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0篇
耳鼻咽喉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11篇
内科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9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219篇
药学   52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5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脑卒中患者肱二头肌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阐明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脑卒中后肱二头肌痉挛状态患者4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4例。2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于治疗前、治疗2周时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和简化的Fugl-Meyer评分法(FMA)评定2组患者肱二头肌痉挛状态和上肢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肱二头肌MAS和FMA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2周时,联合治疗组患者肱二头肌MAS和FMA评分均明显改善(P<0.05),且联合治疗组患者肱二头肌M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1),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23)。治疗过程中联合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应用体外冲击波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肱二头肌痉挛状态,且联合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62.
目的:研究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BMSC)分泌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的表达变化。
  方法: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未经转染BMSC细胞)、阴性对照组(采用不含BDNF基因的空载质粒转染的BMSC细胞)和实验组(采用含BDNF基因的质粒转染的BMSC细胞)。 Realtime PCR 测定基因修饰的 BMSC 细胞 BDNF mRNA表达,ELISA测定基因修饰的BMSC细胞BDNF的分泌表达。
  结果:实验组第3、4、5、6、7和8代 BMSC 细胞 BDNF mRNA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3:F=491.788,P<0.05;P4:F=380.112,P<0.05;P5:F=1854.929,P<0.05;P6:F=224.540,P<0.05;P7:F=619.155,P<0.05;P8:F=10.092,P<0.05)。实验组BMSC细胞随着细胞传代,BDNF mRNA表达逐渐下降,不同代数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98.603,P<0.05)。实验组3、4、5、6、7和8代BMSC细胞BDNF的分泌表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3:F=520.609,P<0.05;P4:F=734.520,P<0.05;P5:F=152.847,P<0.05;P6:F=80.372,P<0.05;P7:F=96.083, P<0.05;P8:F=38.532,P<0.05)。实验组BMSC细胞随着细胞传代,BDNF的分泌表达逐渐下降,不同代数间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F=230.084,P<0.05)。
  结论:通过基因工程可增强BMSC细胞表达BDNF。  相似文献   
63.
目的:探讨SiPc(C35H27O5)8介导的PDT对人RPE影响的可能机制。

方法:将hRPE细胞分空白对照组、激光组、光敏剂SiPc(C35H27O5)8组、PDT 1J组、PDT 2J组,对各实验组应用CCK-8、荧光显微镜蓝光激发、DCFH-DA检测RPE细胞线粒体活性氧水平与RPE细胞凋亡率。

