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7255篇 |
免费 | 353篇 |
国内免费 | 258篇 |
专业分类
耳鼻咽喉 | 98篇 |
儿科学 | 218篇 |
妇产科学 | 37篇 |
基础医学 | 346篇 |
口腔科学 | 85篇 |
临床医学 | 924篇 |
内科学 | 423篇 |
皮肤病学 | 169篇 |
神经病学 | 133篇 |
特种医学 | 264篇 |
外国民族医学 | 21篇 |
外科学 | 431篇 |
综合类 | 2107篇 |
预防医学 | 699篇 |
眼科学 | 103篇 |
药学 | 712篇 |
10篇 | |
中国医学 | 838篇 |
肿瘤学 | 24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75篇 |
2023年 | 213篇 |
2022年 | 207篇 |
2021年 | 240篇 |
2020年 | 157篇 |
2019年 | 163篇 |
2018年 | 165篇 |
2017年 | 108篇 |
2016年 | 141篇 |
2015年 | 126篇 |
2014年 | 295篇 |
2013年 | 288篇 |
2012年 | 327篇 |
2011年 | 362篇 |
2010年 | 374篇 |
2009年 | 340篇 |
2008年 | 365篇 |
2007年 | 287篇 |
2006年 | 323篇 |
2005年 | 343篇 |
2004年 | 292篇 |
2003年 | 306篇 |
2002年 | 253篇 |
2001年 | 201篇 |
2000年 | 221篇 |
1999年 | 173篇 |
1998年 | 143篇 |
1997年 | 141篇 |
1996年 | 118篇 |
1995年 | 127篇 |
1994年 | 130篇 |
1993年 | 99篇 |
1992年 | 89篇 |
1991年 | 95篇 |
1990年 | 97篇 |
1989年 | 88篇 |
1988年 | 69篇 |
1987年 | 66篇 |
1986年 | 59篇 |
1985年 | 45篇 |
1984年 | 18篇 |
1983年 | 23篇 |
1982年 | 23篇 |
1981年 | 22篇 |
1980年 | 13篇 |
1979年 | 7篇 |
1964年 | 4篇 |
1960年 | 4篇 |
1959年 | 9篇 |
1957年 | 5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31.
我院从 1996~ 2 0 0 0年共抢救上尿路多发结石并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患者 2 2例 ,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男 18例 ,女 4例 ,年龄 13~ 59岁 ,平均 4 2岁 ,其中孤肾伴输尿管多发结石 2例 ,双侧上尿路多发结石 2 0例。所有患者均有腰痛 ,无尿 12例 ,少尿10例 ,无尿或少尿时间 1~ 9d ,化验血钾均升高 ,为5.5~ 6 .6 2mmol/L ,血尿素氮 2 0 .6~ 4 7.1mmol/L ,肌酐 50 3~ 174 1μmol/L。2 治疗及结果入院后均行B超及KUB检查 ,4例逆行插管均不能通过。急诊体外冲击波碎石 (ESWL)治疗 3例 ,2例治愈 ,另 1例形成… 相似文献
132.
急性硫酸铜中毒1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是人体代谢过程所必需的金属元素。铜缺乏和摄入过量对人体都可以引起损害。硫酸铜常用于催吐 ,口服剂用量为 0 .0 6 5~ 0 .13g,过量会引起急慢性铜中毒。现将我所收治的 1例急性铜中毒病例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 患者男 ,12岁 ,学生。因上腹部不适、咽喉疼痛 4天 ,发热、黄疸、解酱油样尿 2天入院。患儿于入院前 4天因口渴误服装于矿泉水瓶中稀硫酸约 2 0 ml,家人为其行催吐 ,用硫酸铜约 10 g,溶于 75 0 m l凉开水 ,给患儿口服约 5 0 0 m l。数分钟后即出现恶心、呕吐 ,吐出硫酸铜溶液及部分蓝色胃内容物 ,并带少量血丝 ;感上腹部不… 相似文献
133.
目的:探讨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糖变化与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状况的关系.方法:肝硬化患者按child-Pugh肝功能分级分为:A级;B级;C级3组,健康人为对照组.行OGTT,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血糖浓度.结果:60min和120min血糖浓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20min血糖与血清白蛋白浓度呈显著负相关(P<0.001),与血清总胆红素浓度、凝血酶原延长时间等呈显著正相关(P<0.001).结论:OGTT的120min血糖值与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状况密切相关,是反映肝硬化患者肝脏处理糖负荷能力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34.
康烨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2):87-92
徐则臣的长篇小说《耶路撒冷》自面世以来便赢得了学界和媒体的双重关注与肯定,作品从一群1970年代年轻人的个体生活和精神经历切入,直面现代性情境中自我认同的危机、价值框架的塌陷以及全球化神话的破灭等现代性体验,提出在对自我内心的探寻和永恒精神价值的追求中重建道德自我与神圣友谊,在自足自律的道德诉求和关爱他人的责任感中获得人性上升的力量。 相似文献
135.
