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83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244篇
内科学   109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4篇
综合类   414篇
预防医学   163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125篇
  1篇
中国医学   186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目的 分析山东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的时空分布特征,为查找重点区域及聚集时间,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基于2010-2016年山东省各县(市、区)网络报告的SFTS疫情数据,结合人口数据、地理数据,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采用Open GeoDa 1.2.0软件进行空间自相关分析,采用SaTScan 9.4软件进行时空扫描聚类分析。结果 2010-2016年山东省累计报告SFTS病例2 319例,平均发病率为0.34/10万,累计报告死亡病例230例,平均病死率9.92%,发病数和发病率逐年增多。全局自相关分析显示,2012-2016年SFTS空间分布均具有自相关性,呈聚集性分布, Moran’s I值均为正值(P<0.05);局部自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高-高流行区主要位于淄博、泰安、莱芜、威海、烟台等市的相关县区。时空扫描分析发现3个时空聚集区域:1)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以烟台市芝罘区为中心点,共覆盖16个县(市、区)(LLR=677.15,RR=11.58,P<0.001)。2)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以泰安市新泰市为中心点,共覆盖6个县(市、区)(LLR=457.51,RR=9.25,P<0.001)。3) 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以潍坊市安丘市为中心点,共覆盖28个县(市、区)(LLR=142.59, RR=4.97,P<0.001)。结论 山东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疫情分布存在明显的时空聚集特征,主要集中在泰安、莱芜、烟台、威海的相关县(市、区),是我省预防控制该病的重点区域。  相似文献   
52.
张晓梅  芦静 《中国公共卫生》2018,(12):1682-1684
目的了解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中小学生生长发育及常见病患病状况,客观地对学校卫生保健工作进行评价,为今后学校制定有效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包头市中小学生开展年度健康体检,对视力低下、营养不良、肥胖、恒牙龋齿等常见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689 513名学生的监测结果显示,各类常见病患病率由高到低分别为视力低下37.22%、恒牙龋齿12.53%、肥胖8.03%和营养不良3.67%。从2014年、2015年到2016年的患病趋势分析,营养不良呈递减趋势(P <0.05),肥胖2014年和2015年变化趋势不明显(P> 0.05),2016年呈递增趋势(P <0.05),恒牙龋齿与视力低下呈递增趋势(P <0.05);从小学到中学的检出趋势分析,营养不良、肥胖、视力低下呈递增趋势(P <0.05),恒牙龋齿呈递减趋势(P <0.05)。结论包头市中小学生常见病患病率仍较高,应重点加强对中小学生视力不良、龋齿等防治工作,对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健康问题,急需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53.
本文报告我院自1987年11月至1989年5月,对17例难治性排斥病人应用单克隆抗体(OKT)治疗的护理体会,并介绍了难治性排斥之诊断、治疗及护理方面应注意事项。提出作好消毒隔离,防止感染并发症,监护进出液量保持平衡,预防肺水肿,并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可提高疗效,使移植肾的一年存活率从80.0%提高到86.5%。  相似文献   
54.
张晓梅 《现代医院》2014,(4):114-115
为解决党员活动组织难、考核难、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明显等问题,常熟市第五人民医院党总支积极探索党建工作新载体和管理新模式,推出了以党员积分制管理为载体,以党员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为目标,坚持贴近实际、注重激励的原则,引导广大党员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服务人民群众、加强基层组织中创先争优、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55.
目的 通过建立新型人源化抗HIV-1 P24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平台,研制1~2种抗HIV-1 P24抗体.方法 使用连接P24的磁珠分选特异性分泌P24抗体的B细胞,有限稀释后,提取总mRNA,采用逆转录和巢式PCR扩增免疫球蛋白重链和轻链基因,经测序鉴定后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Cloning vector AbVec-hIgG1、Cloning vector AbVec-hIgKappa、Cloning vector AbVec-hIgLambda中;通过瞬时转染293T细胞得到重组抗体;使用proteinA亲和层析纯化抗体.结果 成功筛选到5对抗HIV-1 P24的人源单克隆抗体基因.结论 本研究初步成功地建立了人源化HIV-1 P2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纯化方法,为HIV早期诊断以及筛选其他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6.
