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44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60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8篇
  1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背景:器官移植耐受的最佳效果是能够诱导对移植抗原的特异性免疫耐受。 目的:探讨小鼠异基因皮肤移植后,通过受体同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重建免疫系统诱导移植皮肤免疫耐受的可行性。 方法:取BALB/c小鼠骨髓。以C57BL/6小鼠为供体,BALB/c小鼠为受体,进行异基因皮肤移植;32只受体鼠随机均分为4组:移植对照组、环孢素A组、照射组和骨髓移植组。 结果与结论:照射组小鼠10 d内全部死亡,外周血白细胞数呈持续性降低;而骨髓移植组小鼠长期存活,白细胞数全身照射后6 d降到最低,之后持续性增高,照射后21 d与环孢素A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 0.05),移植皮肤存活时间显著长于其他各组(P < 0.01),其淋巴细胞浸润及组织结构破坏明显减少,小鼠脾细胞对供体小鼠脾细胞增殖反应显著降低。说明同基因骨髓细胞移植重建免疫系统可显著延长小鼠移植皮肤存活时间,可诱导供者特异性免疫耐受。  相似文献   
62.
SP600125对大鼠肝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SP600125作为JNK激酶抑制剂,可特异性阻断JNK细胞转导通路,对肝脏缺血再灌注又起到怎样的作用,目前尚无相关研究.目的:应用SP600125对肝脏缺血再灌注进行干预,分析JNK信号转导通路在该病理生理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将30只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组及SP600125组各10只.假手术组仅行进腹手术;缺血再灌注组行进腹手术,阻断肝左中叶的血供;SP600125组于术前半小时腹腔注射SP600125 15 mg,kg,其他操作同缺血再灌注组.于复灌后2 h取材,分别测定各组血清肝功能酶活性,通过苏木精伊红切片染色观察肝组织结构的病理变化,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中p-JNK表达并进行半定量分析,以比色法检测肝脏丙二醛含量及髓过氧化物酶活性.结果与结论:相对于缺血再灌注组,SP600125组血清肝功能酶活性明显下降,肝脏p-JNK表达较低,肝脏髓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丙二醛含量下降,病理损伤有所缓解.提示JNK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在肝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被广泛激活,应用JNK抑制剂SP6001 25对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3.
传统上将良性结直肠息肉分为两大类:增生性息肉(hy-perplasticpolyps,HP)和腺瘤性息肉(adenomatouspolyps,AP),这两类息肉有不同的结构及歧异的上皮生长和分化模式。通常认为HP无恶变倾向,而AP被认为是结肠腺癌的前...  相似文献   
64.
溃疡性结肠炎与抗中性粒细胞胞浆自身抗体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溃疡性结肠炎病人血清中存在不典型抗中性粒细胞胞浆自身抗体,该抗体的靶抗原可能与β-葡萄糖醛酸酶、溶菌酶、组蛋白酶-G和乳铁蛋白等有关。它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关系并不密切,但可以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血清学和遗传学标记。  相似文献   
65.
T抗原检测在大肠腺癌及其癌前状态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T抗原在大肠腺癌及其癌前状态的临床意义,用半乳糖氧化酶法对大肠腺癌、大肠息肉,溃疡性结肠炎在内的225例病人和100例正常对照者的直肠粘液标本作T抗原检测,结果:腺癌病人的T抗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其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2.5%和85%。息肉病人的T抗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仅有腺瘤史者的T抗原阳性明显低于现有腺瘤者,与对照组相近。溃疡性结肠炎活动病人的T抗原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程  相似文献   
66.
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白介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 了解白介素(IL)在溃疡性结肠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免疫组化方法及自动图像分析仪定量检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道不同病变部位、不同病情程度以及不同治疗效果的肠黏膜活检组织中IL-1、IL-4、IL-6和IL-8的表达。结果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与肿瘤组和正常组相比,IL-1、IL-6和IL-8在肠黏膜中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IL-4水平则显著降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受累黏膜的IL-1、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未受累黏膜,IL-4则显著降低。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轻度患者,IL-4则相反。IL-1、IL-6和IL-8在溃疡性结肠炎缓解组明显低于未缓解组。结论 IL-1、IL-4、IL-6和IL-8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有关,可作为评估病情和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67.
顺铂诱导肝细胞性肝癌细胞凋亡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顺铂(CDDP)体内诱导肝细胞性肝癌(HCC)细胞凋亡的发生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8例HCC患者随机分成2组,10例行CDDP诱导治疗,另8例作对照。用流式细胞仪(FCM)检测2且患者患者手术切除之肿瘤组织,作凋亡及细胞周期分析。结果:CDDP治疗组肝癌细胞凋亡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CDDP治疗组肿瘤细胞G0-G1期对照组明显增加;而S期细胞有显著减少。细胞增殖指数(PI)在CDDP治  相似文献   
68.
69.
目的体外诱导、培养大鼠(Lewis大鼠)骨髓来源改良树突状细胞(DC),为进一步研究核苷酸圈套技术抗移植排斥反应作准备。方法Lewis大鼠骨髓造血于细胞,体外经重组大鼠细胞因子GM-CSF、IL-4诱导成DC;核因子-kB(NF-kB)圈套寡核苷酸(NF-kB decoy ODN)用于阻止DC的成熟,降低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制备改良的DC;LPS用于刺激DC的成熟。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分子CD11c、CD80、CD86等的表达情况,分析DC的细胞特性。结果体外GM-CSF和IL-4诱导的大鼠骨髓来源DC纯度高、数量丰富。NF-kB decoy ODN能明显降低DC表面分子(CD11c、CD80、CD86等)的表达,表现为非成熟状态;经LPS刺激仍能保持非成熟状态。结论经NF-kB decoy ODN处理的大鼠骨髓来源DC,其状态稳定,低表达表面分子和其刺激分子,可作为进一步研究的DC疫苗。  相似文献   
70.
目的:探讨用超声微泡造影剂介导血管生成素-1(Ang-1)基因治疗兔下肢缺血的可行性.方法:将15只大白兔左侧股动脉及其分支切断结扎后随机分成3组:介导组采用局部注射pEGFP/Ang-1质粒与超声微泡造影剂的混合物并用超声照射;非介导组局部直接注射pEGFP/Ang-1质粒;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治疗4周后进行血管造影,了解侧支循环和新生血管情况.结果:在侧支循环建立和新生血管方面,介导组较多,非介导组其次,对照组较少.结论:用超声微泡介导的Ang-1基因转染,可促进缺血骨骼肌的血管新生和侧支循环建立,为下肢缺血性疾病的基因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