目的:探讨人舌癌Tca8113细胞核外体(exosomes)体外诱导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对CTL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抽取健康成人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经贴壁获得树突状细胞前体细胞,在体外先后加入GM-CSF、rhIL-4、LPS和/或exosomes诱导培养9d,获得成熟DC;而未贴壁细胞经rhlL-2诱导培养,获得T淋巴细胞。设置舌癌Tca8113组和对照EC9706组,每组再根据效应细胞不同分为A组:Tca8113细胞核外体致敏的DC与T淋巴细胞共培养组;B组:未经致敏DC与T细胞共培养组;C组:单纯T细胞组。结果:A、B、C组效应细胞对Tca8113细胞株的杀伤活性分别为(78.56±2.26)%、(50.34±6.21)%、(26.47±3.52)%。A与B组、A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效应细胞对EC9706杀伤活性为(51.18±5.31)%,与对Tca8113的杀伤活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舌癌Tca8113核外体能增强DC-CTL效应细胞对舌鳞癌Tca8113细胞株特异性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36.
目的 采用基于深度学习的胃癌病理切片分割算法实现对癌症区域的识别。方法 以U-Net网络为基本架构设计更深层次的胃癌病理切片分割算法模型Deeper U-Net (DU-Net)。采用区域重叠分割法将数据集分割成若干小块图片,然后利用预先训练好的DU-Net网络模型对分割的小图片块进行初次分割,并使用图片分类器清除假阳性样本,重新合成新样本。采用重复学习的方法使用新样本进行多次重复训练,将得到的结果应用全连接条件随机场(CRF)进行后续处理。最终得到胃癌分割图片并验证结果。结果 经过3次重复学习后,DU-Net网络模型的平均精度为91.5%,平均交叉联合度量(IoU)为88.4%;相比于未经重复学习的基础DU-Net模型,其平均精度提升了5.6%,平均IoU提升了2.9%。结论 基于深度学习的胃癌病理切片分割算法实现了精准的分割,提高了模型的泛化能力和鲁棒性,可用于辅助胃癌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137.
目的:测定胃癌组织中细胞黏附分子CD44V6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生物学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技术定量分析了96例手术切除的新鲜胃癌组织、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及20例胃溃疡组织、溃疡旁正常胃黏膜组织中CD44V6的表达水平.结果:4种组织中均有CD44V6的表达,但胃癌组织中CD44V6的阳性率(64.5%,62/96)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27.1%,26/96)、胃溃疡组织(25.0%,5/20)及溃疡旁正常胃黏膜组织(20.0%,4/20),P<0.05;CD44V6的表达水平与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有关(P<0.05),且与肿瘤pTNM分期关系密切(P<0.001).结论:CD44V6高水平表达可能意味着胃癌恶性程度较高且病期较晚,测定胃癌组织中CD44V6的水平对判断胃癌浸润、转移及病期进展情况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38.
双源CT在冠状动脉心肌桥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心肌桥的双源CT特征与临床事件的关系.方法:分析40例心肌桥患者的双源CT资料和临床资料,依据心肌桥是否合并桥前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将患者分为单纯心肌桥组和复杂心肌桥组,比较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脉压、左心室重量指数、心肌桥长度、LVEF、血糖、血脂等因素,比较上述因素与心肌桥合并桥前狭窄的相关性.结果:复杂心肌桥组收缩压、脉压、左心室重量指数均显著高于单纯心肌桥组(P<0.05),收缩压、脉压、左心室重量指数与心肌桥合并桥前狭窄相关.结论:心肌桥合并桥前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可以引起急性冠脉综合征,收缩压、脉压、左心室重量指数是合并桥前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39.
目的研究NOS阳性纤维和终末在大鼠脑底动脉的分布.方法采用NADPH-d组织化学的方法观察大鼠颈内动脉脑底段、大脑前、中、后动脉及基底动脉的NOS阳性纤维和终末分布.结果脑底动脉各段均有螺旋形NOS阳性神经纤维分布,且有数目不等的膨体,交织成网状,还可见许多点状的NOS阳性终末.结论以上提示这些氮能神经纤维及终末对脑底动脉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40.
目的:观察异丙酚对恶性肿瘤患者术中血浆过氧化脂质(P-LPO)、红细胞过氧化脂质(E-LPO)和血浆超氧化物歧化酶(P-SOD)、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E-SOD)活性的影响。方法:将择期行腹部恶性肿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组(23例)。麻醉诱导时静脉予异丙酚1mg/kg,术中以3-5mg/(kg.h)静脉维持;对照组(20例),诱导及术中未予异丙酚,监测其手术麻醉过程中P-LPO、E-LPO和P-SOD、E-SOD的变化。结果:异丙酚组气管插管后1h、气管拔管后与麻醉诱导前比较,P-LPO、E-LPO均显著下降(均P<0.05),P-SOD`E-SOD则均显著上升(均P<0.05);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LPO、E-LPO均显著下降(均P<0.01),P-SOD、E-SOD则均显著上升(P<0.01),结论恶性肿瘤患者术前存在氧自由基代谢紊乱,临床剂量的异丙酚能有效清除氧自由基,有显著的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