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4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2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26篇
预防医学   9篇
眼科学   15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目的 评价使用Winsight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行SBK术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的预测性、有效性、安全性及该手术对视觉质量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7月于北京同仁医院屈光中心行SBK手术治疗近视性屈光不正的病例78例(156眼),根据所使用的准分子激光扫描设备的不同分为2组,其中观察组39例,应用Winsight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行SBK术;对照组39例,应用Allegretto Eye-Q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行SBK术.分别于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定期随访,检查2组的裸眼视力,以电脑验光和显然验光检查术后屈光状态及BCVA.观察组术后1个月起增加暗室与暗室眩光对比敏感度检查.数据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结果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2组裸眼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41、0.881、0.001、0.814,P均>0.05);2组等效球镜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7、1.583、-0.416、1.460,P均>0.05).术后1、3、6个月等效球镜度在±0.50 D范围内的比例,观察组均为97%,对照组分别为96%、99%、99%.术后1、3、6个月,观察组UCVA≥5.0的比例分别为100%、100%、99%.术后1、3、6个月,2组有效性指数平均值均为1.01±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551、0.796、1.662,P均>0.05).术后1、3、6个月时,观察组均无任何一眼BCVA下降2行以上,分别有64%、65%、63%眼BCVA提高1行,8%、3%、5%眼BCVA提高2行.安全性指数分别为1.02±0.01、1.01-0.01、1.01±0.01.观察组术后3个月暗室对比敏感度与术前相比,在12 c/d高频区较术前增加(F=15.31,P<0.05).除此之外,不同空间频率下暗室和暗室眩光对比敏感度在术后不同时间段有一定的波动,但与术前相比均没有出现有统计学意义的降低.结论 使用Winsight准分子激光治疗系统行SBK术矫正近视及近视散光具有良好的预测性、有效性、安全性,且对对比敏感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32.
空海勤人员正视眼高阶像差和视觉质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正视眼高阶像差的相关因素及其与对比敏感度的关系,为评估高阶像差的临床意义及其与视功能的关联性,为临床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切削手术的合理应用提供客观依据。方法:利用波阵面像差仪(WaveLight analyzer,德国)和对比敏感度仪(Kontrastometer BA-4,德国)对40例80眼空勤和海勤男性进行检测,年龄16~35(平均21.9±3.4)岁,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为1.0~2.0,平均(1.32±0.30)。结果:左右眼高阶像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3-1(垂直彗差)与远近视力呈负相关趋势(r<0,P>0.05)。C3-1与柱镜呈之间的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C3-1与等效球镜在瞳孔<7mm时的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C40(球面像差)与球镜在瞳孔>5mm时的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RMS3~6,RMSh与球镜、柱镜、等效球镜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C3-1,RMS3,RMSh与年龄的负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1),C40与年龄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瞳孔直径为4mm和7mm时,C40,RMS3,RMS4,RMSh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3-1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3-1与WOG(对比敏感度系数之一,值越小对比敏感度越高)在瞳孔≥5mm时的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P<0.05),C3-1与其他对比敏感度系数呈正相关趋势(r>0,P>0.05)。结论:眼别对正视眼高阶像差无影响。年龄<40岁者高阶像差随年龄增加而减少,并随瞳孔增大而增加。C3-1趋向于越小,即负值越大,视力越好,对比敏感度越佳。  相似文献   
133.
本文阐述利用共焦显微镜对角膜组织观察、探讨不同疾病状态下及不同创伤中角膜组织变化特点,重点论述了共焦显微镜在屈光手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4.
LASIK对角膜内皮细胞酶活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LASIK)对兔角膜内皮细胞酶活性的影响。方法 :以酶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Lasik术后 1,3 ,7,10 ,15 ,60天以及三种不同切削深度兔角膜内皮细胞乳酸脱氢酶 (LDH ) ,还原型辅酶I (NADH)的活性改变。结果 :Lasik术后不同时间组与对照组以及三种不同切削深度组的角膜内皮细胞两种酶活性比较均未见显著性差异 (P >0 0 5 )。结论 :Lasik术对角膜内皮细胞代谢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5.
人工晶体值入术对血—房水屏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36.
目的:评价青光眼小梁切除联合可松解巩膜瓣缝线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36例,均行小梁切除联合可松解巩膜瓣缝线术。结果:同手术前1日比,术后3眼远视力提高,28眼远视力无变化,5眼远视力下降。术后36眼前房立即成,其中Ⅰ度浅前房5眼,正常深前房31眼,术后早期6眼眼压>15mmHg,30眼眼压6-14mmHg。术后第1天、第3天分别拆除单侧可松解巩膜瓣缝线30眼;第6-9天及第12天,同时拆除两根可松解巩膜瓣缝线30眼。结论:同单纯小梁切除术报道情况比,小梁切除联合可松解巩膜瓣缝线术具有术后并发症少,疗效佳等优点。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探讨得宝松(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在治疗顽固性黄斑水肿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以指导临床。方法本文选自2002年6~2004年6月,在我院因糖尿病视网膜黄斑病变16例(20只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6例(6只眼),黄斑区小分枝静脉阻塞2例(4只眼)所引起的持续性黄斑水肿行激光治疗后3个月水肿患者,年龄在50~70岁之间,中心视力低于0.2,行得宝松注射液2mg+1%利多卡因0.1ml震摇片刻球后注射。OCT监测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结果(1)黄斑水肿明显减轻,第7天平均厚度减幅达30.3%,第30天减幅达34.1%,第90天减幅为36.5%。(2)视力提高〉2行8只眼,视力提高〈2行19只眼,视力无变化3只眼。(3)眼压均在正常范围内。(4)无其他并发症。结论得宝松是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一种复方制剂,OCT证实了得宝松在治疗传统激光光凝无效的糖尿病黄斑水肿及静脉阻塞所致弥漫性黄斑水肿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8.
