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在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患者晶状体上皮细胞(LECs)中的表达;探讨TGF-β1在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blot)方法 检测75例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同分期的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眼和20例无糖尿病的老年性白内障眼晶状体上皮细胞中TGF-β1蛋白水平,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糖尿病组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非糖尿病组平均水平(P=0.00);糖尿病各组间TGF-β1表达水平存在差异.结论 TGF-β1有促进2型糖尿病患者白内障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2.
目的 通过比较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与传统公式对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度数预测的准确性,评价IOL-Master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高度近视患者17例(24只眼)行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分别按照Holladay公式和IOL-Master提供的公式得出的人工晶状体度数植入前房型人工晶状体(PACLs),记录术后6个月患者视力及眼屈光度和平均绝对屈光误差值(MAIZE).结果 患者术后裸眼远、近视力与最佳矫正视力均达到或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屈光状态明显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MAIZE均达到理想状态,其中MAFE≤±0.5D:A组7只眼(77.8%),B组12只眼(80%);MAFE≤±1.0D:A组8只眼(88.9%),B组14只眼(93.3%),两组差异在统计学上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IOL-Master提供的有晶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状体度数的测量方法方便、快捷,效果可靠,可以在临床中进一步应用.  相似文献   
193.
波阵面像差是衡量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重要参数,近来也被用做评价视功能的客观指标。本文就近年来波阵面像差技术在人眼视功能研究中的应用进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4.
不同直径折叠人工晶状体眼波阵面像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直径人工晶状体眼波阵面像差的差异,探讨其相关性,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人工晶状体提供依据。方法选择白内障患者96人(104眼)随机分为两组进行手术并植入不同直径的人工晶状体。术后3个月观察术眼波阵面像差及其它相关的变化。结果1、瞳孔4.0mm时,两组的高阶像差均方根值(RMSh)分别为(0.16±0.05)μm,(0.13±0.05)μm;瞳孔5.0mm时,两组RMSh分别为(0.29±0.05)μm,(0.20±0.06)μm;瞳孔6.0mm时,两组RMSh分别为(0.36±0.10)μm,(0.28±0.05)μm;瞳孔7.0mm时,两组RMSh分别为(0.59±0.21)μm,(0.38±0.11)μm。2、瞳孔5.0mm时,两组的RMSh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1.人工晶状体眼的高阶像差随瞳孔直径增大亦增高;2.在瞳孔5.0mm时,植入5.5mm光学直径的人工晶状体眼的高阶像差均方根值比植入6.3mm光学直径的人工晶状体眼的高阶像差均方根值大。  相似文献   
195.
5-Fu联合氟美松治疗前房渗出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 5-Fu联合氟美松治疗前房渗出膜的临床效果。方法 :采用 10例 12眼人工晶体植入等术后 ,每日或隔日结膜下注射 2 %的利多卡因 0 3ml、5-Fu(氟尿嘧啶 ) 5mg、氟美松 2 5mg混合液 ,用生理盐水冲洗结膜囊的方法 ,12眼中 ,11眼为晶体前及前房有渗出膜 ,经过 2~ 5次注射后 ,白膜全部消失。结果 :5-Fu为抗代谢类药物 ,能抑制胸腺嘧啶核苷酸合成酶 ,影响DNA的生物合成 ,氟美松也能抑制DNA的合成 ,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生 ,减少胶原纤维的变性和细胞间质的增强 ,减轻虹膜炎症反应 ,促进前房渗出膜的吸收。结论 :5-Fu与氟美松联合应用 ,可以起到相互协同、增强药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6.
目的:评价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可松解巩膜瓣缝线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6眼,均行小梁切除联合可松解巩膜瓣缝线术。结果:同手术前1日比,术后3眼远视力提高,28眼远视力无变化,5眼远视力下降。术后36眼前房立即形成,其中Ⅰ度浅前房5眼,正常深前房31眼。术后早期6眼眼压>15 mmHg,30眼眼压6~14 mmHg。术后第1天、第3天分别拆除单侧可松解巩膜瓣缝线30眼;第6~9天及第12天,同时拆除两根可松解巩膜瓣缝线30眼。结论:同单纯小梁切除术报道情况比,小梁切除联合可松解巩膜瓣缝线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少、疗效佳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7.
张丰菊  孙明甡 《眼科》2021,30(2):85-88
为预防角膜屈光手术后严重并发症特别是角膜扩张的发生,应重视围手术期的管控要点,强化术前筛查、手术设计及术后合理护理等环节。结合角膜生物力学变化及角膜形态学检测,协助角膜屈光手术前圆锥角膜的筛查。角膜屈光手术适应证的合理选择、个性化设计及规范化处理,是有效防范角膜扩张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8.
目的分析改良椭圆环在准分子激光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BK)中制作超薄角膜瓣的特点及效果。方法前瞻性系列病例研究。36例(71眼)自愿接受SBK手术患者,均采用改良的椭圆环制作角膜瓣,刀头采用OneUse=Plus(0uP)一次性自动角膜板层刀。术中记矛角膜瓣水平径、垂直径及蒂宽,术后应用前节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测量角膜瓣厚度和基质床厚度,记录术中和术后的并发症,对数据进行配对t检验或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使用椭圆环制作的角膜瓣水平径和垂直径分别为(8.78+0.26)mm和(8.58±0.28)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35.P〈0.01),蒂宽为(4.11±0.35)mm,角膜瓣厚度为(111.1±7.6)μm,双眼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中角膜瓣的制作均一次成功,均未出血,术中及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所有角膜瓣对合良好。结论改良的椭圆环能制作横椭圆形的角膜瓣,降低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中出血发生率,矫治顺规散光效果会更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9.
随着与屈光手术相关的材料、设备及技术飞速发展,选择行屈光手术摘掉眼镜的人数与日俱增。而不同年龄段人群行屈光手术的需求和效果不同,如何提升不同年龄段患者对屈光手术的长期满意度,应是屈光手术医师关注的重点。年龄相关因素不仅是屈光手术方式选择及其设计方案的重点考量因素,也是术前沟通、宣传教育及术后随访的重点。本文通过分析和论...  相似文献   
200.
我国近视眼患病率逐年增高, 准分子激光及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手术已成为我国18岁以上青壮年屈光不正患者矫正视力的主要方法。而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作为选择性手术, 具有明显的特殊性, 手术细节要求高, 亟需加强行业技术规范管理。由中国民族卫生协会眼学科分会组织国内相关专家在参阅国内外角膜屈光手术相关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的基础上, 共同编制的团体标准《激光角膜屈光手术技术规范第1部分:准分子激光角膜屈光手术》于2022年12月15日发布。本文对其中的重要技术规范要点进行探讨和解读, 以期更好地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