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2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3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8篇
眼科学   103篇
药学   11篇
中国医学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探讨影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 )术后角膜后表面稳定性的相关因素。
  方法:对来我院行LASIK手术的患者64例64眼分析术后6mo后表面变化与制瓣方式、角膜瓣厚度( flap thickness, FT)、切削厚度( ablation thickness,AT)、术后剩余基质厚度( postoperative residual corneal stroma thickness, RCST )、术前角膜最薄点厚度( preoperative thinnest corneal thickness,CT)、角膜瓣厚度/术前角膜最薄点厚度( flap thickness/ preoperative thinnest corneal thickness, FT/CT )、切削厚度/术前角膜最薄点厚度( ablation thickness/preoperative thinnest corneal thickness, AT/CT )、剩余基质厚度/术前角膜最薄点厚度( postoperative residual corneal stroma thickness /preoperative thinnest corneal thickness, RCST/CT)、术前角膜地形图(前表面高度、后表面高度、后表面diff值)和术前眼压的相关性。
  结果:本研究表明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diff差值与屈光度(r=0.419,P=0.014),AT(r=0.394,P=0.023),AT/CT(r=0.501,P=0.004),术前角膜后表面diff值(r=0.501,P=0.004),RCST(r=-0.385,P=0.033)和RCST/CT(r=-0.401, P=0.025)相关。手术前后角膜后表面高度差值与屈光度(r=0.520,P=0.002),AT(r=0.504,P=0.003),AT/CT(r=0.442,P=0.013),角膜后表面diff值(r=0.624,P=0.000)和RCST/CT(r=-0.394,P=0.028)相关。
  结论:AT,RCST,AT/CT,RCST/CT和术前角膜地形图后表面diff值应作为预测术后角膜后表面稳定性的关键性指标,但具体安全限度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2.
背景 经巩膜二极管激光睫状体光凝术(TDCP)既往仅用于视功能差的晚期青光眼患者的治疗,但随着技术的发展和设备的进步,目前其适应证逐步扩大,已有报道将其用于不同时期的多种类型青光眼,但相关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较少. 目的 比较TDCP和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PAACG)持续性高眼压的疗效.方法 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设计.收集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解放军第180医院眼科确诊为PAACG持续性高眼压的患者,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TDCP组56例62眼和小梁切除术组39例44眼.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3个月和末次随访时的视力、眼压、术后需用降眼压药物的数量以及后续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的人口基线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DCP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间视力改善眼数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927,P=0.002),治疗后1周视力改善的眼数明显多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6.778,P=0.002),但治疗后各时间点间视力改善的眼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08).小梁切除术组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间视力改善眼数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44.345,P<0.001),小、梁切除术后1周与术前相比视力提高的眼数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3.725,P<0.001),但术后各时间点间视力改善的眼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08).治疗前后各时间点2个组间的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组别=3.836,P=0.053),但手术前后不同时间点间的眼压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757.078,P<0.001),两组术眼术后各时间点的眼压均明显低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末次随访时TDCP组需用降眼压药物者占48.4%,小梁切除术组为27.3%,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96,P=0.029).TDCP组中术后20眼再行睫状体光凝术或小梁切除术,占32.3%,小梁切除术组为2眼,占4.5%.结论 TDCP治疗PAACG持续性高眼压与小梁切除术的短期降眼压效果无明显差别,且其操作更为简便,手术持续时间短.TDCP治疗后的远期降眼压效果较小梁切除术差,需用降眼压药物和重复手术治疗的患者比例高于小梁切除术.  相似文献   
53.
目的::探讨眼前段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 anterior segment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S-OCT )在角膜溃疡中的应用。方法:利用AS-OCT对角膜溃疡患者88例88眼进行病变角膜全角膜的横形线性扫描,随访2mo,对初次检查的患者进行采集图文、观察病变组织、进行各个层面的测量,为治疗提供直观图像及数据。结果:AS-OCT提供清晰图像,呈现出全层角膜结构,为临床提供直观的图像数据资料,治疗过程中同部位扫描可显示病变变化。结论:利用AS-OCT能及时发现病情,可以对病程进行动态的监测,为临床提供直观图文资料,为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4.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以及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改良式房角分离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患者84眼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观察组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改良式房角分离术,观察两组术前及术后的眼压、最佳矫正视力、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宽度和瞳孔大小.结果:术后所有病例眼压明显低于术前眼压,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83眼视力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1眼视力较术前无明显提高;前房深度及前房角宽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加.对照组与观察组相比,术后视力及中央前房深度无明显差异,观察组在眼压控制、增加前房角宽度方面具有较好疗效.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术以及联合改良式房角分离术能有效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其中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房角分离术能更有效的降低眼压及增加前房角宽度.  相似文献   
55.
