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77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501.
丁公藤是常用中药 ,为旋花科植物丁公藤Erycibe obtusifolia Benth 及光叶丁公藤 Erycibeschmidtii Craib的藤茎。具有解表发汗 ,疏风祛湿 ,舒筋活络 ,消肿止痛的功效。主治风湿痹痛和风湿性关节炎 ,类风湿性关节炎 ,坐骨神经痛 ,半身不遂 ,跌打损伤等症。近年来 ,发现有以海风藤、毛 艹立句 、瘤枝微花藤、羊角藤、青江藤、小花青藤、红叶藤作为丁公藤入药的。现将 7种常见混淆品药材特征列后 ,以资鉴别。丁公藤 为斜切的段或片 ,直径 1~ 4cm,外表灰黄色 ,灰褐色或浅棕色 ,稍粗糙 ,有浅沟槽及不规则的纵裂纹或龟裂纹。皮孔点状或疣状 …  相似文献   
502.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种病因未明的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包括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近10年来,东欧、拉美和亚洲国家的IBD发病率增长迅速,致使其已成为全球性疾病。随着其发病...  相似文献   
503.
乳腺分泌脂质性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35岁,维吾尔族。左侧乳房发现包块1月余,逐渐增大,伴轻度疼痛。查体:左侧乳房外上象限可触及一约5cm×5cm大小的包块,表面不光滑,质韧,稍有压痛,边缘不清,推之稍有移动。肿物表面皮肤无发红,乳头无溢液。左侧腋窝触及一约06cm×06c...  相似文献   
504.
目的研究婴幼儿小气道疾病气道炎症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诱导痰液的方法,分析气道分泌物的炎性状态,感染的病原体种类和血清IgE水平,并测定肺功能.结果小气道疾病组(A组)患儿与支气管肺炎(B组)患儿比较有明显的气道阻塞现象,气道症中嗜酸性粒细胞和上皮细胞较多,血清IgE升高.结论特异性体质(血清IgE升高)、气道炎症内嗜酸性粒细胞增加及上皮细胞脱落与小气道疾病的关系较为密切.  相似文献   
505.
目的 探讨Wilms瘤基因1(WT1)、B7家族成员H3(B7H3)及自然杀伤(NK)细胞表面受体在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5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50例淋巴瘤患者,分别作为骨髓瘤组和淋巴瘤组,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两组患者NK细胞占有核细胞比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两组患者WT1、B7H3 m RNA相对表达量以及NK细胞表面受体NKG2D、CD69、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mRNA的相对表达量。随访1年,比较不同预后情况多发性骨髓瘤和淋巴瘤患者WT1、B7H3 mRNA相对表达量及NK细胞占有核细胞比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指标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和淋巴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骨髓瘤组患者B7H3 mRNA相对表达量低于淋巴瘤组,PD-1、NKG2D m RNA相对表达量及NK细胞占有核细胞比例均高于淋巴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束,56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预后不良15例,预后良好41例,预后良好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B7H3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预后不良患者,差异有...  相似文献   
506.
患者男, 18岁。因双眼突然视力下降2 d, 于2022年4月至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就诊。1个月前体检测得血压145/95 mm Hg (1 mm Hg=0.133 kPa ), 未治疗;1周前复查血压150/90 mm Hg, 口服吲达帕胺片(2.5 mg/次, 1次/d)控制血压。眼部检查:右眼、左眼视力均为0.02、矫正视力分别为0.6、1.0。右眼、左眼眼压分别为12、14 mm Hg;眼轴分别为23.57、23.50 mm;中央晶体厚度分别为3.94、4.10 mm。双眼眼前节除周边前房略浅外, 其余未见明显异常。超声生物显微镜(UBM)检查, 双眼睫状体脱离, 睫状突水肿、前旋, 房角略窄, 右眼、左眼巩膜突后2 mm巩膜的平均厚度分别约为0.482、0.475 mm(图1)。眼部超声检查, 双眼球壁略厚(图2)。眼底检查, 双眼黄斑区视网膜见放射状皱褶(图3)。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检查, 早期双眼视网膜散在小片状遮蔽荧光, 随造影时间的延长, 小片状遮蔽荧光部分消失, 未见其他异常荧光(图4)。黄斑光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 双眼脉络膜增厚(图5)。血、尿常...  相似文献   
507.
目的 观察电针预处理“足三里”穴和“尺泽”穴对脓毒症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中NEK7-NLRP3炎症小体激活的影响,探讨电针预处理在脓毒症ALI中发挥的保护效应及可能机制。方法 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电针预处理+对照组、模型组、电针预处理+模型组,每组10只。各模型组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LPS)的方法建立脓毒症ALI大鼠模型。各电针预处理组于LPS造模前1周进行连续7 d电针预处理,疏密波,频率4 Hz/20 Hz,强度1~2 mA,持续30 min。检测各组大鼠肺功能;HE染色法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学变化;测定大鼠肺组织湿/干质量比值(W/D);ELISA法检测大鼠血浆及肺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IL-18含量;免疫荧光观察大鼠肺组织中ASC蛋白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肺组织中NEK7、NLRP3、Caspase-1及IL-1β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用力肺活量(FVC)、第0.1秒用力呼气量(FEV0.1)、第0.3秒用力呼气量(FEV0.3)、FEV0.1/FVC、...  相似文献   
508.
正常运动模式和强化运动量对脑性瘫痪患儿疗效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脑性瘫痪是从受孕开始至新生儿期因各种原因引起的脑损伤而致的一组综合征,以非进行性中枢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发智力低下、言语障碍、行为异常、癫痫等[1].  相似文献   
509.
目的:将姜黄素制备成固体分散体以提高其溶出度。方法: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olyvinylpyrrolidone K30,PVP K30)和羟丙基甲基纤维素(hydroxypropylmethyl, HPMC)为载体,采用溶剂蒸发法,制备姜黄素固体分散体。经正交试验设计,以溶出度为指标进行处方筛选,制备双载体固体分散体。利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显微扫描电镜、X射线粉末衍射、傅立叶红外变换光谱进行物相表征,同时考察制剂的稳定性。结果:应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确定最终制备处方工艺为:药物与双载体比例1∶6,PVP K30和HPMC的比例为4∶1,溶解搅拌时间3 h,旋蒸水浴温度60℃。物相表征结果表明药物以非结晶状态存在,制剂应保存在避光干燥的条件下。结论:以PVP K30和HPMC两种载体联用制备固体分散体,溶出度能达到80%,相比于原料药提升40%,能够显著提升姜黄素的溶出度。  相似文献   
510.
文章结合肿瘤专科医院工作实际,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的实施现状入手,阐述了专科医院在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中的几点做法与体会,分析了人才建设存在的实际问题及其主要原因,提出了加强专科医院人才队伍建设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