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86篇 |
免费 | 18篇 |
国内免费 | 11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4篇 |
妇产科学 | 1篇 |
基础医学 | 10篇 |
口腔科学 | 4篇 |
临床医学 | 39篇 |
内科学 | 17篇 |
皮肤病学 | 1篇 |
神经病学 | 7篇 |
特种医学 | 1篇 |
外科学 | 10篇 |
综合类 | 88篇 |
预防医学 | 18篇 |
眼科学 | 29篇 |
药学 | 58篇 |
中国医学 | 2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3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5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5篇 |
2015年 | 2篇 |
2014年 | 19篇 |
2013年 | 22篇 |
2012年 | 16篇 |
2011年 | 17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20篇 |
2008年 | 20篇 |
2007年 | 24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16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11篇 |
2000年 | 3篇 |
1999年 | 2篇 |
1998年 | 5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1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2篇 |
196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根据医学院校特点,对搞好医学本科生第二课堂、特别是基础医学研究第二课堂教学,提出了一些建议和设想.针对医学生学习任务繁重以及基础医学研究的特点,从管理层、指导教师到学生三个方面提出了有益于第二课堂教学的一些想法,提出了采用第二课堂学习卡对第二课堂进行合理管理的观点. 相似文献
12.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褥疮,是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引起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引起组织变性坏死和溃烂。压疮边缘硬而干燥,轮廓常呈圆形或火山口状,从表皮扩延到皮下及深部组织,分布于溃疡床的肉芽组织呈灰白色,伴继发感染时有脓性分泌物或恶臭分泌物流出,进入深部组织,使肌腱、骨膜发炎、变厚、硬化,并破坏其骨质及关节。压疮好发于肩胛骨突处、骶尾部、坐骨结节部、股骨粗隆处、足跟、枕部等身体受压或缺乏脂肪组织保护、肌层较薄或无肌肉包裹的骨隆突处。骨科患者因需长期卧床,成为压疮发生的高危人群。预防压疮的关键是局部减压,有效翻身可有效避免压疮。笔者对骨科患者发生压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用护理干预,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大鼠不同经脉线上针刺痛阈的观察和分析,探讨若干针刺位点的针刺镇痛效应对大鼠热水甩尾测痛模型的影响。方法:分别针刺大鼠胃经线上的“后三里”、脾经线上的“三阴交”、任脉线上的“关元”、督脉线上的“后会”等腧穴,检测其针刺前、后的热水甩尾痛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后三里”腧穴针刺前(5.90±0.38),针刺后(9.28±0.32),针刺前后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t=10.2934,P=0.0001);“三阴交”腧穴针刺前(5.95±0.42),针刺后(9.27±0.42),针刺前后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t=20.6481,P=0.0001);“关元”腧穴针刺前(5.73±0.19),针刺后(9.72±0.56),针刺前后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t=6.9763,P=0.0009);“后会”腧穴针刺前(5.85±0.14),针刺后(9.31±0.37),针刺前后配对t检验比较差异显著(t=10.6735,P=0.0001)。以上4腧穴针刺前后痛阈差值比较,未发现有统计学意义的改变(F=0.44,P=0.7268)。结论:针刺“后三里”、“三阴交”、“关元”、“后会”等腧穴的针刺镇痛效应,在热水甩尾测痛模型大鼠机体上具有相似的作用表现。 相似文献
14.
<正> 基本方:沙参25g,麦冬、生地、茯苓、山药各15g,玉竹、竹叶、木通、生甘草、黄连各10g。加减:镜面舌、舌不知味者,加炒山楂、玄参、石斛各10g;舌质红、苔黄腻,食不知味者,去生地、玉竹,加厚朴、半夏、陈皮、龙胆草各10g;伴有口腔溃疡者且反复发作,加白术、当归、生甘草15g,连翘各10g;舌面出血者,加蒲黄、丹皮、栀子各10g;大便秘结者,加桃仁、枳壳各10g,玄参15g;伴尿道隐痛者,加车前子10g;肾阴亏虚者,加熟地、生地各30g,女贞子10g。上述药物每日1剂,水煎300ml分早晚服分服。 治疗结果:35例患者服用上述汤药后,全部治愈。疗程最短者8剂,最长者30剂,一般在10~15剂之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2007-2011年登封市麻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分析,为麻疹疫情防控,实现消除麻疹目标提出建议。方法对2007-2011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系统》大疫情网报告的登封地区麻疹病例进行回顾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7年至2011年,登封市麻疹疫情从18.3/10万下降到0.15/10万,流行强度逐年下降;发病高峰1~6月份,2岁以下儿童仍为控制的重点;麻疹病例无免疫史、免疫史不详或未到接种年龄占到85.0%。结论登封市麻疹疫情流行强度逐年下降,但仍应做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麻疹疫苗免疫接种工作,避免免疫接种空白。 相似文献
16.
17.
18.
目的建立重组GST NK4融合基因工程菌的发酵工艺。方法采用摇瓶、发酵罐发酵,对影响工程菌生长和表达的条件如pH值、诱导时间及诱导剂浓度等进行优化。结果根据优化的条件,15L发酵罐发酵11h ,菌体收获量可达到湿重(2 4 .6±0 .98)g/L ,目的蛋白质的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质的5 0 %左右。结论确定了周期短、产率高且稳定可靠的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19.
20.
《处方管理办法(试行)》的实施对处方质量影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在基层医院的执行情况和促进合理用药的效果。方法:在处方管理办法执行前后的同一时间段,抽查多家基层医院的处方,对处方内容中不规范各项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处方质量的变化。结果:新的处方管理办法施行后的处方质量以及促进合理用药方面较之前有明显改善。结论:新的《处方管理办法(试行)》在基层医院能普遍得到落实,对促进合理用药、保障用药安全有良好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