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外伤性脾破裂;是外科常见急腹症,超声显像检查能提供较可靠的诊断依据。现将我院近2年来28例外伤性脾破裂的有关资料进行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白细胞介素-17(IL-17)在机体免疫应答以及炎症性反应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发现高水平的IL-17与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急慢性神经退行性疾病和精神疾病的发病有关。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是一组儿童时期较为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 近期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将妊娠期母体免疫激活(MIA)与子代患ASD风险联系起来。研究发现, IL-17水平在MIA诱导的子代ASD中明显升高, 是MIA导致子代小鼠神经发育异常的关键因素。现通过阐述IL-17与子代ASD间的最新研究进展, 为ASD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替比夫定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的疗效.方法 收集2007年11月至2009年6月在杭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就诊的64例孕妇,将其分为对照组(36例)和治疗组(28例),2组孕妇在妊娠第28、32和36周均肌注HBIG 200IU各1次,治疗组孕妇在孕28周时同时口服替比夫定,600 mg/d,观察2组新生儿HBV DNA载量和HB8Ag水平.结果 对照组所生新生儿HBsAg阳性率为30.56%(11/36),治疗组所生新生儿HBsAg阳性率为7.14%(2/28),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85,P=0.046),对照组所生新生儿HBV DNA阳性率为16.67%(6/36),治疗组所生新生儿HBV DNA阳性率为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孕妇及新生儿在治疗期间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 替比夫定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HBV母婴垂直传播的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妊娠期急性重症脂肪肝的临床特征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0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17例重症妊娠期急性重症脂肪肝的临床特征、治疗及母婴预后.结果 平均孕周35周,分娩21例新生儿(4例双胎),胎儿窘迫8例,死胎2例,新生儿死亡1例.17例患者分娩后均出现并发症,产后出血发生率最高12/17(70.6%),肝肾衰竭9/17(52.9%)行人工肝血浆置换联合血液滤过治疗.结论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病情重,应早期识别和诊断,积极有效的治疗并发症和及时合理的产科处理,可明显改善母儿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脂联素(APN)对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肝脏脂代谢的影响及其分子信号机制.方法 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20只(糖尿病组),同系健康对照鼠10只(对照组).于8、32和40周分批处死.检测不同鼠龄空腹血糖、血浆胰岛素和血脂水平.肝组织甘油三酯(TG)、胆固醇(TC)含量以酶法检测,反转录-PCR检测肝组织乙酰辅酶A羧化酶(AAC)和同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 SREBP-1) mRNA水平,ELISA法检测血浆和肝组织内APN蛋白水平.免疫沉淀后行Western印迹法检测肝组织胰岛素受体底物-2磷酸化( py-I RS2)表达水平.结果 32周开始糖尿病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胰岛素抵抗和脂代谢紊乱特征.糖尿病组大鼠肝组织TG和TC含量随鼠龄增加有增高趋势,显著高于对照组[40周TG( 1.88±0.11) mmol/L比(0.51±0.07) mmol/L,TC (0.94±0.17)比(0.69±0.14) mmol/L,P<0.01].糖尿病组大鼠肝组织AAC和SREBP-1 mRNA水平在各鼠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糖尿病组大鼠血浆APN水平在8周龄显著低于对照组[(2.38±0.23)ng/ml比(3.1±0.17) ng/ml,P<0.05],随鼠龄增加而升高[32周(1.51±0.05) ng/ml比(2.84±0.34) ng/ml,40周(1.24±0.04) ng/ml比(2.64±0.49) ng/ml,P<0.01].肝组织APN在不同鼠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8、32和40周分别为(2.24±0.18) μg/g比(2.68±0.13) μg/g,(2.04±0.19)μg/g比(2.51 ±0.14) μg/g,(1.76±0.12) μg/g比(2.47±0.21) μg/g,P<0.05].肝组织py-IRS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同龄对照组(P<0.05).肝组织APN水平与py-IRS2呈正相关(r=0.542,P<0.001),与肝组织ACC、SREBP-1mRNA、TG、TC含量呈负相关(r=-0.431,- 0.396,-0.353,-0.349,P<0.05).结论 APN可能通过调控糖尿病大鼠肝脏IRS-2磷酸化水平影响肝组织的胰岛素信号通路,调节肝脏的脂代谢功能.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报告 女,24岁,孕3产0,宫内孕40周,阵性腹痛3 h,阴道见红1 h,1999-08-18入院.查体:t37℃,P80次/min,R20次/min,BP105/75 mmHg.专科检查:宫高31 cm,腹围103 cm,骨盆无异常,先露头,高浮,宫口未开,胎膜未破,规律宫缩,外阴及双侧大腿内侧根部皮肤潮红、湿润,双侧大阴唇轻度水肿,阴道壁充血,白带多,无异味.血常规:WBC8.8×109/L,N0.71,L0.29,Hb105 g/L;尿常规:PRO( ),BLO( ).入院诊断:宫内孕40周,孕3产0,头位活胎临产,外阴阴道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替比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阻断乙型肝炙母婴垂直传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对HBsAg阳性的孕妇23例于孕28~30周开始服用替比夫定600 mg,1次/d,肌肉注射HBIG 200 IU,1次/4周,共3次.新生儿出生后注射HBIG 200 IU和基因重组乙肝疫苗10 ug,1个月、6个月再次注射基因重组乙肝疫苗10 μg.结果:23例新生儿出生时4例HBsAg阳性(>0.05 IU/mL),HBV DNA均<103拷贝/mL.7个月时HBsAg和HBV DNA均阴性,HBsAb均阳性.对母婴均无不良反应.结论:替比夫定联合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HBV母婴垂直传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8.
B型超声诊断婴儿肠套叠曾艳梅,刘隆本(丰县人民医院B超室221700)(徐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放射科)我们自1989年以来,对婴儿肠套叠进行了B型超声检查,现将经手术及B超引导下复位确诊的33例报告如下。1资料和方法本组33例,男28例,女5例。发病年龄... 相似文献
19.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的良性肿瘤,好发于育龄期妇女,35岁以上的妇女子宫肌瘤的发病率可达20%~40%,临床表现多为经期延长及经量过多。手术是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法,但手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一定影响。近年来高强度聚焦超声(High intensity focused ultrasound,HIFU)治疗肿瘤取得一定进展,而有关子宫肌瘤的报道较少。现将我院采用HIFU治疗子宫肌瘤2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