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747篇 |
免费 | 782篇 |
国内免费 | 477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33篇 |
儿科学 | 113篇 |
妇产科学 | 69篇 |
基础医学 | 746篇 |
口腔科学 | 158篇 |
临床医学 | 2064篇 |
内科学 | 1293篇 |
皮肤病学 | 116篇 |
神经病学 | 386篇 |
特种医学 | 579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123篇 |
外科学 | 969篇 |
综合类 | 4741篇 |
预防医学 | 1825篇 |
眼科学 | 145篇 |
药学 | 1996篇 |
37篇 | |
中国医学 | 1969篇 |
肿瘤学 | 54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73篇 |
2023年 | 375篇 |
2022年 | 414篇 |
2021年 | 545篇 |
2020年 | 408篇 |
2019年 | 323篇 |
2018年 | 327篇 |
2017年 | 231篇 |
2016年 | 306篇 |
2015年 | 287篇 |
2014年 | 830篇 |
2013年 | 549篇 |
2012年 | 678篇 |
2011年 | 693篇 |
2010年 | 624篇 |
2009年 | 680篇 |
2008年 | 634篇 |
2007年 | 750篇 |
2006年 | 795篇 |
2005年 | 778篇 |
2004年 | 706篇 |
2003年 | 627篇 |
2002年 | 495篇 |
2001年 | 552篇 |
2000年 | 548篇 |
1999年 | 528篇 |
1998年 | 480篇 |
1997年 | 550篇 |
1996年 | 543篇 |
1995年 | 463篇 |
1994年 | 362篇 |
1993年 | 266篇 |
1992年 | 249篇 |
1991年 | 226篇 |
1990年 | 155篇 |
1989年 | 169篇 |
1988年 | 97篇 |
1987年 | 92篇 |
1986年 | 66篇 |
1985年 | 75篇 |
1984年 | 63篇 |
1983年 | 55篇 |
1982年 | 63篇 |
1981年 | 37篇 |
1980年 | 29篇 |
1979年 | 13篇 |
1978年 | 13篇 |
1964年 | 10篇 |
1957年 | 12篇 |
1954年 | 1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 毫秒
991.
992.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综合征(HES)是一种具有高度异质性的罕见疾病,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并向各组织器官浸润,导致多系统、多脏器功能损害,临床上常以皮肤瘙痒、溃烂、发热、腹泻、咳嗽、胸痛等不适首次就诊[1].HES病因不明,主要根据Chusid的排他性诊断标准[2]:(1)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计数超过1.5×109/L且持续6个月以上;(2)明确各系统脏器损害系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浸润导致;(3)排除其他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已知疾病,如寄生虫、真菌、细菌、病毒等感染,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药物毒物反应等. 相似文献
993.
消化性溃疡临床上主要见于胃和十二指肠球部,也可见于食管下段,胃、空肠吻合口附近及Meckel憩室。消化性溃疡的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逐年稳步增加。为探讨护理干预对消化性溃疡疗效的影响,护理人员对30例消化性溃疡者采用了全程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94.
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并发口腔感染对其生理,心理均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影响其疾病的痊愈,本文阐述了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并发口腔感染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分度及针对其主要诱发因素(肿瘤疾病本身及其它基础疾病;化疗药物及联合放化疗的影响;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和激素;交叉感染)采取的化疗前、化疗期、和感染期的一系列干预措施达到有效预防和治疗口腔感染,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995.
