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2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7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50篇
基础医学   7篇
临床医学   31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53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20篇
综合类   45篇
预防医学   37篇
眼科学   10篇
药学   28篇
  2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Fas、Bcl-2、Ki-67在尖锐湿疣皮损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CA)细胞Fas,Bcl-2,Ki-67表达的意义。方法:对28例CA用免疫组化法,观察Fas,Bcl-2及Ki-67的阳性表达。  相似文献   
142.
143.
目的 本研究以司帕沙星为对照药,对国产二类新药甲苯磺酸托氟沙星进行临床研究,以评价后者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双盲双模拟、多中心区组随机试验设计。托氟沙星胶囊150mgtid,餐后服用,司帕沙星胶囊300mg,qd,疗程均为7-14d。结果 试验组完成100例、对照组104例。两组各病种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88.00%与87.50%;细菌清除率分别为88.51%与86.59%。试验组与对照组各对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体外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托氟沙星的抗菌活性与司帕沙星、氧氟沙星、环丙沙星相似,对革兰氏阳性菌的抗菌活性明显优于阿奇霉素。甲苯磺酸托氟沙星可引起轻微的消化道症状、短暂中枢兴奋症状及皮疹,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00%;司帕沙星可引起短暂中枢兴奋症状、轻微消化道症状、光敏反应及实验室肝功的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35%。各对应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甲苯磺酸托氟沙星作为一种广谱抗菌药物,抗菌活性较强,合理使用可安全有效地治疗由敏感菌引起的轻、中度细菌性感染。  相似文献   
144.
<正> 患者男性,19岁,漆工。入院前一月因接触香蕉水后双小腿皮肤红肿,伴高热,白细胞降低,以接触性皮炎入院。经抗炎、抗过敏及类固醇激素治疗好转,类固  相似文献   
145.
1995年11月1日,作者从在金边儿童医院住院并怀疑为患结核病的5岁以下患儿中收集血清,采用ELISA法检测了HIV-1抗体。截至1997年1月31日,共对9026例幼儿(占该年龄组内全部住院患儿的83%)进行了HIV-1血清学检测。结果290例(3.2%)检出阳性;236例HIV-1血清阳性的18个月以下的幼儿中,205例检测了p24抗原,结果51例(25%)阳性。173例HIV-1血清阳性幼儿的母亲也采样进行了HIV-1抗  相似文献   
146.
对60例生殖器疱疹和40例尖锐疣患者局部应用基因重组人干扰素α-2b软膏进行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观察。结果 显示:前者治疗1周临床痊愈率为79.41%。有效率为82.35%;后者治疗9周临床痊愈率为26.3%,有效率为42.1%,均明显优于基质对照组。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对生殖器疱疹和皮损少和小的尖锐湿疣患者,使用重组人干扰素2α-2b软膏简便、有效和安全。  相似文献   
147.
支气管扩张症急性加重期多数是由于病原菌感染引起,而稳定期大部分患者都存在病原菌定植与感染,且常常伴有咳嗽、黄脓痰等炎性症状。国内外指南主张急性加重期首选抗菌药物治疗,对于稳定期中急性加重≥3次的患者可考虑长期使用抗菌药物,但易造成抗菌药物耐药及其他副作用。中医治疗在急性期可提高临床疗效,在稳定期可缓解临床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次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现代研究发现清热中药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本文通过检索关于清热中药体内外抑菌试验的文献,总结其抑菌作用,以及研究其治疗支气管扩张症的临床试验(包括稳定期与急性加重期)等,探讨如何提高其体内外抑菌作用研究的质量,尝试个体化的临床试验方法等,以期提高清热中药对支气管扩张症抑菌作用的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48.
视网膜母细胞瘤(RB)是儿童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占儿童恶性肿瘤的3%左右。多以"白瞳症"首发,可沿视神经致脑脊液播散。RB1基因突变是最早被发现与RB发生有关的肿瘤抑制基因,常表现为点突变及RB1部分缺失。可单眼发病,也可双眼发病。RB采用介入治疗、眼内保守治疗、化疗、放疗等长期生存率已经达到95%以上,但随着认识的深入以及经济条件的改善,远处转移期RB及中枢神经系统播散的RB就诊率逐年增高。认识视网膜母细胞瘤的诊断、综合治疗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对于提高RB患儿的保眼率及生存质量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49.
目的: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是治疗儿童恶性实体瘤的重要方法之一,干细胞动员与采集是决定造血重建的重要因素。本研究采用CIE及IEV动员方案对儿童神经母细胞瘤(NB)及横纹肌肉瘤进行干细胞动员和采集,并对临床效果进行评价。方法:8例IV期NB 患儿采用CIE化疗方案动员,3例III期横纹肌肉瘤患儿采用IEV方案。观察采集干细胞的效果。结果:11例患儿平均采集单个核细胞数(MNC)为(5.55 ±1.43)×108/kg,CD34+ 细胞数为(4.88±2.48)×106/kg,动员并发症少,患儿均能耐受。10例行APBSCT后均获快速造血功能重建,其中1例NB于APBSCT后32 d因合并左心衰竭死亡,余9例患儿APBSCT后60 d复查外周血象稳定。结论:CIE及IEV方案可以安全有效地完成NB及横纹肌肉瘤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动员和采集并达到移植要求。  相似文献   
150.
5岁以上神经母细胞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5岁以上神经母细胞瘤(NB)患儿的临床特点及疗效,为改善其预后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回顾性分析54例初治NB患儿临床资料,进行临床特点、疗效总结以及Kaplan-Meier生存分析。结果 54例患儿中男36例、女18例,均为3、4期。以腹膜后占位最多见(76%,41/54),其次为纵隔占位(18%,10/54)、椎管内占位(4%,2/54)和盆腔占位(2%,1/54)。截止至随访日期,54例患儿中存活30例(56%):无病生存23例(77%,其中9例为复发再度化疗后完全缓解)、肿瘤部分缓解6例(20%,均为复发再度化疗患儿)、进展1例(3%,为复发再度化疗后进展);死亡24例(44%),其中22例为复发再度化疗后死亡、2例为初治期间多脏器衰竭死亡;治疗、随访期间共38例复发。Kaplan-Meier生存分析提示:54例患儿平均生存时间53.8个月;3期患儿总生存率(OS)为80%,高于4期患儿(5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复发患儿平均生存时间(51.68个月)低于无复发病例(62.5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 年长儿NB临床分期多属晚期,但规律治疗仍可提高疗效,应增加患儿信心,坚持规范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