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132篇
中国医学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结膜松弛症下睑缘位置及张力观察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探讨结膜松弛症发病机制,寻求有效防治方法。方法:对241例(479眼)结膜松弛症(conjunctivochalasis,CCh)下眼睑位置及下睑缘张力检查。将下睑缘位置分为3型:角膜缘下型、角膜缘上型及角膜缘型。将下睑缘张力分为5型:下睑缘内翻型、下睑缘内倾型、下睑缘正常型、下睑缘外倾型及下睑缘外翻型。结果:下睑缘位置以角膜缘型伴有下睑缘内倾型发生结膜松弛症最多(20.2%);其次为角膜缘下型伴下睑缘内倾型(17.3%)。角膜缘上型伴下睑缘外倾型最少(1.5%)。结论:下睑缘张力高是结膜松弛症发生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22.
背景 结膜松弛症(CCh)是年龄相关性眼表疾病,研究发现CCh患者结膜组织及泪液中炎性细胞因子表达升高,推测炎性细胞因子可能参与CCh的发病,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研究还发现CCh患者结膜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的表达上调,而炎性因子与MMPs在CCh发病中是否有关联尚不清楚. 目的 探讨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对CCh患者结膜成纤维细胞中MMP-1、MMP-3及TNF-α刺激产生的肿瘤坏死因子刺激基因6(TSG-6)和穿透素3(PTX3)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别对CCh和白内障患者手术中采集的结膜组织进行培养,将培养的2种结膜成纤维组织各分为3个组,分别用含20 ng/ml的PBS、TNF-α或IL-1β的细胞全培养基培养细胞4h,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中MMP-1、MMP-3、TSG-6和PTX3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 倒置显微镜下可见第2代细胞的形态和大小一致,为长梭形,呈放射状排列,细胞核呈卵圆形,细胞突起相互交联.CCh组和白内障组间用PBS、TNF-α和IL-1β干预后细胞中MMP-1、MMP-3、TSG-6和PTX3 mRNA相对表达量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MP-1 mRNA:F分组=2.611,P=0.116;F干预=161.564,P=0.000;MMP-3mRNA:F分组=5.201,P=0.029;F干预=211.021,P=0.000;TSG-6 mRNA:F分组=47.209,P=0.000;F干预=119.340,P=0.000;PTX3 mRNA:F分组=40.512,P=0.000;F干预=93.935,P=0.000).与白内障组PBS干预后比较,CCh组PBS干预后MMP-1、MMP-3、TSG-6和PTX3 mRNA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CCh组PBS干预后比较,CCh组TNF-α和IL-1β干预后细胞中MMP-1、MMP-3、TSG-6和PTX3 m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白内障组PBS干预后比较,白内障组TNF-α和IL-1β干预后细胞中MMP-1、MMP-3、TSG-6和PTX3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Ch组和白内障组间用PBS、TNF-α和IL-1β干预后细胞中MMP-1、MMP-3、TSG-6和PTX3蛋白相对表达量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MP-1:F分组=84.702,P=0.000;F干预=48.900,P=0.000;MMP-3:F分组=112.818,P=0.000;F干预=194.980,P=0.000;TSG-6:F分组=56.867,P=0.000;F干预=70.356,P=0.000;PTX3:F分组=1.488,P=0.231;F干预=89.872,P=0.000).各组细胞用PBS、TNF-α和IL-1β干预后MMP-1、MMP-3、TSG-6和PTX3蛋白相对表达量的组间比较与其基因表达趋势一致. 结论 CCh患者结膜成纤维细胞中MMP-1、MMP-3、TSG-6和PTX3的表达量增加;TNF-α和IL-1β均可上调CCh结膜成纤维细胞中MMP-1、MMP-3、TSG-6和PTX3的表达.  相似文献   
123.
结膜松弛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结膜松弛症在临床上并不少见,但长期以来未引起国内眼科医生的重视,常将结膜松弛症误为正常老年性改变.本文根据以往对结膜松弛症临床和基础研究的文献,对结膜松弛症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4.
结膜松弛症是老年人常见的年龄相关性眼病~([1-4]).随着人口老龄化,结膜松弛症的患病人数将日趋增多,严重者可影响眼视觉和生活质量~([5]).但是,我国眼科医师对结膜松弛症的认知率较低,易造成误诊漏治,因此开展结膜松弛症继续教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5.
