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4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37篇
内科学   23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6篇
特种医学   13篇
外科学   17篇
综合类   39篇
预防医学   34篇
眼科学   7篇
药学   24篇
中国医学   10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1.
研究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BAEB)对DSS诱导+白念珠菌(CA)定植状态下的小鼠急性溃疡性结肠炎(UC)的作用机制。将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DSS组,DSS+CA组,BAEB高、中、低剂量组,阳性药Mesalazine组。观察小鼠一般情况,平板法检测小鼠肠道内容物真菌载荷量,HE染色观察小鼠结肠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ASCA及结肠黏膜组织IL-6,IL-8,IL-1β,HBD-2,HBD-3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与DSS模型组相比,DSS+CA组小鼠一般状况及血清ASCA无明显变化,但肠道CA载荷量、组织病理损伤程度、结肠黏膜组织IL-6,IL-8,IL-1β,HBD-2,HBD-3的蛋白水平均超过DSS组,BAEB高剂量与Mesalazine治疗能改善结肠组织病理,降低IL-6,IL-8,IL-1β,HBD-2,HBD-3的表达水平。上述结果提示,BAEB能有效改善DSS+CA定植下的UC小鼠结肠病理及免疫性损伤,对肠道真菌过度定植相关肠炎的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2.
目的 探讨超声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在葡萄膜转移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9例(9只眼)葡萄膜转移癌病例的超声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的检查结果进行同顾性分析,其中8例脉络膜转移癌,1例虹膜转移癌。结果 脉络膜转移癌者A超扫描为中-高强度反射且波峰不规则;B超检查为眼球后极部或视盘周围呈扁平状隆起的内回声不均病灶并伴有病灶周围渗出性视网膜脱离;眼底血管造影早期表现为无脉络膜背景荧光的暗区,而后逐渐显现斑点状高荧光,晚期荧光融合增强呈斑驳样。虹膜转移癌者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可见虹膜实质层的广泛增厚隆起,边缘较整齐,内回声较均匀呈中等强度。结论 超声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在葡萄膜转移癌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尤其对于不典型病例,与其他脉络膜占位性病变难区分的时候,应注意其眼底典型的表现以及影像学的特点,减少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33.
目的:观察测定机体可感受艾灸热源阈值距离与可感受艾灸热源移动频率。方法:均采用江西热敏灸艾条,实验观察30例健康志愿者大椎穴处可感受艾灸热源距离阈值。实验2以约30次/min与约60次/min的频率做垂直往返运动,观察60例健康志愿者大椎穴处能否感受到艾灸热源的运动。结果:实验30例可感受艾灸热源距离阈值测定组中,可感受最近距离为9cm,平均距离为14.9cm。实验2 60例可感受艾灸热源移动频率测定组中,30次/分组中全部可感受热源的移动,60次/min组中7例不能感受到热源移动。结论:若以约30次/min的变化频率,14.9cm的变化距离来进行雀啄灸,机体可感受到艾灸热源位置移动变化。  相似文献   
34.
目的 分析Castleman病(CD)多系统病变的CT表现特征,提高对本病各系统受累的影像学认识。方法 选取31例经病理确诊为Castleman病的CT图像资料,其中单中心型(UCD)17例,均为透明血管型(HV);多中心型(MCD)14例,均为浆细胞型(PC)。结果 17例UCD位于颈部3例,胸部9例,腹部5例,CT表现为单发均质或主体均质等密度类圆形肿物,14例增强后肿物呈均质或主体均质明显强化。4例出现结外器官肺异常,3例表现为肺内小结节影,1例呼吸气相HRCT两肺表现为闭塞性细支气管炎。14例MCD均可见全身多发淋巴结肿大,11例增强扫描显示肿大淋巴结均质强化;其中淋巴结轻度强化7例,中度和明显强化各2例。14例MCD中,12例出现结外器官组织异常,其中8例出现肺部异常,7例肝脾肿大,4例出现浆膜腔积液;肺部异常表现为两肺小叶中心分布小结节影8例,1~2 cm大结节影2例;其他征象包括:磨玻璃密度影、小叶间隔增厚和索条影各4例,斑片状实变3例,囊腔2例,血管支气管束增粗1例。结论 CD除了淋巴结外,还累及结外器官,具体CT表现与CD的病理分型有关。  相似文献   
35.
