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79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35篇
耳鼻咽喉   3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5篇
基础医学   51篇
口腔科学   12篇
临床医学   244篇
内科学   109篇
皮肤病学   15篇
神经病学   15篇
特种医学   14篇
外科学   43篇
综合类   413篇
预防医学   162篇
眼科学   52篇
药学   125篇
  1篇
中国医学   185篇
肿瘤学   2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55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109篇
  2010年   93篇
  2009年   100篇
  2008年   102篇
  2007年   95篇
  2006年   76篇
  2005年   53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8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试论少阳在外感病中的枢机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感病发生的原因是由于感受外感六淫等邪气而发病 ,人生活在自然环境中 ,自然界一年四季不同的气候变化形成了四时六气 ,异常的气候变化是外感六淫之邪致病的条件。《伤寒论》与《温病学》论述外感病发病病因不同 ,伤寒是以感受寒邪为主因 ;温病是以感受温热之邪、湿热、戾气为主因。《伤寒论》明确指出风寒之邪从体表而入 ,按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转变。《温病学》指出温热之邪从口鼻而入 ,经上中下三焦转变。外感之邪侵入人体的途径不外体表与口鼻 ,外感病邪出皮毛而入者卫表首当其冲 ;外邪从口鼻而入者 ,肺为易侵部位…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 探讨中国人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familial adenomatous polyposis,FAr)患者的结肠腺瘤性息肉病(adenomatous polyposis coli,APC)基因的胚系突变类型.方法 对9个FAP家系18名成员进行多重连接依赖性探针扩增(multiplex ligation-dependent probe amplification,MLPA)检测APC基因有无大片段缺失.再应用PCR扩增APC基因的15个外显子区域,经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enaturing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DHPLC)对每个扩增片段进行筛查,流出峰异常的片段,经DNA测序验证小片段的改变.结果 9个家系中有3个家系发现有APC基因的胚系突变:家系2为c.3184-3187 del CAhA,家系4为c.5432C>T,家系9为c.3925-3929 del AAAAG.3种突变中c.5432C>T在数据库中未见报道.结论 中国人不同的APC基因的胚系突变可引起FAP;无APC胚系突变的FAP患者的发病可能存在其他的机制.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影响山东省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SFTS)发病的危险因素,为科学防制该病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1∶2匹配的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收集病例、对照的基本情况、可疑暴露因素等信息,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的配对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病危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374例SFTS确诊病例和748例对照。分析结果显示,有病例接触史(OR = 5.84,95%CI:1.11~30.88)、有家养动物(OR = 1.74,95%CI: 1.02~2.96)、近1个月见过蜱(OR = 5.85,95%CI: 2.73~12.53)、近2周有蜱叮咬史(OR = 29.58,95%CI: 6.70~130.60)、从事田间作业(OR = 2.63,95%CI:1.41~4.91)、住宅周围环境有杂草/农作物/菜地(OR = 3.24,95%CI:1.74~6.05)和住宅卫生条件差(OR = 2.20,95%CI:1.32~3.66)是SFTS发病的危险因素(P<0.05),近1个月有亲邻发病(OR = 0.01,95%CI:0~0.03)、采取防护措施(OR = 0.21,95%CI:0.10~0.46)是SFTS发病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接触病例、饲养家养动物、蜱叮咬、无防护措施的野外作业及住宅周围环境卫生较差等是影响山东省SFTS发病的危险因素。应加强重点人群SFTS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减少危险因素暴露,以控制SFTS传播。  相似文献   
16.
郑奕  张晓梅 《中原医刊》2001,28(11):35-36
目的:通过对50例法洛四联症患儿心阻抗血流图分析,了解其心功能改变情况,及在临床诊断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心阻抗血流图记录采用日本SAN-ei公司AC-7747型多导生理记录仪,同步记录心电图、心音图案、颈动脉搏动图、心阻抗图。病人平静呼吸,左侧卧位、纸速50mm/s,取5-10个心动周期的平均值。结果:50例法洛四联症患儿的心功能均有异常改变。结论:法洛四联症患儿在出现临床心功能不全症状之前,其心功能不全却已经存在。对其进行心功能检查,可使其心脏功能受损情况得到早期诊断及治疗。  相似文献   
17.
胃肠恶性淋巴瘤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探讨胃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诊治特点,以提高对其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总结了48例胃肠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胃肠恶性淋巴瘤以腹痛、腹块为主要症状,分别占81.3%,56.3%;消化道钡餐确诊率12.5%,内镜结合活检确诊率69.5%;28例手术加化疗治疗后随访大多数情况良好,10全疗肿块均有缩小。结论:腹痛、腹块为胃肠恶性淋巴瘤的最常见症状,内镜结合活检对其的确诊率最高,超声内镜有望提高其确诊率。胃肠淋巴瘤手术后放化疗结合外周干细胞移植为其治疗提供了良好背景。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过渡中图书馆网站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开展网上信息服务的几种形式.  相似文献   
19.
外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EMCC的特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外文生物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EnglishM edicalCur-rentContents,简称EM CC)是基于解放军医学图书馆的馆藏外文生物医学期刊建立的文摘型数据库检索系统。与多数文摘型数据库检索系统相比,EM CC在系统功能、用户界面及其所能为用户所提供的服务等方面,具有突出的特点,这些特点从  相似文献   
20.
C -反应蛋白 (CRP)在肝脏合成 ,可以结合肺炎球菌细胞壁C -多糖的蛋白质 ,是目前临床上急性反应指标 ,但目前对CRP定量测定结果 ,临床上应用报告较少 ,现就我所就诊的细菌感染患者和免疫性疾病患者的血清CRP水平进行分析。1 材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 标本取自 1998年 2月~ 1999年 2月来我所就诊的患者中进行血清CRP指标检测的病例共 2 2 6人 ,其中细菌感染患者 97例 ;免疫性疾病患者 64例 ;其他 65例。标本要求空腹 ,不溶血的血清。1.2 方法 仪器 :DrionDiagnosticaTarboxTM(奥林特定蛋白分析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