结果:不同浓度光敏剂\〖SiPc(C35H27O5)8\〗 介导的PDT对RPE产生的作用不一样,其中以5μg/L的浓度对RPE的杀伤作用最大。

结论:新型光敏剂SiPc(C35H27O5)8介导的PDT对RPE具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其可能机制为光敏剂\〖SiPc(C35H27O5)8\〗 介导的PDT对RPE细胞线粒体活性氧水平增加导致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4.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 of prematurity,ROP)原称晶体后纤维增生症,是一种与优生优育密切相关的可控制致盲眼病。近10余年来随着我国围产医学和新生儿学的快速发展,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经抢救存活率明显提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也相应增加,严重影响了早产儿的生存质量,也使近年来因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问题引起的医疗纠纷呈逐年增多之势。本文观察吸氧时间和吸氧浓度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率和发病程度的关系,以期揭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65.
目的:研究熊胆引流液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STZ诱导糖尿病SD大鼠模型,治疗组给予引流熊胆液灌胃,观察血糖、体质量变化和24wk视网膜组织SOD和MDA水平及超微结构改变。结果:糖尿病大鼠视网膜SOD水平下降,MDA水平上升,病理改变主要是三级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的线粒体病变和细胞的变性、凋亡。引流熊胆液组与糖尿病模型组对比体重和血糖没有改变,而视网膜SOD水平升高,MDA水平降低,超微结构病变明显减轻。结论:引流熊胆液可以下调高血糖视网膜的氧化应激水平,减轻线粒体的病理改变,阻止神经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6.
目的:研究大鼠角膜碱烧伤后角膜淋巴管生成及VEGF-C和VEGFR-3的表达。方法:制作角膜碱烧伤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正常角膜及烧伤后1,3,5,7,14,21,28d角膜组织中VEGF-C和VEGFR-3的表达,免疫组化LYVE-1(淋巴管内皮特异标记物)染色观察角膜中淋巴管生成情况,电镜观察烧伤后14d角膜新生淋巴管状况。结果:角膜碱烧伤后,VEGF-C和VEGFR-3的表达明显升高,烧伤后3d,角膜中出现淋巴管。结论:角膜碱烧伤后新生淋巴管生成伴VEGF-C和VEGFR-3高表达。  相似文献   
67.
目的:探讨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反义寡核苷酸对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HLECs)合成CTGF与α-SMA表达的影响。方法:测定CTGF反义寡核苷酸对体外培养HLECs的转染率;应用CTGF反义寡核苷酸直接转染第3代HLECs进行细胞生长曲线的测定;采用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细胞CTGF和α-SMAmRNA水平。结果:直接导入法反义寡核苷酸进入较慢,但72h未出现细胞毒性。CTGF-ASON直接导入法培养细胞72h后可见对细胞增殖抑制作用。直接导入法处理48h后,TGF-β1刺激能显著增加CTGF以及α-SMAmRNA的表达,但却可被CTGF-ASON直接导入法所抑制,而错义寡核苷酸却没有这种作用。结论:CTGF反义寡核苷酸直接转染HLECs能抑制TGF-β1诱导的CTGF与α-SMA表达上调,提示阻断CTGF可能是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68.
基质金属蛋白酶(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MMPs)是一类金属依赖的水解酶家族,是细胞外基(extracelluar matrix,ECM)降解的主要介质,其主要功能是降解细胞外基质,在细胞迁移、组织重建和修复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MMPs的蛋白水解活性主要靠与其抑制剂(tissueinhibitor of MMPs,TIMPs)之间平衡来调节。组织中MMPs与TIMPs之间保持着相对平衡状态,它们的平衡和相互影响决定着细胞外基质是降解还是聚集。ECM不但可作为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生长增殖的支架,而且还起促进LECs增殖、移行和黏附作用,最终导致晶状体后囊膜的混浊和纤维化。  相似文献   
69.
李隽  徐国兴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8):1446-1456
目的:探究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前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类药物的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Pubmed、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等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7-01,语种不限,检索文献类型为随机对照试验;采用Jadad量表及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风险偏倚评估工具评价所纳入研究的质量,采用GRADEpro软件对各评价指标的参数进行循证医学质量评价;采用漏斗图检测所纳入文献的发表偏倚;最后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发表时间介于2008/2016的16篇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共包含923例患眼,其中493例患眼进入PPV联合术前玻璃体腔内注射anti-VEGF组(试验组),430例患眼进入单纯行PPV组(对照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1)试验组术中出血的发生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OR=0.06,95%CI(0.02~0.15),P<0.0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2)试验组手术持续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WMD=-29.13,95%CI(-36.95~-21.30),P<0.0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试验组术后早期[OR=0.29,95%CI(0.19~0.44),P<0.01]及晚期[OR=0.34,95%CI(0.20~0.58),P<0.01]玻璃体出血的概率均低于对照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4)试验组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水平不优于对照组[WMD=-0.51(LogMAR),95%CI(-1.10~0.08),P=0.09],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试验组术中医源性视网膜破裂发生概率低于对照组[OR=0.24,95%CI(0.14,0.40),P<0.01],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在纳入的16篇文献共493例试验组患眼中,无1例报道出现与注射anti-VEGF类药物相关的明显眼内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PD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前玻璃体腔内注射抗VEGF类药物是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能够显著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改善患者的整体治疗效果.其具体的实施方案,如注射药物的剂量、玻璃体腔内注射与手术的间隔时间等,还有待进一步的探索与完善.  相似文献   
70.
两种小切口白内障手术在复明工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复明工程中应用超声乳化和手法小切口开展批量白内障手术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282例患者施行小切口白内障手术,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Phaco组)168例,行手法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术(MSICS)组114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术后视力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Phaco组视力≥0.3者79.2%,核硬度≤Ⅲ者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发生率4.3%,角膜水肿发生率22.2%,核硬度≥Ⅳ者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13.7%,角膜水肿68.6%;MSICS组视力≥0.3者78.1%,核硬度≤Ⅲ者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发生率3.8%,角膜水肿发生率19.0%,核硬度≥Ⅳ度者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发生率5.7%,角膜水肿发生率14.3%。结论:在技术和设备条件得到保障的时候,可以采用Phaco或MSICS两种小切口方法进行批量白内障复明手术;对于核硬度≥Ⅳ的白内障,MSICS手术安全性高于Phaco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