结膜松弛症的泪液学观察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探讨结膜松弛症对泪液学的影响.方法结膜松弛症与对照组各 20 例(40 眼)进行Schirmer Ⅰ试验、基础Schirmer试验、泪河测量、BUT、荧光素活体染色.结果 Schirmer Ⅰ试验和基础Schirmer试验中结膜松弛症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但基础Schirmer试验≤5mm 者,结膜松弛症 14 眼 (35.0%) 与对照组 5 眼(12.5%)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泪河异常结膜松弛症(80.0%)较对照组(30.0%)多,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膜松弛症组与对照组 BUT 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荧光素活体染色:结膜松弛症组异常者 23 眼(63.8%)与对照组异常者 14 眼(38.8%)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结膜松弛症泪液分泌异常,泪膜稳定性下降、泪液排泄延缓.  相似文献   
126.
目的探讨硫酸镍致Wistar大鼠晶状体的损伤情况及芪归解毒汤的保护作用。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硫酸镍注射组、芪归解毒汤预防组、障眼明预防组及空白对照组。每隔2周在裂隙灯下观察拍照并详细记录晶状体变化情况。给药45天后双盲法在裂隙灯下参照LOCSⅡ、Ⅲ评价Wistar大鼠晶状体的混浊程度,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处理。结果在晶状体P区域中,硫酸镍组晶状体混浊指数得分要高于另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28,P0.05)。在晶状体N区域中,硫酸镍组晶状体混浊指数得分也高于另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8.64,P0.05)。在晶状体A、C两区域,晶状体混浊指数得分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晶状体A+P区域上,硫酸镍组晶状体混浊指数得分要高于另外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24,P0.05)。晶状体A+C+N+P四个区域混浊指数得分总和分析,硫酸镍组晶状体混浊指数得分要高于另外3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8.14,P0.05)。结论硫酸镍皮下注射能对Wistar大鼠晶状体造成一定的损伤,芪归解毒汤能有效减轻硫酸镍致Wistar大鼠晶状体的损伤。  相似文献   
127.
目的探讨术前眼位训练法在结膜松弛症新月形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10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施行结膜松弛症新月形切除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术前1 d施行眼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术前指导,观察两组患者手术配合情况、平均手术时间和术后患眼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配合熟练者51例,占85.0%,对照组34例,占5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29.5±3.4)min,对照组(32.9±3.7)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患眼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术前眼位训练能提高患者在手术时与医师的配合,有利于缩短手术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有利于术眼的康复。  相似文献   
128.
目的 评价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体(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收集28例30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患者(A组)的临床资料,总结和分析患者的视力、眼压、滤过泡、手术并发症以及医疗费用情况,并与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后3~4周再行自内障手术的27例28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B组)进行比较.术后随访6个月.结果 A、B组术后1周和1、6个月的眼压下降值及最佳矫正视力≥0.5的眼数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术后滤过泡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A组平均住院天数为(10.4±1.6)d,显著少于B组的(15.8±1.6)d(P<0.01).A组平均医疗费用为(7 603.57±215.97)元,显著低于B组的(9 671.75±268.60)元(P<0.01).结论 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IOL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并发症少,可便捷、安全、有效、经济地治疗青光眼合并白内障.  相似文献   
129.
相干光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自问世以来,以其无创、非接触、高分辨率的优势,迅速在眼科领域推广应用,检查部位从眼后节黄斑、视神经,发展到眼前节结构的观察及相关疾病的诊治,为临床诊疗与科研提供更为可靠、准确的临床资料.近年来,前节OCT技术被应用于球结膜的参数测定(如球结膜厚度测量)、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评估,以及结膜松弛症、翼状胬肉、睑裂斑、结膜肿瘤、球结膜淋巴管扩张等球结膜组织结构观察与结膜疾病的诊疗过程中,拓展了前节OCT的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130.
表面麻醉下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表面麻醉下经透明角膜切口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联合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效果。方法各种类型白内障364例(364只眼)在表面麻醉下透明角膜10~12点钟作切口2.8~3.2mm,在3点或9点角膜缘作0.3~0.6 mm辅助切口,超声乳化吸除皮质及核,植入ACRYSOF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术后观察视力、切口、前房、人工晶状体位置、眼底。结果术后随访1天、7天、1个月和3个月,矫正视力≥0.8者分别为259只眼 (71.20%)、275只眼(75.43%)、279只眼(76.52%)、285只眼(78.34%)。结论表面麻醉下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有手术时间短、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