波阵面像差引导下个体化LASIK治疗近视的早期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波阵面差引导下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个体化)治疗近视的术后疗效,为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02年12月~2004年12月在我院欲行手术治疗者386例678眼,排除手术禁忌症后,行术前常规检查及波阵面差检查,从中选取高阶相差均方根值(RMSh)超过或等于0.25;或RMSh在0.20~0.25之间,而RMS3和RMS4大于0.15者39例68眼。均为女性,年龄20~38岁,平均31岁。术前平均视力0.10±0.09;最佳矫正视力1.00±0.08。术前球镜度数:-4.57±1.58D(-2.25~-6.25D)/柱镜度数:-0.68±0.39D(0~-1.25D)。手术方法为波阵面差引导下鹰式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个体化切削),采用WAVE-LIGHT公司的波阵面差仪和ALLEGRETTO鹰式准分子激光机,法国MORIA-2自动角膜板层刀。结果①术后1周裸眼视力1.20±0.21;最佳矫正视力1.30±0.19。屈光度术后1周球镜度数+0.38±0.40D/柱镜度数+0.09±0.19DC。术后1月裸眼视力1.13±0.29/最佳矫正视力1.4±0.31;屈光度术后1月球镜度数+0.33±0.13D/柱镜度数+0.04±0.10D。术后3月裸眼视力1.12±0.25/最佳矫正视力1.39±0.34;术后3月球镜度数+0.25±0.12D/柱镜度数+0.05±0.12D。②术后一周波阵面差值(总均方根值)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一个月较术后一周有所增高(部分超过术前)。但各阶均方根值变化不同。③术后无一例出现眩光,光晕,夜间暗视力下降等并发症。结论波阵面差引导下个体化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治疗近视散光,安全可靠,临床疗效佳,提倡在临床屈光手术中推广。但是此项个体化手术术前适应证的选择一定要严格谨慎。  相似文献   
139.
人工晶状体袢的角度与后发性白内障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后发性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袢角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9只科研兔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6眼。麻醉后 ,行透明晶状体囊外摘出术 ,并分别植入袢角度不同的PMMA人工晶状体 ,第 1组植入 0°袢人工晶状体 ,第 2组植入 5°袢人工晶状体 ,第 3组植入 10°袢人工晶状体。术后 6个月 ,裂隙灯下观察晶状体后囊混浊情况并分级 ,取出晶状体后囊 ,行光镜及透射电镜检查 ,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晶状体后囊染色 ,然后采用医用多功能图像分析软件对晶状体后囊表面及赤道部的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atingcellnucle arantigen ,PCNA)进行定量检测 ,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结果 裂隙灯下可见术后随着人工晶状体袢角度的增加 ,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的例数及等级均呈下降趋势。光镜及透射电镜扫描可见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的晶状体后囊表面有一层或多层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 ,未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的晶状体后囊表面无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 ,赤道部均可见多层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PCNA定量结果 :植入 0°袢人工晶状体组与植入 5°袢人工晶状体组之间后囊表面及赤道部PCNA阳性率 (分别为 10 .5 0 0±2 2 5 8,9.16 7± 2 .2 2 9)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而植入 10°袢人工晶状体组 (4.5 0 0± 1.871)与植入 0°袢人工晶状体组及植入  相似文献   
140.
后发性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材料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后发性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材料之间的关系。方法 :6只科研兔 (体重 2 .5~ 4kg ,由大连医科大学动物中心提供 )共 1 2只眼 ,随机分为 2组 ,每组 6只眼。麻醉后行透明晶状体囊外摘除术 ,并分别植入相同设计的PM MA及硅胶人工晶状体。术后 6个月 ,取出晶状体后囊 ,行免疫组织化学法染色 ,用医用多功能图像分析软件对晶状体后囊表面的增殖细胞核抗原 (proliferitingcellnuclearantigen ,PC NA)进行定量检测 ,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结果。结果 :植入硅胶人工晶状体组PCNA平均值为 8.50± 1 .6 4,植入PMMA人工晶状体组PCNA平均值为 6 .1 7± 1 .4 7,二者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后发性白内障与人工晶状体的材料有关 ,硅胶人工晶状体较PMMA人工晶状体更能显著降低后发性白内障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