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4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12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2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75篇
内科学   12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1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127篇
预防医学   51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77篇
中国医学   82篇
肿瘤学   2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1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36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9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421.
422.
目的:观察对心内科住院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实施改进后的效果。方法选择60例心内科患者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性原则将所选对象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试验组患者实施改进后的护理干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率。结果试验组护理总有效率(90.0%)和护理满意率(96.7%)均显著高于对照组(66.7%、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心内科护理方法进行改进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并能促进护患关系的和谐,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423.
424.
425.
426.
目的:探讨自制药枕联合手法牵引及针刺方法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方法将颈椎间盘突出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要求所有患者接受入院检查及常规对症治疗,试验组采用中医疗法,包括自制药枕、手法牵引及针刺;对照组使用西医封闭治疗。治疗后随访3~12个月,对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在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及活力各项上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在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总体健康及活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生理职能及总体健康4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社会功能及活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枕辅助手法牵引及针刺治疗颈椎间盘突出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27.
张玉洁 《新中医》2015,47(6):83-85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慢性胰腺炎患者共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各40例。对照组进行西医基础治疗以及抑酸药、促进胃动力药、止痛药等对症治疗药物,并进行饮食控制;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治疗,每天1剂,分早、晚2次服用,连续治疗4周。治疗前后对2组患者临床表现、体征进行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对患者血清中脂肪酶、对氧磷酶、淀粉酶活性进行检测。结果:2组临床疗效愈显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患者腹痛、腹胀、黄疸、消化吸收不良及脂肪泻等临床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脂肪酶和淀粉酶活性低于对照组,对氧磷酶1活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在CP治疗中具有积极作用,可能与柴胡疏肝散抗氧化应激和抑制炎症反应的功效有关。  相似文献   
428.
目的:探讨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复习了20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的临床和病理资料,对部分病例进行了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对其进行观察分析。结果:20例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男性16例,女性4例;主要临床表现为血尿和尿路刺激症状,随访部分病例未见术后复发;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肿瘤组织CK20阴性,P53和Ki67呈低表达,部分病例P53阳性。结论:膀胱内翻性乳头状瘤是一少见的,预后良好的肿瘤。主要鉴别是与低级别尿路上皮癌和低度恶性潜能乳头状尿路上皮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429.
周超  张玉洁  孙忠河 《中国医药导报》2014,(29):124-127,142
本文基于对创建三级甲等医院过程中的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探索,阐述了安徽省某医院在创建三级甲等医院过程中人力资源配置呈现的主要特点,指出了优化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措施。通过系统阐述该院人力资源配置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逐步按照三甲医院评审要求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对医院创建三甲过程中实施人力资源配置的具体步骤进行探讨,指出了创建过程中优化人力资源所取得的成效。本文对其他医院实施等级医院创建工作、优化人员配置提供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430.
本文综述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护理对策,包括加强环境监测,做好气道的充分湿化,正确有效地吸痰,做好呼吸机管道的消毒,加强口腔护理和采取半卧位等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