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286篇
  免费   1614篇
  国内免费   1431篇
耳鼻咽喉   489篇
儿科学   309篇
妇产科学   260篇
基础医学   1427篇
口腔科学   573篇
临床医学   4856篇
内科学   3056篇
皮肤病学   325篇
神经病学   939篇
特种医学   1729篇
外国民族医学   54篇
外科学   3498篇
综合类   10700篇
预防医学   4993篇
眼科学   567篇
药学   4047篇
  38篇
中国医学   4317篇
肿瘤学   1154篇
  2024年   116篇
  2023年   486篇
  2022年   616篇
  2021年   532篇
  2020年   537篇
  2019年   571篇
  2018年   619篇
  2017年   409篇
  2016年   567篇
  2015年   627篇
  2014年   1573篇
  2013年   1353篇
  2012年   1605篇
  2011年   1851篇
  2010年   1976篇
  2009年   1947篇
  2008年   2015篇
  2007年   2034篇
  2006年   1875篇
  2005年   1933篇
  2004年   1921篇
  2003年   1714篇
  2002年   1539篇
  2001年   1385篇
  2000年   1463篇
  1999年   1285篇
  1998年   1163篇
  1997年   1171篇
  1996年   1109篇
  1995年   1020篇
  1994年   977篇
  1993年   705篇
  1992年   644篇
  1991年   636篇
  1990年   486篇
  1989年   489篇
  1988年   323篇
  1987年   341篇
  1986年   277篇
  1985年   244篇
  1984年   230篇
  1983年   191篇
  1982年   136篇
  1981年   170篇
  1980年   116篇
  1979年   77篇
  1978年   38篇
  1965年   35篇
  1964年   25篇
  1958年   2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修复骨缺损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填充修复骨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骨缺损94例,男59例,女35例;年龄11~72岁,平均39.4岁。骨缺损部位:胸腰椎38例,跟骨25例,胫骨15例,股骨7例,肱骨近端3例,桡骨远端5例,近节指骨1例。骨缺损原因:骨折塌陷复位后骨缺损63例,骨髓炎20例,骨囊肿6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4例,内生软骨瘤1例。骨缺损范围为1cm×1cm~4cm×20cm,用CPC填充修复,CPC充填量为3~42g,其中单纯CPC填充修复74例(胸腰椎骨折行椎体成形38例,骨折复位后空腔充填25例,良性骨肿瘤病灶刮除后充填11例),载药CPC填充修复骨髓炎20例。结果: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4~48个月,平均29.6个月。全部患者术后未见过敏或毒性反应,无皮疹或高热,血钙、磷、碱性磷酸酶均正常,切口无瘙痒感。随访时X线片显示,植入CPC与宿主骨接触紧密,界面处未见间隙存在,骨缺损处的解剖形状完全或大部分恢复,未见脱落现象,随访时部分患者CPC部分降解成骨。9例发生术后伤口渗出,为淡黄色清亮稀薄分泌物,细菌培养阴性,经换药后伤口愈合良好。结论:CPC填充修复骨缺损安全有效,并发症少,是理想的骨替代品,载药CPC是治疗骨髓炎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92.
为了探索移植肾脏不同时期纤维化进展的病理特点,笔者对本院近十几年出现的移植肾肾纤维化标本的病变特点进行病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3.
