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83篇 |
免费 | 31篇 |
国内免费 | 19篇 |
专业分类
儿科学 | 2篇 |
妇产科学 | 10篇 |
基础医学 | 20篇 |
口腔科学 | 2篇 |
临床医学 | 70篇 |
内科学 | 48篇 |
皮肤病学 | 3篇 |
神经病学 | 2篇 |
特种医学 | 27篇 |
外科学 | 71篇 |
综合类 | 117篇 |
预防医学 | 102篇 |
眼科学 | 2篇 |
药学 | 62篇 |
2篇 | |
中国医学 | 86篇 |
肿瘤学 | 7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篇 |
2023年 | 19篇 |
2022年 | 26篇 |
2021年 | 21篇 |
2020年 | 29篇 |
2019年 | 26篇 |
2018年 | 22篇 |
2017年 | 8篇 |
2016年 | 6篇 |
2015年 | 13篇 |
2014年 | 30篇 |
2013年 | 20篇 |
2012年 | 28篇 |
2011年 | 36篇 |
2010年 | 23篇 |
2009年 | 23篇 |
2008年 | 31篇 |
2007年 | 7篇 |
2006年 | 17篇 |
2005年 | 14篇 |
2004年 | 14篇 |
2003年 | 23篇 |
2002年 | 31篇 |
2001年 | 28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9篇 |
1997年 | 8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18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2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篇 |
1988年 | 5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3篇 |
1981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41.
目的探讨医务场所暴力、人际信任及核心自我评价在实习护生心理资本与职业认同之间的作用机制。方法 2019年11—12月,采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护生职业认同问卷、医务场所暴力量表、人际信任量表和核心自我评价量表对298名实习护生进行便利抽样调查,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实习护生心理资本、职业认同、医务场所暴力、人际信任及核心自我评价总分分别为127.79±21.39、61.85±12.31、2.35±3.15、76.58±7.60和36.44±6.04。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与医务场所暴力呈负相关(r=-0.24,P<0.01),与心理资本、人际信任、核心自我评价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均P<0.01)。人际信任在心理资本与职业认同之间起中介作用。心理资本、人际信任与医务场所暴力的交互项均可预测职业认同(β=-0.21、0.13,均P<0.05)。结论心理资本既可直接影响实习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又可通过人际信任发挥间接作用,医务场所暴力调节了心理资本的直接效应及人际信任与职业认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2.
目的:分析近年来关于治疗骨性关节炎的多种文献资料,探讨最理想的治疗方案,以达到解除病因、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的目标。资料来源:应用网络www.chkd.cnki.net,www.webtool.piwko.pl/cnli-brary/vipnew.php,Medline及中国医学核心期刊检索1982-01/2003-12间关于骨性关节炎治疗研究的相关文献,检索词: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治疗(therapy),研究进展(researchevolution)。资料选择:选择骨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治疗进展及在骨科的临床应用、骨性关节炎研究进展等相关文献61篇,排除非随机研究原著,未排除非盲法研究。资料提炼:在61篇文献中,内容有不同重复的21篇予以删除;对40篇文献进行分类整理,用于综述,其中20篇选用为参考文献。资料综合:骨性关节炎的治疗包括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实验性治疗,中国传统中医药在药物治疗方面疗效显著。实验性治疗主要包括基因治疗和生长因子、细胞及人工基质的移植治疗两方面,虽然临床应用不多,尚且处于实验研究阶段,但其发展前景可观。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仍是目前临床上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主要手段。大量实验研究以及临床资料提示,最理想的治疗骨关节炎的方法应该是综合的。结论:骨性关节炎的治疗方法很有多种,综合治疗仍是目前较好的方法。通过分析患者的关节结构、功能及可能的致病因子,了解患者期望关节恢复和使用的程度等,来设计个体化治疗计划和方案。 相似文献
143.
目的分析两种不同内固定系统微创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共88例,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DHS内固定治疗,对两种内固定方法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组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等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更短、手术切口长度更小,术中出血量少,两组患者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时,PFNA以及DHS内固定均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但PFNA更具有微创化优势,因此,PFNA内固定法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为理想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4.
目的构建甲型副伤寒杆菌外膜蛋白基因ompW的原核表达系统,确定其重组表达产物rOmpW免疫原性,了解甲型副伤寒杆菌临床菌株ompW基因携带率。方法采用PCR和T-A克隆法从甲型副伤寒杆菌临床株JH01中获得ompW基因克隆并构建其原核表达系统,重组蛋白纯化后用SDS-PAGE及Western-Blotting分析。采用PCR检测95株甲型副伤寒杆菌临床菌株ompW基因携带率。结果与报道的相关序列比较,所克隆的ompW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相似性均为100%。rOmpW免疫家兔可产生抗体并能与甲型副伤寒杆菌全菌抗血清产生阳性Western杂交信号。所有甲型副伤寒杆菌菌株均携带ompW基因。结论构建甲型副伤寒杆菌外膜蛋白基因ompW的原核表达系统,证明了ompW是存在于甲型副伤寒杆菌的序列保守、分布广泛的外膜蛋白基因,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作为多价甲型副伤寒杆菌基因工程疫苗候选抗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5.
