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47篇 |
免费 | 1篇 |
国内免费 | 1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1篇 |
儿科学 | 1篇 |
临床医学 | 4篇 |
特种医学 | 2篇 |
外科学 | 1篇 |
综合类 | 5篇 |
眼科学 | 123篇 |
药学 | 6篇 |
中国医学 | 6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16年 | 1篇 |
2014年 | 5篇 |
2013年 | 4篇 |
2012年 | 3篇 |
2011年 | 6篇 |
2010年 | 9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5篇 |
2007年 | 3篇 |
2006年 | 1篇 |
2005年 | 1篇 |
2004年 | 4篇 |
2003年 | 5篇 |
2001年 | 5篇 |
2000年 | 4篇 |
1999年 | 13篇 |
1998年 | 8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5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11篇 |
1989年 | 8篇 |
1988年 | 4篇 |
1987年 | 4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131.
目的:观察氯替泼诺、氟米龙、环孢素、溴芬酸钠分别联合玻璃酸钠治疗中重度干眼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00例(200只眼)中重度干眼患者随机均分为5组,均以0.1%玻璃酸钠滴眼液(qid)为基础用药,4个研究组分别联合0.5%氯替泼诺滴眼液(tid)、0.1%氟米龙滴眼液(tid)、1%环孢素滴眼液(tid)、0.1%溴芬酸钠水合物滴眼液(bid),对照组不联用其他药物,各组疗程均为8周。于治疗前及治疗2、4、6、8周后比较各组患者的干眼症状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泪液分泌试验(SchirmerⅠ)结果、非接触眼压,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氯替泼诺组、联合氟米龙组患者治疗2、4、6、8周后的干眼症状评分、BUT、F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联合环孢素组、联合溴芬酸钠组(P<0.05),而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环孢素组患者治疗4、6、8周后的干眼症状评分、BUT、F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联合溴芬酸钠组(P<0.05)。各组患者治疗后不同时间的SchirmerⅠ结果、非接触眼压均无显著变化(P>0.05)。联合环孢素组患者眼部刺痛、烧灼感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几组(P<0.05);仅联合氟米龙组患者发生1例眼压显著升高。结论:氯替泼诺、氟米龙联合玻璃酸钠治疗中重度干眼起效快,可以明显改善症状、缩短疗程,优于其他3种方案,而氯替泼诺较氟米龙相对更安全。环孢素联合玻璃酸钠疗效优于溴芬酸钠联合玻璃酸钠和单用玻璃酸钠,但耐受性较差。 相似文献
132.
盐酸环喷托酯与托吡卡胺和阿托品的临床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盐酸环喷托酯、托吡卡胺、硫酸阿托品3种眼用制剂局部点眼后的疗效及不良反应(ADR)。方法:对600例弱视儿童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3组,每组200例,分别使用1%托吡卡胺滴眼液、1%硫酸阿托品眼用凝胶、1%盐酸环喷托酯滴眼液,观察3组散瞳效果,记录检影结果及患者发生眼部及全身ADR情况。结果:托吡卡胺组眼部及全身ADR均低于硫酸阿托品组及盐酸环喷托酯组(P<0.05),但睫状肌麻痹效果不够充分;盐酸环喷托酯组眼局部及全身ADR均低于硫酸阿托品组(P<0.05),睫状肌麻痹效果与阿托品相当。结论:盐酸环喷托酯睫状肌麻痹完全,散瞳效果好,起效快,持续时间短,ADR低。 相似文献
133.
