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13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41.
42.
晶体上皮细胞的功能和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晶体上皮细胞层是晶体组织内代谢最活跃的部位。晶体上皮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和正常形态是保证其功能正常、维持晶体组织均匀透明的基础。晶体上皮细胞的功能损害和形态改变,必然导致晶体的混浊。后发性白内障主要是残留的晶体上皮细胞在囊膜上异常增殖、移行的结果。本文对晶体上皮细胞的功能和形态以及白内障,特别是后发性白内障时晶体上皮细胞的功能和形态学变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3.
本文对24例(29只眼)新生儿泪囊炎的临床观察显示,目前新生儿泪囊炎有临床表现趋于不典型的倾向,有的可并发淋菌性结膜炎。作者认为此病的治疗时机以出生后2月至1年左右为宜。治疗方法为泪道冲洗及泪道探通术,治愈率为95%,效果稳定、可靠。  相似文献   
44.
1.1 对象 不易诊断的血细胞减少患者17例。男7例,女10例。平均年龄32岁(14~56岁)。全血细胞减少11例,单纯贫血2例,贫血合并血小板减少2例,贫血合并白细胞减少2例。Ret 0.01~0.035。骨髓增生活跃及明显活跃.无病态造血,红系比值0.25~0.61。溶血方面检查包括抗人体蛋白分型试验,单抗Coombs亚型试验,酸化血清溶血试验,  相似文献   
45.
患者男 ,2 1岁 ,住院号 :90 2 42。因“左眼异物感 5 天 ,加重伴视力下降 4天”于 1999年 9月 2 1日入我科。入院前曾有配戴隐形眼镜过夜史 ,继后出现左眼异物感 ,角膜上发现一小白点 ,经院外治疗无效 ,病变迅速累及整个角膜 ,视力骤降。角膜溃疡物涂片查见“绿脓杆菌”。入院时 :VOD4.1~ 3 .5 0D =5 .0 ,VOSHM/ 10cm ,矫正无效。左眼角膜混合充血( ) ,角膜正中有一直径约 8mm近圆形的溃疡面 ,中央达 1/2角膜厚度 ,表面有较多灰白色坏死组织覆盖 ,在角膜上方残留约 2mm的边缘透明区 ,眼内结构窥不清。右眼未见异常。入院后…  相似文献   
46.
本研究探讨Notch通路活化与骨髓基质细胞衰老的关系。用脂质体转染法将Notch1胞内区(ICN)转入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基质细胞,转染后3天,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用细胞化学法检测衰老相关β-半乳糖苷酶(senescence-associated β galactosidase,SA-β-gal)阳性细胞百分率;用RT-PCR及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周期蛋白激酶抑制因子P53、p21Cip1/Waf1基因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结果表明,ICN转染入小鼠骨髓基质细胞后3天,骨髓基质细胞增殖受抑,细胞周期阻滞在G1期,SA-β-gal阳性细胞百分率增加,无论从基因水平还是蛋白水平均显示P53、p21Cip1/Waf1表达增高,与未转染组及转空貭粒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Notch通路活化可导致骨髓基质细胞衰老,这种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加p53、p21Cip1/Waf1蛋白的表达实现的。  相似文献   
47.
颈动脉海绵窦瘘一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例】 女,39岁。因右侧眼球结膜水肿5天,加重2天就诊。12天前在做实验时右眼溅入少许浓硫酸,当即用大量自来水冲洗,自觉右眼畏光、疼痛。在本厂医院检查治疗,给予抗生素眼药水(膏)点患眼,第2天眼部刺激征明显消退。5天前晨起时发现右眼球结膜水肿,下午可自行消退,但症状逐渐加重,来我院就诊。查体:双眼视力1.0,右上睑水肿(+),球结膜水肿(++),眼前段及眼底检查未见异常;左眼无异常发现;肝功、肾功及血常规、尿常规检查均正常。初步诊断:右眼结膜囊酸烧伤,球结膜水肿。经皮质类固醇和抗生素眼药水点…  相似文献   
48.
目的:探讨新型CRM1抑制剂(KPT-330)对套细胞淋巴瘤(MCL)细胞自噬的影响,以及有无自噬溶酶体抑制剂,KPT-330对MCL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法检测KPT-330体外对MCL细胞(Z-138、Jeko-1、Granta-519、Rec-1)增殖的影响;通过MDC染色分析自噬体的形成和Western blot检测LC3B的切割以探讨KPT-330对MCL细胞自噬的影响;进一步联合应用自噬溶酶体抑制剂氯喹(CQ),观察其对KPT-330导致LC3B-Ⅱ增加的影响。通过CalcuSyn联合用药软件分析CQ与KPT-330的联合用药指数(Combination index, CI)。结果:新型CRM1抑制剂KPT-330对MCL细胞株(Z-138、Jeko-1、Granta-519、Rec-1)的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r分别为:0.930,0.946,0.691,0.968)。KPT-330作用于Jeko-1细胞和Granta-519细胞后,导致自噬泡形成增加,LC3B-Ⅱ表达增加,并具有浓度依赖性(r=0.993,r=0.971),表明,KPT-3...  相似文献   
49.
目的 探讨核酸体外扩增(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术在骨结核病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0例骨结核病标本与30例非骨结核病标本分别进行核酸体外扩增技术,抗酸染色镜检及结核杆菌分离培养法检测结核杆菌,分析影响核酸体外扩增技术结果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结果 骨结核标本结核杆菌检出阳性率:PCR法83%,抗酸染色镜检法3%,培养法7%。非骨结核标本结核杆菌检出阳性率:PCR法10%,其他方法均未检出,经统计学处理P<0.005,PCR法与镜检法及培养法相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PCR技术是一种快速、敏感、简便、特异的检测骨结核标本结核杆菌的方法,明显优于镜检法及培养法,在骨结核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0.
本研究旨在探索垂体瘤转化基因(pituitary tumor-transforming gene,PTTG)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患者中的表达及其与ALL发病机理的关系,同时探讨PTTG在Ph1染色体阳性和阴性ALL中的表达是否存在差异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8例ALL患者及28例正常对照骨髓中PT-TG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ALL患者PTTG的表达水平(1.9428E5±1.8372E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5766E3±1.1817E3)(P<0.05),一个周期诱导缓解治疗后达完全缓解(complete remission,CR)患者中PTTG的初始表达水平低于未缓解(non-complete remission,non-CR)患者;Ph1染色体阳性ALL(Ph1+ALL)患者中PTTG的初始表达水平高于Ph1染色体阴性ALL(Ph1-ALL)患者。结论:PTTG的过度表达可能和ALL的发生发展有关,可能与Ph1染色体阳性ALL的发生关系更加密切,这为ALL的发病机制及其基因靶向治疗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