146.
20世纪40年代以来心电图的异常Q波和死后病理学发现之间的相关性已有研究,冠心病患者胸前导联异常Q波是心肌坏死的指标。然而QRS波群的微小异常变化几乎没有人报道,作者在主动脉冠动脉旁路手术时进行左室前壁心肌活检,对组织学与心电图胸前导联的小q波的r波变小的相关性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7.
现将我们近年来诊冶不当的急性心肌梗塞病例列举如下,以共同吸取教训。例1:男性,55岁。14年前因心前区压榨样疼痛诊断为广泛性前壁心肌梗塞。此后每年偶发心绞痛。近1个月来发作频繁,两天来因劳累后症状加重,并伴有心慌气短,服硝酸甘油不缓解而入院。查体:血压140/100,心音低钝。心电图示陈旧性广泛前壁 相似文献
148.
目的观察经皮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2012年8月至2014年2月本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67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采用PKP治疗30例(手术组),保守治疗37例(对照保守组)。对比两组病例治疗前后症状改善程度,比较椎体高度恢复率、后凸矫正率,发生邻椎骨折情况、疼痛视觉评分(VAS)、Dallas疼痛问卷(Dallas pain questionnaire,DPQ)评估、Barthel指数、椎体高度测量及Cobb角测量。结果 PKP治疗(手术组)的卧床天数、住院天数较保守组缩短,止痛效果显著、VAS评分、Dallas疼痛问卷(dallas pain questionnaire,DPQ)评估、Barthel指数、椎体高度恢复、Cobb角下降程度均优于保守治疗组,2组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K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可迅速缓解疼痛,恢复病椎高度和纠正Cobb角;但有术后再骨折及发生邻椎骨折的风险,且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保守治疗可以使疼痛症状缓解,治疗费用较少,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不显著,恢复椎体的高度及后凸角不明显,且治疗周期较长,并发症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149.
目的探究IgA肾病患者肾组织中T细胞免疫球蛋白与黏蛋白域基因-1(TIM-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及与组织病理、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到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75例IgA肾病患者作为A组,40例微小病变肾病患者作为B组,同时选择30例正常肾组织作为对照组,测定各组肾组织中TIM-1、TGF-β1表达水平及血肌酐(SCr),肌酐清除率(CCr)、24h尿蛋白量、IL-4、IFN-γ水平,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组24h尿蛋白量、SCr、IL-4和肾组织中TIM-1、TGF-β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B组和对照组,CCr、IFN-γ/IL-4比值低于B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N患者Haas各分型中Ⅳ和Ⅴ型肾组织中TIM-1、TGF-β1表达水平高于Ⅰ-Ⅲ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N患者随Katafuchi分级(0-Ⅲ级)增加,肾组织中TIM-1、TGF-β1表达水平逐渐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Spearman相关分析,IgAN患者肾组织中TIM-1表达水平与Haas分型、Katafuchi分级、IL-4水平呈正相关(r0,P0.05),与IFN-γ/IL-4呈负相关(r0,P0.05),TGFβ1表达水平与24h尿蛋白定量、Haas分型、Katafuchi分级呈正相关(r0,P0.05)。结论TIM-1、TGF-β1可能通过调控Th免疫、肾小管间质损伤过程参与了IgAN发生和发展过程,可作为反映病情发展的标志物之一,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0.
背景:家兔骨骼肌生后发育过程中,梭内外肌纤维酶组织化学构成比例和肌电特征的变化反映其与功能的关系。目前,国内外缺乏对长肌胫前肌肌亚体的相关结构功能的系统研究。
目的:探讨生后不同年龄阶段家兔胫前肌肌亚体的诱发电位和酶组织化学表现。
方法:应用大体解剖结合酶组织化学法明确不同年龄阶段家兔胫前肌肌亚体。来用电生理记录仪测量家兔胫前肌肌亚体的诱发电位振幅、持续时间及波形,ATP酶组织化学染色观察ⅡB型、ⅡA型、ⅡX型、Ⅰ型梭外肌纤维组成,梭内肌纤维的构成特点。
结果与结论:幼年家兔的诱发电位振幅、持续时间及波形波动均较小,波形相对较简单且波动平缓;随着年龄增长,成年后诱发电位振幅、持续时间及波形波动较大,波形比幼年的延续时间长而复杂,有小的棘波出现。胫前肌前、后亚体内ATP酶组织化学染色显示ⅡB型、ⅡA型梭外肌纤维随增龄而增加;而ⅡX型、Ⅰ型梭外肌纤维随增龄而减少。梭内肌纤维分为核袋纤维b1、b2和核链纤维c,其外被结缔组织构成的梭囊包绕。结果表明在行走和奔跑状态下,后亚体协助维持小腿的姿势和保持后肢关节的稳定性,当运动需要力量和速度时,前亚体与后亚体一起提供足够的收缩速度和力量以适应运动的需要。
关键词:胫前肌;诱发电位;腺苷三磷酸酶;梭内肌纤维;梭外肌纤维;家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