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87篇
  免费   1606篇
  国内免费   764篇
耳鼻咽喉   92篇
儿科学   344篇
妇产科学   180篇
基础医学   1079篇
口腔科学   146篇
临床医学   4654篇
内科学   1827篇
皮肤病学   195篇
神经病学   469篇
特种医学   694篇
外国民族医学   8篇
外科学   1139篇
综合类   6303篇
预防医学   2685篇
眼科学   244篇
药学   2525篇
  30篇
中国医学   2615篇
肿瘤学   728篇
  2024年   251篇
  2023年   1008篇
  2022年   803篇
  2021年   744篇
  2020年   884篇
  2019年   880篇
  2018年   912篇
  2017年   569篇
  2016年   663篇
  2015年   706篇
  2014年   1700篇
  2013年   1376篇
  2012年   1397篇
  2011年   1571篇
  2010年   1464篇
  2009年   1356篇
  2008年   1194篇
  2007年   1172篇
  2006年   1052篇
  2005年   914篇
  2004年   789篇
  2003年   675篇
  2002年   568篇
  2001年   457篇
  2000年   434篇
  1999年   346篇
  1998年   286篇
  1997年   264篇
  1996年   237篇
  1995年   200篇
  1994年   201篇
  1993年   130篇
  1992年   103篇
  1991年   99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57篇
  1988年   64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50篇
  1985年   46篇
  1984年   39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42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14篇
  1979年   8篇
  1976年   4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91.
目的 观察虚拟现实(VR)技术康复训练对帕金森病(PD)患者冻结步态(FOG)的治疗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3例PD伴FOG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3例)及对照组(40例)。2组患者均给予抗PD药物治疗及护理,同时给予6周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干预基础上辅以VR技术康复训练。于训练前、训练6周后评估对比2组患者冻结步态严重程度、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改善情况。 结果 治疗前2组患者FOG问卷(FOG-Q)评分、步长、步频、步速、最大冻结指数值(FImax)、平均冻结指数值(FIavr)、Berg平衡量表(BBS)评分及PD综合量表(UPDRS-Ⅲ)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发现观察组患者FOG-Q评分[(12.5±2.4)分]、步长[(24.3±8.4)cm]、步频[(71.6±15.8)步/min]、步速[(19.9±7.6)m/min]、FImax(0.6±0.2)、FIavr(0.3±0.2)、BBS评分[(31.9±6.5)分]及UPDRS-Ⅲ评分[(16.5±5.2)分]均较训练前及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仅有FOG-Q评分[(13.7±1.7)分]、步长[(17.1±5.8)cm]及UPDRS-Ⅲ评分[(19.8±3.9)分]较训练前明显改善(P<0.05)。2组患者不良反应例数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常规康复干预基础上辅以VR技术康复训练可进一步缓解PD患者FOG症状,提高其运动功能及平衡能力,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观察卒中单元综合治疗对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VCI)患者认知功能、生活质量及照料者心理状态的影响。 方法 将符合入组标准的93例VCI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治疗组49例,其照料者对应分为照料对照组44例和照料治疗组49例。2组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药物,加上石杉碱甲和尼麦角林片),对照组照料者不作任何其它干预,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卒中单元综合康复治疗(肢体运动训练、社交训练、认知训练、健康教育等),同时治疗组照料者给予系统的VCI及脑卒中相关健康教育、康复知识、技能培训及适当的抗抑郁抗焦虑药物治疗。2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后进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MMSE)、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Spitzer生活质量指数(QLI)评定;2组患者的照料者均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和6个月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 结果 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治疗组患者的MMSE、MoCA、ADL和QLI评分较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照料治疗组的HAMD评分分别为(7.58±3.28)分和(7.73±3.61)分,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3个月和6个月后,照料治疗组的HAMA评分与组内治疗前和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卒中单元综合治疗可显著改善VCI患者的认知功能、生活质量以及照料者的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993.
纤维支气管镜肺活检并发症探讨贵州省黔南州医院(都匀,558000)王余俊华西医科大学附一院(成都,610041)戢朝明冯玉麟米庆辉我们自1984年1月~1997年1月,对门诊和住院患者共作纤维支气管镜检查7000余例,现对其气胸及肺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原...  相似文献   
994.