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肺部疾病,起病隐匿,多无临床症状,而且少部分肺结节是恶性结节,早期明确诊断,积极接受中西医干预措施有重要价值。肺结节诊断主要依赖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 CT)。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在肺结节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日益普遍。西医治疗肺结节以定期随访为主,高风险者可外科手术治疗。中医药治疗肺结节有一定优势,治疗时当把握气滞、痰湿、瘀阻的核心病机,并从肺结节大小、形态变化以及病人生活质量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疗效评价。  相似文献   
57.
目的 评估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后经椎动脉灌冲常温生理盐水(IVNI)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为IVNI用于后循环脑梗死患者提供研究基础。方法 对接受脑动脉DSA的14例非脑卒中受试者进行IVNI(流速30~50 mL/min,持续6~10 min),期间监测受试者各项生理指标并记录患者主观症状。使用DSA或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脑动脉血流速度,评估血管痉挛情况。结果 14例受试者均成功完成IVNI,其中7例(50%)受试者在IVNI期间出现短暂的头晕、头面肢体麻木无力或高血压,1例患者在IVNI后即刻的DSA中发现脑血管痉挛。IVNI后平均动脉压、心率和呼吸节律与基线相比均出现显著变化,但均在正常范围。IVNI后TCD检查发现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减慢,但未发现神经功能缺损和意识程度改变。结论 经椎动脉灌冲常温生理盐水安全可行,有望成为后循环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超早期神经保护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58.
目的:观察肺纤方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疗效和对患者肺基质重塑的影响。方法:将40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中药肺纤方治疗,对照组给予激素泼尼松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和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2及其抑制剂的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3%,肺纤方组治疗后能显著降低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2及其抑制剂。结论:肺纤方能有效治疗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可能与其抑制患者肺基质重塑有关。  相似文献   
59.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嗅鞘细胞(OECs)对神经干细胞(NSCs)向胆碱能神经元分化的影响,为细胞联合移植治疗阿尔茨海默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体外培养NSCs和OECs。将5×10^4/mL的NSCs分别与1×10^4/mL、1×10^6/ mL、1×10^8/mL OECs共培养7 d,同时设立对照组(不加OECs)。用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胆碱乙酰化酶阳性细胞表达。结果:共培养7 d后,OECs能促进NSCs向胆碱能神经元分化,以1×10^6/mLOECs与NSCs共培养作用最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OECs可促进NSCs向胆碱能神经元分化。  相似文献   
60.
目的 探讨定量脑电图(quantitative elect roencep halograp hy,qEEG)对大面积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large middle cerebral artery infarction,LMCAI)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在脑梗死发病后72 h内记录患者的常规脑电图、qEEG和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评分结果,在发病1个月后评价近期预后(死亡或存活),在发病3个月后评价远期预后,对各预后组各项观察数据进行比较.结果 共纳入105例患者,近期存活组与死亡组之间振幅整合脑电图(amplitude integratedelectroencephalogram,aEEG)边界[上边界:(19.11±7.80)μV对(11.87±6.41) μV;t=2.392,P=0.019;下边界:(11.90±4.78)μV对(7.58 ±4.15)μV;t =3.327,P=0.022]、Synek分级(x2=48.114,P =0.000)存在显著性差异;左侧LMCAI患者β活动绝对功率[(13.16±12.66) μV2对(19.20±17.96)μV2;t=-2.781,P=0.039]和频谱边缘频率95%(spectral edge frequency 95%,SEF95%)[(9.17±3.24)Hz对(10.36±3.76)Hz;t=- 5.614,P=0.002)存在显著性差异.远期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之间年龄[ (59.33±13.67)岁对(68.87±10.473)岁;t=-3.215,P=0.002]、GCS评分[(10.86±2.80)分对(9.21±2.51)分;t=2.511,P=0.015]、SEF95%[(13.80±5.40)Hz对(10.93±4.68)Hz;t =2.311,P=0.024]和梗死侧别(x2=4.737,p=0.030)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qEEG可作为预测LMCAI患者预后的一种有效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