临床护理实习是实习护士理论联系实际,从课堂迈向临床的关键时期,是提高临床护理质量的重要环节。护生在校虽然学习了护理程序的理论,但在实践中,带教老师须引导护生适应新的护理模式。我们根据临床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采取了相应的护理带教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96.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乳腺癌转移抑制基因(BRMS1)蛋白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 PA)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90例乳腺癌组织和30例癌旁组织中BRMS1、u PA的蛋白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乳腺癌组织中BRMS1和u P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56%和60.00%,乳腺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BRMS1和u P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93.33%和20.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21.02、14.40,P均<0.05);常规苏木精-伊红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显示,BRMS1蛋白表达于细胞核和细胞质内,u PA蛋白阳性表达主要定位于肿瘤细胞胞质。阳性细胞染色呈棕黄色细颗粒状。BRMS1蛋白和u PA表达在TNM分期中Ⅰ期和Ⅱ期乳腺癌中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Ⅲ期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5.64、6.13、9.46、36.75,P<0.05);BRMS1和u PA表达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9.64、36.75,P均<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在乳腺癌组织中,BRMS1蛋白表达与u PA呈明显负相关(r=-0.75,P<0.05)。结论 BRMS1与u PA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乳腺癌的浸润转移,两者在转移的信号转导中可能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97.
脑转移瘤是指源于中枢神经系统以外肿瘤细胞转移到脑组织的颅内常见恶性肿瘤,占脑瘤的10%-15%。约25%-35%脑外癌症会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转移,以肺癌最常见,占脑转移瘤的40%-60%,其中小细胞肺癌脑转移率最高,可达70%。其它依次为乳腺癌、肾癌、黑色素瘤、胃肠道肿瘤等。未经治疗的脑转移瘤患者预后较差,自然病程短,中位生存期仅为1个月。 相似文献
998.
[目的]探讨持续镇痛与机械通气联合治疗小儿惊厥持续状态(SC)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对持续镇静与机械通气联合治疗25例小儿SC的疗效及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5例小儿SC应用该方法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持续镇静与机械通气是治疗小儿SC的有效方法,有效的护理及观察是其疗效的保证,并可防止并发症。 相似文献
999.
目的对显微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临床疗效及复发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运用显微手术治疗96例脑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手术疗效和复发影响因素。结果所选患者使用显微外科手术肿瘤全切74例,占77.1%,次全切19例,占19.8%,部分切除3例,占3.1%;出院时恢复良好57例(59.4%),基本好转26例(27.1%),显效8例(8.3%),进步5例(5.2%),无1例死亡;随访1~3年,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恢复正常者58例,占60.4%,38例复发,其中19例再次手术,死亡3例(非手术死亡),15例拒绝再次手术,死亡6例;低级别胶质瘤复发的发生率为15.4%,明显低于高级别胶质瘤的6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小于等于40岁的发生率为29.2%,明显低于大于40岁的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切组的复发发生率为16.2%,明显低于次全切、部分切除的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显微手术可明显提高肿瘤全切率,使手术疗效大大提高,从而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复发率及病死率;且术后的复发率与肿瘤组织分型、年龄、手术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评估泼尼松反应在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治疗体系中的预后价值。方法:对入组598例初治ALL患儿,予以泼尼松预治疗,根据结果分为泼尼松反应良好(PGR)组和泼尼松反应不良(PPR)组,行后续治疗并随访,分析比较临床特征及治疗效果。结果:与PGR组相比,PPR组患儿具有年龄较大,初诊白细胞数较高,T细胞表型相对多见,费城染色体阳性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Ph+ALL)相对多见的特点(P0.05);PPR组患儿2年和5年无事件生存率(EFS)相对于PGR组明显降低(P0.05),PPR组患儿累积无事件生存率的下降主要发生在2年内;PPR组复发率较高,且以早期复发为主(P0.05);PPR组患儿治疗第33天及12周的微小残留病(MRD)发生率较高(P0.05);高危组ALL患儿不论泼尼松反应是否良好,其无事件生存率,复发时间均无差别(P0.05);在COX回归分析中,PPR、BCR-ABL1及MLL的存在均为显著预后不利因素(P0.05)。结论:泼尼松反应在CCLG-ALL 2008方案中仍然具有重要预后价值,泼尼松反应不良的ALL患儿整体预后较差,而泼尼松反应对高危组ALL预后评价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