食管癌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癌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食管癌的X线钡餐造影与CT检查结果。结果10例早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为:局限性粘膜中断破坏,小的龛影和充盈缺损,局限性腔壁线毛糙和管壁僵硬;48例中晚期食管癌的X线表现为:明显的粘膜紊乱、中断及破坏,不规则的充盈缺损和龛影,管腔狭窄,管壁僵硬,扩张受限,钡剂通过受阻,纵隔内软组织肿块影。10例早期食管癌CT检查仅发现6例,表现为局限性的管壁增厚;48例中晚期食管癌的CT表现为: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或闭塞,软组织肿块,周围组织器官侵犯,淋巴结和肝肺等远处转移。结论食管癌首选食管钡餐检查,对于早期食管癌的检出率X线钡餐造影优于CT检查。CT除可显示食管癌病变本身外,还可显示周围组织器官侵犯及淋巴、远处转移情况,可为临床确定治疗方案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6.
武聪聪  陈殿森  强军  王慧莹 《食管疾病》2022,(2):124-127+160
食管癌是中国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对食管癌的早期诊断是食管癌预后的关键因素,而影像学在诊断食管癌的应用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主要探讨临床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如X线、超声内镜、MRI等检查方法在食管癌临床诊断、分期及预后评价中的应用和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37.
目的 从细胞因子、人β- 防御素(human beta defensin,HBD)及Toll样受体(toll- like receptors,TLRs)途径探究白头翁汤正丁醇提取物(butyl alcohol extract of Baitouweng Decoction,BAEB)抗白念珠菌的机制。方法 以Caco- 2细胞为实验模型,先以BAEB作用Caco- 2细胞24 h,再加入热灭活的白念珠菌SC5314孢子(Candida albicans,C.A)共培养24 h,以MTT法测定Caco- 2细胞存活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Caco- 2细胞上清液白细胞介素- 6(interleukin- 6, IL- 6)、IL- 8、IL- 1β、HBD- 2、HBD- 3水平;采用普通PCR法检测Caco- 2细胞TLR1、TLR2、TLR4、TLR5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C.A单独作用的Caco- 2细胞中IL- 6、IL- 8、IL- 1β、HBD- 2、HBD- 3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TLR1、TLR2、TLR4、TLR5 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与C.A单独作用相比,BAEB预保护Caco- 2细胞后,Caco- 2细胞中IL- 6、IL- 8、IL- 1β及HBD- 2、HBD- 3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TLR1、TLR2、TLR4、TLR5 mRNA表达水平也显著下调(P<0.05),BAEB高剂量的效应最明显。结论 BAEB抗白念珠菌的机制与下调细胞因子、HBD及TLRs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8.
目的:探讨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对慢性鼻-鼻窦炎(CRS)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8例2015年4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接受头孢类药物进行治疗的38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6.84%、76.32%,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应用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可促进疗效显著提高,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9.
<正>前列腺增生及膀胱肿瘤为泌尿外科常见疾病,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及部分膀胱肿瘤,经尿道电切手术由于创伤小,患者恢复快等优点,逐渐成为治疗这两种疾病的主要方式。随着该术式的广泛应用,其罕见的并发症即膀胱内气体爆炸的报道逐渐增多。膀胱内爆炸可导致各种类型的膀胱损伤,严重时甚至导致手术失败而转开放手术,故逐渐得到泌尿外科广大同仁的重视[1]。我科近年来开展经尿道电切手术约3 000例,其中发生膀胱爆炸2例,现  相似文献   
40.
目的 探讨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应用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修复手、足、小腿等部软组织缺损15例,根据病损的部位及大小需要设计并制备皮瓣:观察皮瓣色泽、张力、皮温及毛细血管充盈试验情况.结果 15例移植皮瓣术后全部成活,3例患者术后皮瓣显示苍白,毛细血管充盈试验缓慢,3 d后缓解.2例皮瓣远端缝合口边缘发黑,3周后脱痂,深层愈合良好.随访3~6个月,皮瓣愈合好,无骨髓炎及感染复发病例,臃肿逐渐消退,外形满意.皮瓣一期愈合13例,占86.66,延迟愈合2例,占13.33%.其中顺行皮瓣移植者6例,存在并发症1例,一期愈合率为83.33%,逆行皮瓣移植者9例,存在并发症1例,一期愈合率为88.89%,2组样本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下肢及足踝部皮瓣移植面积为(51.88±44.90)cm2,手部皮瓣移植面积为(9.71±5.06)cm2,2组样本皮瓣面积大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样本愈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应用穿支血管筋膜蒂皮瓣转移修复软组织缺损选材灵活,手术操作简便,不损伤主要血管,皮瓣成活率高,外形良好等特点,在皮瓣移植过程中,皮瓣面积的大小、无论是逆行或顺行移植对皮瓣的一期愈合率不构成影响,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