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5篇
  免费   206篇
  国内免费   148篇
耳鼻咽喉   9篇
儿科学   7篇
妇产科学   10篇
基础医学   94篇
口腔科学   47篇
临床医学   797篇
内科学   340篇
皮肤病学   16篇
神经病学   42篇
特种医学   88篇
外科学   84篇
综合类   871篇
预防医学   336篇
眼科学   60篇
药学   378篇
  9篇
中国医学   309篇
肿瘤学   102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52篇
  2021年   51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92篇
  2018年   69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68篇
  2014年   161篇
  2013年   148篇
  2012年   192篇
  2011年   190篇
  2010年   165篇
  2009年   197篇
  2008年   189篇
  2007年   181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76篇
  2004年   203篇
  2003年   193篇
  2002年   115篇
  2001年   103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68篇
  1997年   44篇
  1996年   47篇
  1995年   45篇
  1994年   30篇
  1993年   19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目的探讨非增强CT原始图像的黑洞征以及岛征对急性自发性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方法在发病6 h内对156例急性自发性脑出血患者行颅脑CT平扫,并于发病24 h后复查。利用ROC曲线分析两者的预测价值。结果与无血肿扩大组比较,血肿扩大组首次CT扫描时间、首次出血量、入院时收缩压及黑洞征和岛征比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首次CT扫描时间、首次出血量、入院时收缩压、黑洞征、岛征为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0.01)。黑洞征预测血肿扩大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52.7%、87.1%、69.0%、77.2%、0.699,岛征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67.3%、89.1%、77.1%、83.3%、0.782。岛征对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优于黑洞征。结论首次CT扫描时间、首次出血量、入院时收缩压、黑洞征及岛征为脑出血血肿扩大的独立危险因素。非增强CT黑洞征及岛征均可预测血肿扩大,岛征的预测价值优于黑洞征。  相似文献   
82.
83.
目的探讨在药物支架时代冠状动脉旋磨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连续收集自2008年3月1日至2011年12月31日的本院单中心63例行冠状动脉旋磨术的患者资料,并回顾分析临床资料,手术成功率及临床效果和主要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和靶病变重建)的发生率。结果 63例患者共有66处钙化病变,63例患者中5例为急性心肌梗死(7.9%);58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92.1%)。17例(27%)合并糖尿病,52例(82.5%)合并高血压。66处病变中60处(90.9%)旋磨联合球囊扩张及DES支架植入,4处(6.1%)旋磨加球囊扩张未植入支架,2处(3.0%)仅旋磨,未植入DES支架是由于血管直径<2.25 mm。手术成功率为96.8%。1例残余狭窄大于50%,另1例左主干患者术后12小时心源性死亡,考虑为可能性支架血栓形成。所有患者随访8~12个月。有2例再发心绞痛,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包括心源性死亡、心肌梗死、靶病变血运重建)发生。结论在药物支架时代,冠状动脉旋磨术联合球囊扩张和支架植入术治疗冠状动脉钙化病变是治疗钙化病变安全、有效的方法,可取得很高的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84.
田英  刘翠萍  张梅 《河北医药》2012,34(10):1514-1515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中老年常见病、多发病,诊断往往根据临床症状,缺乏简便且准确的客观指标.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对诊断VBI有一定的帮助,但其阳性率低,限制了其对临床的进一步应用.我们2002年12月至2007年10月用BAEP检查结合转颈试验的方法研究了50例VBI患者,发现可以明显提高BAEP阳性率.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5.
目的观察莫沙必利联合氟西汀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8年至2012年五年间收治我院消化科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58例为研究对象,回归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基本疗效、临床表现及其相关规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只口服莫沙比利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联合用药,口服莫沙必利合用氟西汀进行治疗,疗程5周。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进行疗效判定: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8%,痊愈17例,显效8例,好转2例,无效1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2%,痊愈15例,显效5例,好转5例,无效3例。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1/28),对照组为7.1%(2/28)。将两组疗效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莫沙必利和氟西汀联合用药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6.
87.
目的分析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冠状动脉无复流现象发生的危险因素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因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入我院行PCI治疗的患者524例中有较完整随访资料的427例,PCI支架置入即刻在无影响血流的血栓、栓塞、夹层、痉挛情况下,冠状动脉造影前向血流TIMI≤2级为无复流,TIMI 3级为正常血流。利用Excel随机函数表,从393例急诊PCI冠状动脉前向血流恢复正常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0例,为对照组。结果冠状动脉无复流患者34例,无复流组心肌梗死和糖尿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胰岛素水平、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总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院内和院外不良事件发生率无复流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左心室射血分数较前明显减低,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较前明显增大。结论无复流受既往糖尿病、胰岛素及白细胞水平的影响,可使住院期间和院外不良事件明显增加,是心肌继续缺血、心室重构和心功能恢复障碍的预测因子,也是心肌和微血管损伤的标志。  相似文献   
88.
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的文献,对高校中学生自杀现象的现状、诱发原因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介绍了当前常见的自杀预防策略。文章着重介绍国内外研究中提出的自杀援助干预模型,通过分析现有的自杀预防策略及其发展情况,反思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自杀现象的预防和心理援助举措,分析目前国内高校学生自杀问题的预防和心理援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89.
目的评估比较血糖控制良好和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未来10年心血管病风险及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本院内分泌科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549例,根据其入院次日空腹糖化血红蛋白(HbA1c)测定结果,分为血糖控制不佳组(HbA1c>7%)408例和血糖控制良好组(HbA1c≤7.0%)141例,监测两组年龄、性别、现居地、吸烟史、饮酒史、个人疾病史、体重指数、腰围、收缩压、舒张压、血糖、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等指标,并应用Framingham风险评估模型和China-PAR模型预测患者未来10年的心血管病发病风险。结果血糖控制不佳组收缩压、舒张压、空腹血糖、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平均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ramingham风险评估模型和China-PAR模型结果提示:血糖控制良好的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属于心血管病低、中风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大多属于心血管病高风险。结论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应更加注意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监测与控制,以降低其心血管病风险。  相似文献   
90.
预处理对在体大鼠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在体大鼠心肌细胞缺血/复灌模型中,观察缺血预处理对心肌细胞再次长时间缺氧/复氧或缺血/复灌损伤的保护作用(LDH释放,MDA,SOD的含量和心肌梗死范围及心律失常等)。结果;在体大鼠心肌缺血预处理组梗死范围和血清LDH较缺血复灌组减少(P<0.01),预处理组MDA较缺血复灌组也显著降低(P<0.01)。而且无论是再次的缺血还是复灌期室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预处理组明显低于非预处理组(P<0.01)。结论:缺血预处理可以减少再次长时间的缺血/复灌对心肌的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