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2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目的观察大鼠角膜组织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NF-relatedapoptosis-inducingligand,TRAIL)及其死亡受体4(deathreceptor4,DR4)的表达及分布情况,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取正常大鼠角膜组织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TRAIL及其受体DR4在角膜组织中的表达状况。结果在正常角膜组织中TRAIL及其受体DR4均有表达,主要分布于上皮层及内皮层,基质层也有少量表达。结论正常大鼠角膜组织中有TRAIL及其受体DR4的表达。  相似文献   
22.
目的 了解胃腺癌细胞株SGC7901细胞对不同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选择化疗药物提供信息. 方法 分别用5氟尿嘧啶、阿霉素、顺铂、表阿霉素、丝裂霉素、环磷酰胺的常规用药峰浓度孵育SGC7901,采用MTT法,测量孵育前后细胞的吸光度,计算各化疗药物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率. 结果 在常规峰浓度时对SGC7901细胞的抑制率分别为: 5氟尿嘧啶57.4%、阿霉素56.4%、顺铂39.8%、表阿霉素38.0%、丝裂霉素92.2%、环磷酰胺15.0%. 结论 SGC7901对化疗药物的敏感性依次为丝裂霉素、5氟尿嘧啶、阿霉素、顺铂、表阿霉素及环磷酰胺.达到50%以上抑制率的药物只有丝裂霉素、5氟尿嘧啶、阿霉素.  相似文献   
23.
角膜基质营养不良包括颗粒状、格子状和斑状角膜营养不良,前两种角膜基质营养不良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后者由Gronenouw于1890年首次报道,属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发病人数少。我们在临床上诊治了斑状角膜营养不良一家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4.
笔者报道了1例胃腺癌乳腺转移18F-氟脱氧葡萄糖(FDG)PET/CT显像的病例,从临床表现、18F-FDG PET/CT影像学表现、病理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方面分析了该病的特点。胃腺癌乳腺转移在临床上罕见,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漏诊及误诊,确诊需经组织病理学检查。18F-FDG PET/CT检查可以早期筛查全身病灶,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25.
目的:观察新鲜羊膜与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对急性眼化学烧伤的修复作用,为临床急性眼化学烧伤的视功能恢复探索更为有效的方法。方法:2001—01/2002-08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眼科收治急性眼化学烧伤患12例12眼,于伤后1~5d行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联合新鲜人羊膜移植重建眼表,随访观察羊膜植片情况、眼表上皮化时间和视力恢复情况。结果:随访6-12个月,12例12眼眼表面重建成功,未见新鲜羊膜植片急性排斥反应,及感染发生;无新生血管、假性胬肉及角膜上皮缺损。7眼角膜透明,3眼角膜云翳,1眼角膜斑翳,1眼角膜白斑,视力均不同程度的提高,11眼脱盲。结论:新鲜人羊膜移植联合自体角膜缘上皮移植是修复急性眼化学烧伤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6.
目的:研究核因子-κB(NF-κB)及其下游因子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正常角膜中的表达规律,为进一步研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健康清洁级Wistar大鼠5只,体重200~250g。10%水合氯醛溶液腹腔注射麻醉后立即摘除眼球共10个,剪下完整角膜(带角膜缘),置于4%多聚甲醛溶液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每份标本连续制作4张4μm切片,1张行HE染色,其余3张分别用于NF-κB、ICAM-1、VEGF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SABC法)检测。结果:正常的大鼠角膜中,NF-κB及其下游因子ICAM-1、VEGF在角膜上皮层细胞内有较弱的基础表达,主要表达在基底层细胞;而在角膜基质层及内皮细胞未见阳性表达;NF-κB、ICAM-1、VEGF在正常大鼠角膜的表达部位及表达强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结论:NF-κB可能通过调控ICAM-1、VEGF等基因的表达,参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及角膜新生血管形成,起着中心调控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7.
彭小娟  陆晓和  张永强 《广东医学》2006,27(8):1199-1200
目的观察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植入术矫治眼窝畸形的临床效果。方法摘除眼球或剜除眼内容物,剪断视神经,植入羟基磷灰石义眼台于巩膜壳内或肌锥内。结果采用上述方法矫治眼窝畸形30例(30眼),均获得良好效果。结论羟基磷灰石义眼台是理想的眼窝充填材料,手术方法简单,符合眼球运动功能,达到眼窝整形与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28.
目的:观察扶正养荣膏防治非霍奇金淋巴瘤(NHL)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疗效。方法:纳入中医辨证分型为气血两虚型NHL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化疗或免疫化疗,观察组在化疗或免疫化疗的基础上,给予扶正养荣膏口服,20g/次,2次/d,21d为1个疗程,共1疗程。治疗期间,两组均给予同样的对症支持治疗。结果:(1)白细胞减少情况比较:对照组化疗后WBC减少发生率为65.25%,观察组为43.3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80%,观察组为89.1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两组rhG-CSF使用情况比较:对照组使用rhG-CS率为46.61%;观察组使用率为30.8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4)两组后续化疗按时进行率比较:对照组为83.90%,观察组为95.00%,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扶正养荣膏具有防治NHL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的作用;而且能改善症状,减少rhG-CSF使用率,提高化疗按时进行率...  相似文献   
29.
彭小娟 《广东医学》2008,29(10):1648-1648
患儿,男,1岁,因摔伤后右眶周肿胀1月余于2007-04-06来我院眼科门诊.既往无鼻出血、牙龈出血等病史.查体:右眼球追随光源运动良好,右下眼睑至右面部、颧部可见局部青紫、隆起,可触及约5 cm×4 cm大小包块,质硬,不活动.  相似文献   
30.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在角膜移植排斥反应中的作用,为进一步研究角膜移植排斥反应发病机制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实验于2004-12/2005-02在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眼科完成。实验分组:同基因移植组Wistar大鼠5只为供者,Wistar大鼠10只为受者;同种异体移植组Wistar大鼠5只为供者,SD大鼠10只为受者。同种异体移植+环孢素A治疗组Wistar大鼠5只为供者,SD大鼠10只为受者。建立大鼠穿透性角膜移植动物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角膜移植术后植片中核因子-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显微镜下记数植片中央区400倍视野中阳性细胞数的平均值,并以植片排斥反应指数及病理学表现作参照。结果:纳入实验大鼠30只,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同基因移植组角膜植片中的角膜上皮细胞、基质细胞及内皮细胞有核因子-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微弱表达,表达强度分别为3.16&;#177;1.25,2.83&;#177;1.54;同种异体移植组角膜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基质层细胞及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因子-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表达增强,分别为16.77&;#177;2.76,13.63&;#177;1.93;同种异体移植环孢素A治疗组角膜上皮细胞、内皮细胞、基质层细胞及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有核因子-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弱表达,分别为6.77&;#177;1.86,4.57&;#177;1.91。②各组间核因子-κB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强度有显著性差异(P〈0.01)。③对比观察发现,各组角膜植片中NF和细胞-κB间黏附分子-1的表达部位和强度相似,相关性分析核因子-κB与细胞问黏附分子-1的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0.875,P〈0.01).且核因子-κ的表达与排斥反应指数也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r=0.829,P〈0.01)。结论:核因子-κB可能通过调控细胞间黏附分子-1等基因的表达.参与角膜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在角膜移植免疫中起着中心调控者的作用。而免疫抑制剂CsA通过减弱核因子-κB核转位和发挥活性,抑制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