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1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张加裕  施明光 《眼科研究》2010,28(12):1154-1157
目的通过多家眼科单位对显微定量角膜检查镜(简称角膜镜)的临床试用检验角膜镜检查角膜散光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方法前瞻性多中心临床试验研究。4家眼科单位分别用角膜镜和角膜曲率计对被检者156例156眼(均取右眼)进行角膜散光测量,其中角膜镜每眼测3次,角膜曲率计每眼测1次,将角膜镜测量均值与角膜曲率计测量值进行比较,采用组内相关系数分析角膜镜3次测量间的稳定性,采用Bland-Altman散点图评价角膜镜与角膜曲率计测量散光度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结果角膜镜与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散光度均值分别为(-1.96±1.16)D和(-1.84±1.17)D,二者呈高度线性相关(r=0.929,P=0.000),配对t检验示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20,P=0.003)。角膜镜与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散光度差值为(-0.12±0.44)D。角膜镜与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散光轴向的中位数均为0°,配对Wilcoxon符号秩检验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775,P=0.076)。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角膜镜散光度3次测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153,P=0.859)。角膜镜对角膜散光度测量的组内相关系数(ICC)为0.975,对角膜散光轴向测量的ICC为0.988。角膜镜和角膜曲率计测量角膜散光度的一致性范围(差值均数±1.96SD)为(-1.00,0.76)D;将测量范围0~-8D分为0~、-1D~、-2D~、-4~-8D组段,结果显示角膜镜和角膜曲率计对各组段散光度测量的一致性范围均小于或接近于1.0D。结论角膜镜测量角膜散光度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42.
近年来,随着角膜数学模型研究的深入,人们已经认识到角膜表面可用椭球面方程来描述。由于数学模型比较抽象,缺乏直观性,现有的角膜地形图仪也只能提供角膜的二维平面图,不具立体感。本研究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利用Matlab开发工具构建角膜三维图像模型,旨在为眼科临床、科研及教学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撑。我们在构建角膜三维形态方面利用了开发工具提供的椭球面造型函数和曲面生成函数,为使图像更具真实感,编程调用了表面着色、光照、材质及透明度等函数对角膜面进行渲染,同时调用了图形交互函数为用户获取实时数据带来便利。在Matlab平台上构建角膜三维图像模型具备形象、直观的效果,且方法简便、高效,为科研人员创建角膜图像模型"档案"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3.
本文叙述了一种测量边缘对比度(敏感度)的装置。其作用及功能和Kerbaken的卡片相同,但制作方便,质量易于保证。  相似文献   
144.
12只人眼作穿透性角膜移植术后,经8个月以上的随访,监测角膜植片的曲率。结果:供眼平均角膜曲率为43.17±1.35D,移植后为47.82±2.34D,表明移植愈合后角膜植片的曲率有明显的增加(△4.6D),角膜散光也有较明显的增加(2D)。其增加量与供眼角膜曲率无任何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5.
前言,本文应用二柱镜斜交的理论,分析了柱镜矫正散光检影法中不同条件下(|C_2/C_1|<1,|_C_2/C_1|>1,|C_2/C_1|=1)的影动情况,为这种检影法提供了基本的理论根据;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临床实践要求,提出了较为实用的操作技术。网膜检影时以园柱镜矫正散光是临床上较为常用的方法,往常有人对此作过一些介绍;本文目的为对柱镜检影法的实践及理论问题作进一步的分析与说明。一、操作方法:a、留下顺动光带:就是使经球镜片中和一个子午线后,散光带总归是顺动光带。b、校准散光轴。将+0.50DC柱轴顺着散光带方向插入镜架。此时,若顺动光带与柱轴方向一致,说明轴向正确,若不一致,需将柱轴向着顺动光带略转动,至光带与轴一致即可。c、确定散光度数:  相似文献   
146.
