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1 毫秒
21.
22.
23.
24.
25.
回顾分析3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或有明确原发恶性肿瘤病史的鞍旁转移瘤患者的CT和MRI资料,旨在提高颅内鞍旁病变的CT和MRI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26.
上胃肠道良恶性狭窄或阻塞的介入治疗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探讨上胃肠道良恶性狭窄或阻塞有效的介入治疗方法和它的优选法及其中远期疗效.方法上胃肠道(upper gastrointestinal tract,UGIT)良恶性狭窄或阻塞患者120例,其中UGIT良性狭窄球囊导管扩张术组(A组)35例;UGIT恶性狭窄或阻塞永久性无膜和带膜或部分带膜金属支架扩张组(B组)35例;UGIT良性狭窄永久性部分带膜金属支架扩张组(C组)25例;UGIT良性狭窄暂时性部分带膜金属支架扩张术组(D组)25例.A组在X线引导下行球囊扩张;B组、C组和D组在X线引导下放置部分带膜和无膜金属支架,D组在支架术后3 d~7 d由内镜取出.所有患者治疗前吞咽困难评分2~4级.结果A组35例共进行67次球囊扩张,平均1.9次.B组35例安放无膜或部分带膜金属支架35只.C组25例安放部分带膜金属支架15只;无膜金属支架10只.D组25例安放部分带膜金属支架25只.B,C和D组支架置入成功率100%;D组支架取出成功率100%.A组UGIT管腔最窄处直径术前为(3.1±1.7)mm,术后为(8.9±3.3)mm;吞咽困难评分术前为(2.7±1.2)级,术后为(1.1±0.4)级;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29%(10/35)、反流23%(8/35)、出血9%(3/35);超过1 a的随访患者中91%(32/35)复发吞咽困难.B组UGIT管腔最窄处直径术前为(2.9±2.5)mm,术后为(17.3±2.5)mm;吞咽困难评分术前为(3.1±0.5)级,术后为(1.6±0.7)级;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20%(7/35)、反流9%(3/35)、出血14%(5/35)、支架移位6%(2/35);超过6 mo的随访患者中17%(6/35)复发吞咽困难,超过1 a的随访患者中50%(15/30)复发吞咽困难.C组UGIT管腔最窄处直径术前为(3.1±2.4)mm,术后为(17.7±2.1)mm;吞咽困难评分术前为(2.5±1.1)级,术后为(0.5±0.3)级;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40%(10/25)、反流60%(15/25)、出血12%(3/25)、支架移位16%(4/25);超过6 mo的随访患者中20%(5/25)复发吞咽困难,超过1 a的随访患者中25%(3/12)复发吞咽困难.D组UGIT管腔最窄处直径术前为(3.3±2.2)mm,术后为(15.1±2.9)mm;吞咽困难评分术前为(2.8±0.9)级,术后为(0.6±0.4)级;并发症发生率为疼痛40%(10/25)、反流12%(3/25)、出血16%(4/25);超过6mo的随访患者中12%(3/25)复发吞咽困难,超过1 a的随访患者中13%(2/15)复发吞咽困难.结论带膜或部分带膜金属支架是UGIT恶性狭窄或阻塞介入治疗首选方法;球囊导管多次分级扩张术和暂时性部分带膜金属支架扩张术是UGIT良性狭窄介入治疗中的有效方法;在UGIT良性狭窄介入治疗中远期疗效方面,暂时性部分带膜金属支架扩张术是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7.
28.
螺旋CT扫描对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术前评估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评估螺旋CT扫描对显示胃癌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76例经上消化道造影或胃镜诊断的胃癌患者,术前行水充盈法螺旋CT三期扫描;CT所见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螺旋CT扫描对胃癌淋巴结转移显示的敏感性为70%,特异性达79.2%;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及强化特征有助于阳性淋巴结的诊断.结论:螺旋CT扫描术前评估胃癌淋巴结转移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9.
30.
目的 :研究Waldeyer环淋巴组织增生及恶性淋巴瘤的MRI和CT表现及应用价值。方法 :对照分析 172例Waldeyer环淋巴组织增生及 2 1例恶性淋巴瘤的MRI和CT表现和手术、病理结果。结果 :172例咽部淋巴组织增生可发生于双侧咽扁桃腺、腭扁桃腺或舌根部、软腭等 ,也可沿咽壁弥漫肥厚、增生 ,引起口咽腔狭窄 ,其中 5 5例伴有睡眠时呼吸暂停综合症 (OSAS)。CT表现为增生组织或咽部弥漫性增厚 ,边界锐利 ,平扫为均匀等、高密度 ,可轻度均匀强化。MRIT1WI表现为等信号 ,T2 WI为高信号 ,颈部无肿大淋巴结。 2 1例恶性淋巴瘤有 10例发生在腭扁桃腺 ,3例在舌根部 ,均表现为向咽腔突出的类圆形软组织肿块 ;5例鼻咽和 3例咽侧壁淋巴瘤均表现为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 ,病变范围较大 ,向四周弥漫生长 ,但无颅底及周围结构损害。MRI和CT可见肿块的密度和信号均匀 ,可轻度强化。 2 1例恶性淋巴瘤有 13例发现颈部淋巴结受侵。结论 :MRI和CT能清楚显示Waldeyer环淋巴组织增生和恶性淋巴瘤的部位、形态、范围以及有无颈部淋巴结受侵和周围组织的侵犯 ,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