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篇
  免费   12篇
妇产科学   4篇
基础医学   12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25篇
内科学   9篇
皮肤病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6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5篇
眼科学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6篇
肿瘤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肺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4例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键平  常晓燕  陈杰  杨堤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4):247-249,i0001
目的 探讨肺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CCAM)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 对4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CCAM病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并系统复习文献,讨论其病理分型、临床特点、治疗和预后及其发病机制。结果 4例均累及单侧单叶肺,其中CCAMⅠ型3例,Ⅱ型1例。除1例为胎儿行引产外,其余3例行部分肺切除或肺叶切除术。结论 CCAM是一种少见的肺先天性畸形,影像学是发现该病的有效手段,确诊有赖于病理检查。CCAM患者有一定的恶变风险,手术切除病变肺组织是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2.
目的探讨卵巢原发性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方法通过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观察卵巢鳞状细胞癌的特征,总结临床特点,并复习文献。结果卵巢鳞状细胞癌与发生在其他部位(食管、皮肤)的鳞癌组织病理特点相同,本例卵巢完全被肿瘤取代,没有发现畸胎瘤及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论绝大多数卵巢鳞状细胞癌起源于卵巢畸胎瘤的鳞状上皮,部分源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和Brenner瘤,不伴这些病变的卵巢鳞状细胞癌极其少见,形态学特点与其他部位的鳞癌相同。  相似文献   
53.
原发性肝细胞肝癌的超声造影表现:与病理对照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原发性肝细胞肝癌(HCC)超声造影各时相特点,探讨不同增强模式与病理学组织分化程度的关系。方法 采用低机械指数实时灰阶谐波超声造影技术对32个HCC病灶的超声造影时相特征进行研究。对其中13例有明确病理结果的病灶超声造影过程进行时间一强度曲线分析,将其增强模式、曲线各参数及微血管密度与病理学组织分化程度对照研究。结果 HCC超声造影动脉相均表现为快速增强(100%);门脉相及延迟相12例(37.5%)病灶表现为等或略低回声,为“快进慢出”型,23例(62.5%)病灶表现为低回声,为“快进快出”型。7例高分化HCC中5例(71.4%)表现为快进慢出的增强模式,6例中低分化HCC中5例(83.3%)表现为快进快出的增强模式;两组病灶时间-强度曲线在到达峰值时间、曲线尖度、曲线下面积三个参数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CC超声造影动脉相多为快速弥漫增强,延迟相增强信号的廓清快慢则有不同,后者与肿瘤分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54.
常晓燕  陈杰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4,11(2):119-121,i016
血管淋巴组织增生伴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与Kimura病有许多共同特点,都是多发于头面部的疾病,局部切除易复发,病理表现为血管瘤样并伴有淋巴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在文献报道中经常被认为是同一种疾病的不同名称。Rosai等1979年发表文章认为,两病有完全不同的临床和病理特点,应分别对待,从而第一次将两病明确分开。  相似文献   
55.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血管肉瘤的病理诊断特点, 并复习相关文献。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病理科2001年至2010年诊断的3例原发性肝血管肉瘤患者的病理及临床资料。  结果  3例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影像所见无特异性, 镜下形态多样, 有血管瘤样、上皮样血管内皮细胞瘤样改变, 但均能找到较特异的血管肉瘤诊断特征。  结论  原发性肝血管肉瘤是一种罕见的恶性肿瘤, 形态复杂多变。病史、临床症状、影像检查、病理活检的综合运用, 对这一少见恶性肿瘤的诊断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6.
目的 观察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我院2005年1月至2007年10月收治的行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的脑梗死患者为治疗组.治疗组16例(男10例,女6例),除常规治疗外,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1次/周,共3次,通过腰椎穿刺蛛网膜下腔植入神经干细胞;随机选取同期20例采用常规治疗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男12例,女8例),常规进行活血化瘀、营养神经、针灸及康复治疗;对照组及治疗组均于患者治疗前及6个月后进行功能独立性评分(FIM评分).结果 对照组治疗前FIM评分为(94.9±6.8)分,治疗后为(95.9±7.7)分;治疗组治疗前FIM评分为(94.8±7.4)分,治疗后为(99.7±7.6).结论 神经干细胞移植是治疗脑梗死后遗症的一种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神经系统后遗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7.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静电轨道串联高分辨质谱法(UPLC-QE-Orbitrap-MS)对和血止痒方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方法:采用沃特世ACQUITY UPLC~@Hss T3型色谱柱(100 mm×2.1 mm,1.7μm),以乙腈-0.1%甲酸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流速为0.2 mL·min~(–1);采用加热电喷雾离子源(HESI),正、负离子模式分别进行一级、二级质谱数据采集;采用数据库和文献报道对和血止痒方的化学成分进行表征。结果:在和血止痒方中共鉴定出92个化合物,结合数据库和文献报道对其中67个化合物进行初步表征,包括萜类、苯丙素类、有机酸类、苯酞类、生物碱类、黄酮类及其他类,并对化合物的药材来源进行归属。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分析快速,结果准确、可靠,能够全面快速地分析和鉴定和血止痒方中的化学成分,为其进一步的药效物质基础及质量控制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8.