近视眼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双眼调节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了解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1aser in situ keratomileusis,LASIK)对近视眼双眼调节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接受LASIK手术的近视眼患者54例(108只眼)分为高度近视组和中低度近视组。患者术前戴框架眼镜矫正屈光不正,并阅读离角膜顶点35cm的视标,用自行研制的分光检影装置测定双眼调节距离;术后1月复查.仍戴框架眼镜矫正剩余屈光不正,检查方法同术前。正视眼20例(40只眼)为对照组。结果 术后双眼调节反应大于术前(P〈0.001),调节滞后小于术前(P〈0.01)。高度近视组眼调节反应的改变量大于中低度近视组(P〈0.01),双眼调节反应的改变量与等效球镜度呈正相关(r=0.345,P〈0.05);与正视眼相比,双眼调节反应术前小于正视眼(P〈0.001)。术后与正视眼差异无显著性(P〉0.05);调节滞后术前大于正视眼(P〈0.01),术后与正视眼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LASIK术后双眼调节反应大于术前,双眼调节反应的改变量与等效球镜度的改变量呈正相关;术后调节滞后小于术前,调节状态趋同于正视眼。  相似文献   
147.
目的测定分析弱视儿童干涉条纹视力。方法25例(43眼)弱视儿童通过手持式的Heine视网膜视力计进行干涉条纹视力的检查,其结果与最佳矫正视力进行对比。结果43只弱视眼干涉条纹视力平均为4.57±0.2。干涉条纹视力与最佳矫正视力呈正直线相关(r=0.650,P<0.001),回归方程(?)=0.736x+1.171。中度弱视组干涉条纹视力检查的准确性低于轻度弱视组(X~2=2.471,P=0.166)。结论弱视儿童干涉条纹视力与其最佳矫正视力呈正直线相关,在轻度弱视儿童中两者比较接近。干涉条纹视力的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弱视。  相似文献   
148.
3~6岁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发育曲线比较性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用不同的方法检查正常3~6岁学龄前儿童的视力,比较研究学龄前儿童正常视力发育的曲线表现,并探讨不同年龄段儿童可行的视力检查方法。方法对幼儿园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无眼部器质性病变、屈光度在正常生理值范围的3~6岁的学龄前儿童检查条栅视力、E字视力、图形视力。结果(1)对不同的视力检查方法,幼儿的视力发育趋势表现有所不同,视力发育成熟的年龄亦有差异。其中,条栅视力发育较快,在3岁左右达到5.0;图形视力和E字视力发育接近,6岁以后达到5.0。(2)就3~6岁之间幼儿的视力发育呈阶段性,大致可分为2岁10个月~3岁3个月、3岁4个月~4岁3个月、4岁4个月~4岁9个月和5岁4个月~6岁3个月四个阶段,P<0.01,差异有显著性;其中,2岁10个月~3岁3个月和4岁4个月~4岁9个月两阶段视力发育更敏感,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为半年;继这两个阶段之后分别是两个视力发育相对缓慢期,为3岁4个月~4岁3个月和5岁4个月~6岁3个月两个年龄段,持续时间较长,约为一年。结论视力发育过程不仅与视神经传导功能的发育有关,还与幼儿的心理发育及认知能力有关;针对3~6岁的学龄前儿童,其视力检查以E字视力最敏感;其视力发育曲线可为视力普查时判断幼儿视力是否正常提供参考值。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讨巩膜环扎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的改变。方法前瞻性研究21例(21眼)非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巩膜环扎术。所有患眼均采用巩膜宽环扎联合氪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手术前后应用Orbscan Ⅱ-3.00E角膜地形图系统进行检杏,测量角膜后表面屈光力。结果术后1周3mm区、5mm区角膜后表面屈光力变化均不明显(P〉0.05)。术后1周3mm区、5mm区角膜后表面散光度比术前均有显著性增大(P〈0.05)。结论巩膜环扎术后早期角膜后表面散光度增加,但角膜后表面形念改变微小。  相似文献   
150.
周纯  施明光 《现代实用医学》2006,18(1):43-43,54
目的探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眼部化学伤和热烧伤的效果。方法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14例(16眼)化学伤和热烧伤后眼球角膜上皮缺损和血管翳样混浊。结果7~15d角膜上皮愈合,未出现排斥反应,视力较术前均有所提高。结论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可有效促进角膜上皮愈合,重建健康眼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