性;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和原位杂交法检测刺激前及刺激1.0、2.0、4.0、6.0h时PBMC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8水平及TNF-αmRNA、IL-8m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血清刺激后,烧伤血清组PBMC NF-κB活性迅速升高,刺激1.0h时达峰值(30.2±3.5)×104积分灰度值,与对照组(4.4±0.8)×104积分灰度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刺激2.0h后逐渐下降;而PDTC组NF-κB活性无明显升高,刺激1.0h时为(6.8±0.9)×104积分灰度值。烧伤血清组刺激PBMC1.0h时,TNF-αmRNA表达量和培养上清液中TNF-α水平即升高达峰值,并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IL-8mRNA表达量和IL-8水平在刺激4.0h时达峰值,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而PDTC组PBMC培养上清液中TNF-α刺激1.0h时达峰值(0.52±0.06)μg/L;刺激4.0h时IL-8达峰值(239±20)ng/L,与对照组[(0.13±0.07)μg/L、<156n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烧伤血清可通过活化NF-κB,启动PBMC对细胞因子的合成和释放,提示NF-κB活化在烧伤血清诱导PBMC分泌细胞因子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7.
烧伤血清对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力学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应用微管吸吮技术测量了烧伤血清刺激后24h内中性粒细胞(PMN)与内皮细胞(EC)粘附力的变化,并应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了务血清作用下介导PMN-E 的主要3个粘附分子:CD11a/CD18、CD11b/CD18和细胞间粘附因子-1(ICAM-1),以探讨PMN-EC粘附力的分子基础,发现PMN在烧伤血清刺激后与正常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间粘附力迅速上升,于1h达到饱和点,  相似文献   
38.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与烧伤创面修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邱学文  李志清  王甲汉 《医学综述》2004,10(10):585-587
烧伤创面修复是一个有序的细胞生物学过程,烧伤部位细胞的多样性及其活性受各种生长因子的调节,即生长因子参与了烧伤创面修复的调控。在过去的5年中,借助于现代生命科学技术的发展,生长因子的性质和作用被进一步阐明.本文仅就近年来国内外有关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 growth factor,EGF)与烧伤创面修复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9.
目的研究超高倍显微分析仪在亚健康状态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超高倍显微分析仪、对我院2001年8月-2005年7月5500名查体人群进行相关指标的检测分析。结果西安地区不同年龄段人群30~60岁年龄组亚健康发生率较高;尤其51-60岁年龄组亚健康发生率最高;30岁以下亚健康发生率低于其他组.p〈0.01;20~30年龄组以消化吸收功能差为主;31-40岁年龄纽以消化吸收功能差、肝负荷重、脑供血不足为主;41-50岁年龄纽以脑供血不足.血脂增高为主;51~60岁年龄组以消化吸收功能差、血脂增高、心脑供血不足为主;60岁以上年龄组以血脂血粘度增高、心脑供血不足为主。结论超高倍显微分析仪用于亚健康检测评估,符合率高,是一种快速、简便、全面检查方法,适用于亚健康普查。  相似文献   
40.
本文对21例健康人及10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ATP酶活力进行了检测,同时测定了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浆胰岛素(INS)水平,结果,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Na,K)-ATP酶的活力比健康人低67.1%,P<0.01。与血糖及血浆INS测定值经统计处理,二者无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r=0.075及r=0.113,P>0.05。本法批内CV=3.8%。实验结果提示,糖尿病患者红细胞膜结构可能有一定的异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