目的 研究代谢综合征(MS)大鼠主动脉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s)表达与血管重构和功能改变的关系.方法 健康8周龄雄性Wistar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5)和MS组(n=15).MS组大鼠高脂饮食喂养24周建立MS模型.喂养连续期间检测鼠尾血压、血糖、胰岛素、血脂,24周喂养结束行葡萄糖耐量试验和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然后处死动物,取部分腹主动脉组织行HE染色和油红O染色,观察组织形态学改变,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内膜及中膜面积;应用多道生理仪测血管反应性,评价血管功能.取主动脉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PPARγ、PPARδ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蛋白表达.结果 1)MS组体质量、内脏脂肪、血压、血浆三酰甘油(TG)显著增加(P<0.05或P<0.01),且存在严重的胰岛素抵抗[GIR(1.3±0.8) vs (7.0±1.7)mg/(kg·min),P<0.01]和糖耐量减退,表现为典型的MS特征;2)与对照组相比,MS组大鼠主动脉内皮依赖和非依赖舒张功能减退;3)与对照组相比,MS组大鼠主动脉内膜增厚,中膜层平滑肌细胞增殖明显,内膜面积/中膜面积值增高,油红染色显示动脉粥样硬化明显;4)MS组大鼠主动脉PPARγ蛋白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而PPARδ和eNOS表达明显减低.结论 MS大鼠主动脉结构重构明显和舒张功能障碍,血管组织PPARγ蛋白表达增加,而PPARδ表达减低,可能致脂质积聚,加剧炎症反应,并抑制eNOS表达,这可能是MS血管结构和功能改变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995.
巨春蓉  陈荣昌 《国际呼吸杂志》2007,27(19):1472-147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由于多种因素参与,导致膈肌疲劳、结构重构,严重影响其呼吸功能的发挥。从分子生物学角度对膈肌疲劳与重构进行探讨,可望为临床防治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6.
目的观察加味地黄饮子治疗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分析其对神经功能、炎性反应、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海口市中医医院收治的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障碍患者8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和观察组4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地黄饮子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实验室检查指标[包括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β淀粉样蛋白1-40(Aβ1-40)、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两组患者治疗前乏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乏力、腰膝酸软、头晕耳鸣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MMSE评分、Mo 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MSE评分、Mo 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MMP-9、Aβ1-40、BDNF、hs-CRP及SOD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MMP-9、Aβ1-40、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BDNF、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地黄饮子能有效减轻脑小血管病所致认知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炎性反应及氧化应激,改善患者认知功能、神经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997.
加味葛花解醒汤按20ml/kg体重(相当于生药量40g/kg)灌胃给药14天,能明显降低四氯化碳和乙醇所致的小鼠SGPT升高,抑制肝细胞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MDA)的生成,提高四氧化碳所致的肝糖元降低,减轻肝脏病理改变。提示该药对肝损伤有防护作用。  相似文献   
998.
目的了解云南省血吸虫病重疫区主要感染季节的不同阶段居民血吸虫感染、再感染情况,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根据农事活动和季节变化将主要感染季节分为前期、中期和后期3个阶段。选择高原峡谷型血吸虫病流行区洱源县的4个自然村作为观察点,将6~60岁居民随机分为Ⅰ、Ⅱ两组,Ⅰ组人群观察主要感染季节前期和后期血吸虫感染、再感染情况;Ⅱ组人群观察主要感染季节中期血吸虫感染、再感染情况。在各阶段开始前10d用吡喹酮治疗,观察期结束后30d查病。同时选择30名学生作为记录员,记录各自家庭成员每天接触疫水的时间。结果在主要感染季节前期、中期和后期居民血吸虫感染率分别为32.17%、12.42%、7.10%,平均每人每天接触疫水时间分别为(82±26)min、(30±14)min和(14±6)min。结论云南省重疫区主要感染季节的前期(栽插期)血吸虫感染率最高,主要与感染性钉螺密度高和居民接触疫水时间长有关。  相似文献   
999.
目的 探讨NADPH氧化酶与Rho/Rho 激酶在外膜介导的血管重塑中的作用。方法在体去除兔颈动脉外膜 ,于术后即刻、1周及 2周取出颈动脉。用图像分析系统测定内膜及中层面积 ;应用多道生理仪测血管反应性 ;原位杂交及RT PCR检测mRNA表达。结果  (1)血管外膜去除后内膜增生 ,2周时内膜增生较 1周时更为明显。对照侧无内膜增生。 (2 )与对照侧比较 ,去外膜侧血管在术后即刻、1周对去甲肾上腺素的收缩反应减弱 (P <0 0 5)。 (3 )与对照侧比较 ,去外膜侧NADPH氧化酶P2 2PhoxmRNA表达在 1周时增高 (P <0 0 5)。 (4)与对照侧比较 ,去外膜侧Rho 激酶mRNA表达在 2周时增高 (P <0 0 5)。结论 外膜去除后血管内膜增生 ,血管舒缩功能改变 ,其发生机制与NADPH氧化酶及Rho 激酶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000.
1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CD)的发生机理 正常情况下,体内过剩的甘油三酯(TG)及碳水化合物转化为游离脂肪酸(FFA)被转运到肝脏重新转化为TG储存在脂肪组织或者被肌肉作为能量来源利用。在饥饿状态下,储存于脂肪组织中的TG被水解为FFA,然后转运到肝脏转化为磷脂、胆固醇或酮体形式被肝外组织利用。引起肝脏脂肪蓄积,通常与以下情况相关:外周脂肪组织或营养物中的FFA转运至肝脏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