肾素瘤的诊断及外科处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对肾素瘤的诊断与治疗水平. 方法 回顾分析3例肾素瘤患者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肾素瘤的临床特点、诊断程序及方法、外科处理原则.例1,女,15岁,因间断头痛、头晕1年、视物模糊3周入院.入院时血压245/135 mm Hg(1 mm Hg=0.133 kPa),血钾2.5~3.0 mmol/L.卧位及立位血浆肾素(PRA)2.2μg·L-1·h-1[正常值(0.42±0.37)μg·L-1·h-1],3.5μg·L-1·h-1[正常值(2.97+1.02)μg·L-1·h-1],血管紧张素Ⅱ(ATⅡ)181.2 ng/L[正常值(40.2±12.0)ng/L]、481.4 ng/L[正常值(85.3±30.0)ng/L];醛固酮(ALD)332.4 pmol/L[正常值(238.2±103.8)pmol/L]、747.9 pmol/L[正常值(418.2±243.7)pmol/L].B超及平扫CT未见明显病变.动态增强CT检查:门脉及延迟期右肾中部肾组织内见1.3 cm类圆形稍低密度影,边缘较整齐.例2,男,39岁,因发现高血压11年、低血钾9年入院.血压180/120 mm Hg,血钾2.7~3.0mmol/L.卧位及立位PRA 8.1、9.2μ g·L-1·h-1,AT Ⅱ 198.3、279.1 ng/L,ALD 285.3、761.7pmol/L.B超及平扫CT未见明显病变.动态增强CT检查:门脉及延迟期右肾上部皮质内见1.2cm稍低密度影,略向肾外突出.例3,女,26岁,因高血压5个月、发现左肾占位1周入院.血压210/120 mm Hg,血钾4.1 mmol/L.卧位及立位PRA 0.1、0.3 μg·L-1·h-1,ATⅡ 56.2、71.5 ng/L,ALD 321.3、421.1 pmol/L.肾脏B超:左肾上极皮质2.8 cm× 1.6 cm中强回声.动态增强CT,左肾上级 3.0 cm等密度肿物,增强扫描轻度强化.例1、2术前诊断右肾.肾素瘤,例3术前诊为左肾肿瘤性质待查.均行肾部分切除术,其中例2为后腹腔镜下手术. 结果 手术顺利,手术时间分别为90、50、70 min,出血量120、40、220 ml.病理:肿瘤有完整纤维包膜,肿瘤细胞成片排列,均匀一致,细胞多角形,核居中,胞质宽,嗜酸性,间质血管丰富,可见厚壁血管,符合肾素瘤.免疫组化:肌动蛋白(+),CD34(+).术后血压均恢复正常,分别随访23、4、26个月,未见肿瘤复发与转移. 结论 高血压、高肾素、继发性醛固酮增高、低血钾(三高一低)是肾素瘤特征性的l临床表现.动态增强CT检查敏感性高,对诊断帮助大.肾部分切除术或肿瘤剜除术是有效的治疗手段.腹腔镜手术同开放手术一样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9.
患者男,57岁。上腹不适半月,皮肤巩膜黄染1周余,近半月体重下降2-3kg。否认家庭史中有肿瘤疾病史。体检:右肋弓下及一可疑包块,活动度尚可,按压时患者有饱胀感。实验室检查:尿常规:尿酮体:1.5mmol/L,尿胆原:16μmol/L(正常范围0-4μmol/L);肝肾功能检查: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线素、谷氨酰转肽酶、碱性磷酸酶均高出正常值;  相似文献   
60.
目的 1型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近年来逐渐为临床所关注,然而2型AIP在亚洲人群中较为罕见。本文对北京协和医院的2型AIP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经验进行了总结。方法该中心所有2001年1月至2016年12月间符合国际共识诊断标准的2型AIP住院患者被纳入研究。所有入选患者的临床数据、实验室结果和影像学特征均得到详细记录、核实、统计学计算和随诊。结果共有6例2型AIP患者被纳入研究。男女比例为2/1,发病平均年龄为38.4岁。67.7%(4/6)的患者合并溃疡性结肠炎。37.7%(2/6)的患者是无症状查体发现。3例患者通过病理确诊。50%(3/6)患者影像学表现为胰腺弥漫增大,50%(3/6)患者表现为胰腺肿物。结论中国的2型AIP患者临床表现与国外报道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