目的 探讨合并白内障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光凝治疗的影响因素及疗效.方法 将83只眼合并白内障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按晶体混浊程度分为两组,根据FFA结果分增殖前期及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行全视网膜光凝治疗.Ⅰ组49只眼,超声乳化人工晶体(IOL)植入术前行激光治疗,术后1个月对无激光斑覆盖或光斑稀疏部位补充激光治疗.Ⅱ组34只眼,IOL植入术后1个月行FFA检查后再行激光治疗.如合并黄斑水肿,加黄斑局部"C"形光凝.激光光斑直径后极部为200 μm、中周部为300~500 pin,功率150-370 mW,曝光时间0.2~0.3 8,总点数1 200~1 800点,光斑问隔1/2~1光斑直径,分3~4次完成;黄斑局部光凝光斑直径75-125 μm,时间0.1~0.15 s,功率60~150 mW;新生血管部位采用融合光凝.术后15 d、1和3个月复查眼底,必要时补充光凝.3个月后复查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结果 80只眼行全视网膜光凝,3只眼因玻璃体积血而未完成光凝.3个月后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显示,新生血管萎缩,光凝斑清晰,出血部分吸收,无遗漏治疗区域.83只眼光凝全部结束后3个月视力提高1~2行或以上34只眼,占41.0%;视力无变化38只眼,占45.8%;视力下降11只眼,占13.3%.18只眼黄斑水肿部分或全部消退13只眼,占72.2%.结论 合并白内障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适时选择光凝治疗时机,对保持白内障术后视力稳定和延缓控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4.
透明质酸酶能解聚结缔组织细胞基质内的多糖透明质酸,增进局麻药物的扩散,从而提高对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它对球后麻醉的作用,各家说法不一。作者采用双盲随机抽样的方法,将105例老年性白内障分为两组,均作球后,van Lint和O'Brien神经阻滞麻醉,一组仅给2%利多卡因和1∶100000肾上腺素;另一组加用透明质酸酶(15IU/ml)。均行晶体囊内冷冻摘出术。其麻醉效果按以下指标进行评价: 1级:眼球固定,麻醉充分。(1)作上睑缝线无痛;(2)眼球完全不能运动;(3)眼球保持在原位;(4)结、角膜充分麻醉。2级:眼球运动受限,麻醉程度足以使眼 相似文献
135.
136.
氨基糖苷类药物(aminoglycosides)是一类能不可逆地破坏核糖体,从而阻止细菌的蛋白合成的杀菌性抗生素,它常用于治疗包括许多革兰氏阴性肠菌和葡萄球菌在内的眼和眼附属器的感染。硫酸庆大霉素和妥布霉素均为包括假单胞菌属在内的广谱抗生素,因此是对拟为革兰氏阴性细菌性角膜炎治疗的首选药物。为了预防和治疗轻度的外眼感染,常用0.3%的制剂,但对角膜感染,则需更高的浓度(1.5%)。然而,氨基糖苷类药物局部应用,对角膜和结膜上皮均可引起毒性反应。角膜的毒性反应表现为浅层点状角膜炎,角膜上皮再生延缓和角膜溃疡。结膜的毒性反应表现 相似文献
137.
徐深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1987,(6)
对1987年第5卷1期《球结膜下注射不宜加用普鲁卡因》一义,笔者有不同看法,现提出商榷。球结膜下注射,常用于角膜炎、虹膜炎及化学性眼烧伤等治疗,在用对组织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时,加用少量普鲁卡因可达到镇痛效果。该文认为普鲁卡因可引起结膜下出血,笔者认为这与进针所致损伤有关。该文还提出结膜下注射时宜用地卡因点眼作表面 相似文献
138.
139.
本文报告用肉毒杆菌毒素治疗急性第Ⅵ神经麻痹的远期效果,并对其疗效作进一步评价。本组29例急性单侧第Ⅵ神经麻痹,女性16例,男性13例,左右眼发病相等。从发病到治疗相隔12~90天(平均40天)。将提纯的肉毒杆菌毒素A在眼肌电图描记下进行注射,剂量为2.5~10单位,(一般常用量为5单位)。平均随访14个月(5~51个月)。检查用三棱镜和交替遮盖试验测量6m和0.33m注视距离的斜度。通过双眼同向运动来判定眼的能动程度,并将其分为0至-6级 相似文献
140.
自从人们认识到泪膜的稳定性可使干燥性角结膜炎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泪膜破裂时间(BUT)便成为在短期内评定某项治疗疗效的最简单的指标。然而,传统的BUT检查,实际观察的只是荧光素本身的变化,而所研究的滴眼剂的效果,还可以受其影响而发生改变。因此,只有选择对泪膜无侵害性的非荧光素染色检查,反复测定泪膜的稳定性,才能得知所研究的滴眼剂的真正效果如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