目的探讨抗癌药物动脉灌注后对局部轴型皮瓣血运影响的组织学评价。方法在猪腹部的腹壁上动脉插管灌注抗癌药物,10d后在猪腹部形成以腹壁上血管为蒂的岛状皮瓣,通过对灌注区域轴型血管供养的岛状皮瓣的成活率、光镜、透射电镜及血管铸型透明标本的组织学观察,显示其血管结构及构筑的变化。结果抗癌药物用于局部动脉灌注后,使局部轴型血管支配的血管网有损伤的表现,岛状皮瓣远端的血运显著降低。结论抗癌药物经动脉灌注后可影响局部轴型皮瓣的血运,使皮瓣血供的安全范围缩小,为提高相关修复手术的成功率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两种单静脉入路法和动静脉双入路法治疗PDA各自的优缺点及最佳适应症,为PDA患者选择合理介入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103例PDA患者经三种不同介入方法治疗,其中单静脉入路超声法37例,单静脉入路造影法14例,动静脉双入路法52例。PDA的位置、形态、大小经不同方法观察,单静脉超声法经超声观察,单静脉造影法在PDA内或降主动脉近PDA口外造影观察,动静脉双入路在主动脉弓降部侧位造影观察。选择合适型号的Amplatzer伞经股静脉建立的轨道进行封堵。术后15 min经胸超声及心脏听诊判断有无分流。术前、术后均行血流动力学测定,术后3 d、1个月复查超声心动图,观察大动脉水平有无分流及动脉导管未闭再通。结果103例患者全部一次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术中操作平均透视时间(10.45±4.35)min,心导管检查测肺动脉收缩压由术前轻度增高[(33.2±3.11)mmHg]降为正常[(22.03±5.3)mmHg]。术后即刻所有患者心前区双期连续性杂音消失,术后无残余分流,无任何并发症发生,随访1个月未发生动脉水平分流及动脉导管再通。结论单静脉入路Amplatzer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简化了手术程序,不用或减少造影剂用量,缩短了操作透视时间,手术成功率高,疗效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
肺鳞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肺鳞癌组织中淋巴管密度和纵隔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肺鳞癌纵隔淋巴结无转移组22例,肺鳞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组18例,肺炎性假瘤组10例.用LYVE-1/CD34免疫组化双染色法区分淋巴管和血管并观察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VE-1)蛋白表达的情况,并与手术纵隔淋巴结清扫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肺鳞癌组织周边部淋巴管密度远大于内部和炎性假瘤组织.肺鳞癌组织内部淋巴管和炎性假瘤组织淋巴管密度相似.肺鳞癌组织周边部淋巴管密度纵隔淋巴结转移组大于无纵隔淋巴结转移组.肺鳞癌组织内部淋巴管密度纵隔淋巴结转移组和无纵隔淋巴结转移组相似.结论肺鳞癌组织淋巴管生成主要在周边部,肺鳞癌细胞主要经过原发灶周边部增生的淋巴管转移至纵隔淋巴结.  相似文献   
96.
目的观察口服吲达帕胺对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6例患者停用其他降压药物3天后用吲达帕胺2.5mg每天1次口服用动态血压24小时进行观察.结果吲达帕胺治疗前的动态血压24小时均值明显高于治疗后(P<0.01).结论吲达帕胺是一种安全有效新型抗高血压药物,长期保持每日1次,可平稳降压,副作用少,简化了给药次数,与同类产品比较有更好顺应性.  相似文献   
97.
弱视眼是眼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病率之高,患弱视学生之多,应引起家长和老师们的关注。目前,各种药物与物理治疗均未能取得好的效果,而摘掉眼镜,使视力恢复正常是人们梦寐以求的愿望。易患弱视眼的学生弱视是指眼内没有器质性病变,戴眼镜又不能将视力矫正到正常水平的一种眼病。我国规定将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矫正视力低于0.9者列为弱视。弱视是较常见的儿童眼病,据统计,儿童中弱视发生率为1.3%~30%。造成弱视的主要原因可分5大类。1.睡眠时间少的孩子。在儿童生长发育的快速期,特别是7~9岁和12~14岁时,如果睡眠时间少,会引起部分儿童发生弱…  相似文献   
98.
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方法 回顾性分析 4 3例肾移植术后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男 35例 ,女 8例 ,平均年龄 32岁。发病时间平均为术后 5 9d。 结果  4 3例患者中 ,白色念珠菌 16例 ,克柔念珠菌 4例 ,近平滑念珠菌 2例 ,曲霉菌 4例 ,毛霉菌 3例 ,新型隐球菌 1例 ,奴卡菌 2例 ,其中 14例有细菌、巨细胞病毒混合感染。 11例培养阴性。氟康唑10 0mg/次 ,3次 /d ,连续 10d ,治愈 2 3例 ;两性霉素B脂质体 5 0mg/d ,连续 10d ,治愈 17例 ;死亡 3例。 结论 肺部真菌感染是肾移植术后的严重并发症 ,死亡率高。早期诊断与治疗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9.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CT和MRI等新的检查设备的不断问世和普及开展,脑卒中的确诊率大大提高,加上临床治疗水平不断提升和手段不断拓展,大大降低了脑卒中死亡率。但随着人口老年化的加剧,脑卒中发病率相对和绝对地应增高,致残率也增多,特别是重症脑卒中病人的致残率更高,对这类病人的早期康复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回顾性总结了我院神经内科自2001年10月以来1078例脑卒中病人的康复治疗、护理情况,浅谈一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0.
胃窦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规胃窦癌根治术(D2)是行胃远端大部切除,残胃行毕Ⅰ或毕Ⅱ式吻合,保留脾脏,残胃血供由胃短血管提供.本组病例均为胃窦癌合并肝硬化脾功能亢进,需切除脾脏,是做全胃切除还是仅做标准的胃窦癌根治?如何保留残胃血供?我们自2002年至2007年收治17例胃窦癌合并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脾功能亢进患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