目的:评估玻璃体腔填充C3F8气体在复杂性开放性眼外伤Ⅰ期救治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2-01/2014-12复杂性开放性眼外伤患者54例54眼,满足以下条件:眼球复杂性开放性外伤,累及角巩膜,眼内容多量流失,眼内出血严重,眼压低.对以上患者行清创缝合及眼前段/眼内灌洗,玻璃体腔注入适量C3F8气体,术后观察1 ~2wk,根据病情行Ⅱ期手术.结果:所有患者Ⅱ期行玻璃体手术时玻璃体腔仍见不等量气体填充,眼压正常41眼,13眼眼压偏低;角膜不同程度水肿,无角膜血染;玻璃体大部分丢失,积血少;54眼均有视网膜裂孔形成,可见不同程度脉络膜视网膜脱离.所有患者行玻璃体切割+硅油填充术,术后矫正视力提高32眼(59%),矫正视力不变17眼(31%),矫正视力下降5眼(9%).结论:玻璃体腔填充C3F8气体在复杂性开放性眼外伤Ⅰ期救治应用安全有效,对止血、维持眼压、预防角膜血染及预防视网膜大范围脱离后粘连等有一定效果,为Ⅱ期手术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6.
目的: 探讨持续质量改进在眼科临床教学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自2011年起眼科采取一系列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进行教学管理,同时将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各项教学质量评估内容进行对比。结果: 持续质量改进后,学生的理论成绩、技能成绩、病历书写质量及对带教的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应用持续质量改进能提高临床教学质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57.
目的探讨前段玻璃体切除术的临床应用及疗效。方法分析自2003年3月至2008年12月124例(124眼)因病情需要进行前段玻璃体切除手术,随访3个月至4年,总结疗效经验。结果眼外伤二期重建眼前段28例(22.58%),外伤性白内障(晶状体穿孔伤)继发青光眼22例(17.74%),晶状体源性青光眼(包括晶状体溶解性青光眼及晶状体膨胀性青光眼)27例(21.77%),顽固性炎症引起瞳孔闭锁、并发性白内障、继发性青光眼10例(8.07%),睫状环阻塞性青光眼12例(9.68%),小儿白内障(5-12岁)行后囊环形撕囊结合前段玻璃体切除14例(11.29%),白内障摘出术中处理后囊破裂玻璃体溢出11例(8.87%)。经随访发现,术后除2例难治性青光眼再次行睫状体光凝后眼压控制,及1例瞳孔膜闭术后2d前房积血,治疗后积血吸收,其余均达到术前预期效果。结论前段玻璃体切除能有效治疗多种原因引起的眼压升高、角膜水肿等不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8.
儿童弱视斜视防治系统的建立与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儿童弱视斜视防治系统,以便早期发现、早期干预。方法从2003年开始我院在12所小学与幼儿园进行弱视斜视筛查,建立健康档案和定期随访,创建“弱视斜视家长俱乐部”等。结果普查人数逐年增多,弱视斜视治疗量逐年增加,治疗效果不断提高.来院就诊量逐年上升。结论建立儿童弱视斜视防治系统,可以使儿童弱视斜视得到正规治疗和有效预防。  相似文献   
59.
目的探讨影响眼球开放伤后发生眼内炎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眼球开放伤480眼,分析清创缝合时间、伤口位置、伤口长度、异物存留、晶状体破裂对眼内炎发生率的影响。结果共52眼发生眼内炎,发生率为10.8%。清创缝合时间>24 h、角膜或角膜缘伤口、异物存留和晶状体破裂显著增加眼球开放伤眼内炎的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伤口长度>20 mm可增加眼球开放伤后眼内炎发生率,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延误初次清创缝合、伤口靠前、异物存留和晶状体破裂可增加眼球开放伤后发生眼内炎的风险。  相似文献   
60.
目的探讨HXO-RB44细胞上清液对人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系ARPE-19细胞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分别利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及MEM培养基对HXO-RB44细胞及ARPE-19细胞进行培养,在ARPE-19细胞内加入100μL HXO-RB44细胞上清液,分别干预0、4、8、12、24 h,利用RT-PCR、免疫荧光细胞化学、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MLT干预后24 h ARPE-19细胞内VEGF 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HXO-RB44细胞上清液加入后的不同时间点,VEGF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95.072,P=0.000)。随着HXO-RB44细胞上清液作用时间的延长,ARPE-19细胞内VEGF mRNA表达逐渐增高(P〈0.01)。HXO-RB44细胞上清液加入后4、8、12、24 h,ARPE-19细胞内VEGF蛋白表达显著增加(F=160.687,P=0.000),其表达与ARPE-19细胞内VEGF mRNA表达方式相同(P〈0.05)。随着HXO-RB44细胞上清液作用时间的延长,ARPE-19细胞内绿荧光蛋白强度逐渐增加。结论HXO-RB44细胞上清液能促进ARPE-19细胞内VEGF的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