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4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26篇
内科学   10篇
皮肤病学   9篇
特种医学   6篇
外科学   16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4篇
眼科学   2篇
药学   7篇
  1篇
中国医学   16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8篇
  198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目的 通过回顾性研究对R波移行导联及V2转换率定位流出道起源的室性心律失常(VA)的流程进行准确性验证,旨在寻找一个简洁准确的方法区分右心室流出道(RVOT)和左心室流出道(LVOT)起源的VA.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射频导管消融治疗的起源于流出道的VA患者心电图资料,计算R波移行导联及V2转换率,并与射频消融结果相比,验证心电图流程的准确性.结果 52例患者中有24例VA时R波移行≥V4导联,均在RVOT消融成功.10例R波移行≤V2导联患者中,9例在LVOT消融成功.18例R波移行在V3导联的患者中,5例VA时胸前导联移行晚于窦性心律时的患者全部在RVOT消融成功,6例V2转换率<0.6的患者均在RVOT消融成功,而V2转换率≥0.6的7例患者中,5例在LVOT消融成功,2例在RVOT消融成功.该心电图流程定位结果与射频消融定位结果一致性程度高,Kappa值为0.8627,区分RVOT和LVOT起源的VA的正确指数为0.9211.结论 利用R波移行导联及V2转换率相结合的方法能准确区分RVOT和LVOT起源的VA,R波移行≥V4导联和VA时胸前导联移行晚于窦性心律时能100%除外VA起源于LVOT.  相似文献   
72.
目的观察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推拿疗法,对照组口服元胡止痛片治疗,观察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和76.66%(P<0.01)。结论推拿治疗原发性痛经效果优于元胡止痛片。  相似文献   
73.
<正>高剖宫产率是目前国内产科面临的现状,如何降低剖宫产率则是产科临床研究热点。产妇或家属主动选择剖宫产是目前国内剖宫产率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其中惧怕分娩疼痛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要降低剖宫产率普及分娩镇痛是一项重要举措。目前比较理想的分娩镇痛方法为椎管内阻滞,笔者就椎管内分娩镇痛的研究现状作一综述。1椎管内分娩镇痛方法1.1连续性硬膜外镇痛(CIEA)CIEA是硬膜外连续输注低浓度的局部麻醉药  相似文献   
74.
鲁开智  顾健腾  温荟琳  易斌  崔建  曹剑  陶国才 《重庆医学》2004,33(10):1544-1545
目的探讨抑肽酶血液麻醉在脊柱外科手术中的使用价值及对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60例择期行骨科脊柱手术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A组,30例)在麻醉诱导后静注抑肽酶200万kIU后持续泵注抑肽酶50万kIU14/h,直至手术后结束停药;对照组(B组,30例)持续泵注生理盐水.分别在术前、木毕、术后6h、24h时间点上抽血检测血常规、血栓弹性描记图(TEG)、凝血功能指标.比较两组病人的出血量、输血量及TEG和凝血功能变化.结果在使用了抑肽酶之后,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手术出血量及输异体血量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抑肽酶对A组的Fib、TEG指标无显著性影响(P>0.05).结论抑肽酶血液麻醉可明显减少脊柱外科手术的出血量,减少异体血的输入,且不影响凝血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5.
万里燕  崔建  李亮  魏建英  李松鹤 《中国药房》2010,(42):3987-3990
目的:对高血压患者应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药(ARB)能否预防房颤进行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1980~2008年)、ScienceDirec(t1980~2008年)、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资料数据库(1980~2008年)、Google学术网站、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1980~2008年)、中国万方数据库(1980~2008年),纳入比较ACEI或ARB与其它药治疗高血压的随机对照研究,对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进行评价,用RevMan5.0版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6个随机对照研究入选,病例数总计39964例,治疗组18930例,对照组21034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高血压患者中:ACEI类药与对照组比较在预防房颤发作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RB类药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R合并=0.63,95%C(I0.44,0.90),P=0.01]。结论:对于高血压患者,ARB类药可降低房颤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76.
急性心肌梗死(AMI)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血管成形术(PTCA),已被广泛应用。2001年1月至2003年12月我科为AM136例施行了急诊PTCA及支架置入术。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7.
脑脊液鼻漏护理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脊液腔与颅外相通,有脑脊液漏出者称为脑脊液漏。根据漏出部位不同可分为三种:脑脊液鼻漏;脑脊液耳漏;脑脊液皮肤漏。其中脑脊液由鼻腔流出者称脑脊液鼻漏。发生原因有三点:外伤性、事故性、医源性。具体讲脑脊液鼻漏一般继发于颅底及额骨骨折之后,额窦、筛窦、蝶窦等处的骨质和粘膜有损伤,同时该部硬脑膜和蛛网膜又有破裂,脑脊液便可通过裂孔经由鼻腔流出即形成脑脊液鼻漏。临床上某些手术如额部开颅术、经口鼻碟人路垂体瘤切除术也可以并发脑脊液鼻漏。Ilde床资料.本科从1995年5月一lop年5月治愈了18例脑脊液鼻漏的患者,共中…  相似文献   
78.
目的:研究评价中药外用治疗骨转移癌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实验使用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唑来膦酸组和中药组。假手术组大鼠左后肢胫骨的骨髓腔内注射Hank’s液,其余各组则在相同部位接种乳腺癌MRMT-1细胞以制成乳腺癌骨转移模型。次日开始对中药组用3%中药浸剂浸泡后肢。唑来膦酸组腹腔内注射唑来膦酸。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浸泡后肢与去离子水,第21天取材,测定肿瘤体积,对胫骨标本胫骨标本用影像学方法进行评分。用免疫组化法对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染色并进行半定量分析。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唑来膦酸组影像学评分改善。中药组肿瘤体积减小(P〈0.05),且与PCNA表达的下降趋势相一致。结论:外用中药可有效抑制骨转移肿瘤灶,减轻骨转移所致的溶骨性骨质破坏。  相似文献   
79.
化浊解毒和胃方对胃癌前病变大鼠胃癌相关基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化浊解毒和胃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CAG)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CyclinD1、PTEN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66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11只:正常对照组(空白组)、模型组、维甲酸治疗组(维甲酸组)、解毒化浊和胃方高剂量治疗组(高剂量组)、解毒化浊和胃方中剂量治疗组(中剂量组)、解毒化浊和胃方低剂量治疗组(低剂量组)。采用幽门弹簧插入复合法复制CAG癌前病变模型,各组给予相应的药物每天灌胃1次,每次2mL,连续12周然后用基因的反转录(RT)和聚合酶链式扩增(PCR)相结合(RT-PCR)检测癌前病变大鼠胃黏膜CyclinD1及PTEN 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CyclinD1 mRNA的表达明显增高,PTEN mRNA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与维甲酸组可降低CyclinD1 mRNA,增高PTEN mRNA的表达,优于中药中、低剂量组(P<0.05)。但中药中、低剂量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中药高剂量组与维甲酸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化浊解毒和胃方...  相似文献   
80.
由于现代医学的进步,药物治疗(主要是化疗)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特别是联合化疗使颅内生殖细胞瘤的复发率大大降低,尤其是一些青少年患颅内生殖细胞瘤后停止发育。但经过手术、放疗、联合化疗后,功能逐渐恢复,继而继续生长发育。但化疗也有其不足之处,即毒副作用。下面介绍化疗的毒副作用及护理体会。1 临床资料自1991年~1997年治疗45例,每1例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临床症状如下。11 体温异常:主要是体温升高,38~40℃。12 消化道反应: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食欲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